□蘇 帥
(膠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山東 青島 266300)
社會保障是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貧富差距,通過收入的二次分配將剩余資金用各種形式發放到低收入人群中,用以保障其最基本的生活水平,避免形成惡性競爭的一項福利性制度。
城市居民保險和農村新型合作保險的合并,極大地促進了農村城鎮化的建設程度。在以前城鎮和農村養老制度分立的時候,在城市中打工的農民工群體有最直接的感受,他們在參保的問題上很難辦理。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就是以提供優質和全民的養老保障服務為最終目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資金是基本由國家和地方財政支付,這樣也就保證其非繳費性的性質。國家或者地方的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資金補貼要順暢和及時的發放到低收入人群中,以更好的提升養老福利的社會水平。
現階段很難保證養老金的保值和增值。我國養老金的運行特點是范圍廣、投資渠道單一。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在實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后,保險基金不斷持續增長,這也加大了養老金的保值和增值難度;而投資渠道主要是靠政府財政撥款,沒有形成有效的模式使社會資本進入。
隨著養老保險的人數和規模的不斷增長和擴大,并且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并軌所要求的社會剩余價值的重新分配和社會資源的重新整合,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群體利益受到一定的影響,這也是制約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并軌制度實施的因素,并逐漸成為制度實施最主要的障礙。
社會保障是國家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對收入進行的再分配將剩余資金用各種形式發放到低收入人群中,所以必須將處于最底層的群眾納入其中,盡快取消基礎養老金領取的限制條件。
加強信息化建設也是加快我國實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并軌的必要條件。目前我國信息系統還不能做到全范圍、全方位的覆蓋,這就要求國家加強信息化專業人才的教育和培養,整合所有的信息系統。同時也要在信息系統的執行中融入繳費、取款和發布相關信息等,更好的做到養老金管理的規范性和透明性,接受社會大眾的監督,大力促進我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并軌制度的實施。
社會各界也要監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并軌制度的發展和執行情況,并組成標準統一,制度規范的監督部門來保證制度的正常實施。政府要發揮自身具有的政策引導和行政監督職能,通過深入實地考察,研究當地城鄉和農村養老保險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有操作性的、與制度相匹配的政策法規,并明確各級部門的權責分工。而社會大眾和媒體也應積極的參與進來,可以組成民間監督機構,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發揮群眾監督職能,這也有助于提升政府在人民心中的滿意度和信任度。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和一體化進程的加深,為了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健康發展和自我完善,必須大力推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并軌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拓展覆蓋范圍、保證制度實施的透明性和公開性等,都可以給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并軌制度相應的保障。雖然建立拓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并軌之路蜿蜒曲折和困難重重,但是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通過政府和人民的通力合作披荊斬棘,勇往前行。
參考文獻:
[1]呂慧.淺談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現狀[J].現代商業,2016(35).
[2]劉娟.淺談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若干認識[J].勞動保障世界,2015(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