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均健
(青島西海岸新區濱海街道辦事處農業發展中心 山東 青島 266404)
在花生發育中選擇合適的播種土地后,在種植花生苗前要耙地,并對舊土進行翻整。土地的翻新過程也要嚴格把關,土地的規格不宜過大,否則不能針對性的噴灑農藥。在工程作業時,要保證耕地細作。為了保證花生后期的正常發育,不僅要加大管理力度,還要采用創新的機械來耕種。與此同時,花生的生長環境也至關重要,透氣性好、陽光充足的生長環境有助于后期順利健康成長。其次,要及時清楚處理好田地中的雜物,為了花生生長中能有足夠的水分營養,利于花生提升以及花生成長情況。
在播種時,要合理有針對性的進行播種施肥。冬季雨季較少,所以在夏季要減少澆水次數。而且要在曬前播種,選擇在晴天的上午在土地面上鋪上一層報紙等廢品,將花生種子平攤,每兩小時翻動一次,花生的播種周期較短,應該選擇最佳的播種季節,適合在較溫暖、降水量適中季節播種。若提前播種,會受到不良氣候影響,初期階段很薄弱,會影響年終收成量。同樣,延后播種也會影響花生的飽滿度,產量減少。在施肥中,要保證其質量,為了滿足花生的生長需求,施肥用量方式要格外嚴謹,根據土地情況,嚴格控制寸土的施肥量,針對性的計算好施肥比例。有效地改善土壤養分。這樣才能提高花生產量。
在花生的發育中,在初級階段最易發生病蟲害現象,針對這一規律,要長期的積攢農作物耕種防御病蟲害的經驗,要了解花生的病蟲害習性和特點,例如在初期易感染花生地老虎病,蠐螬是花生生長發育過程中的一種主要害蟲,一般于花生結莢期對花生果實進行咬食,對花生地下果實與根莖都造成嚴重危害,極易導致花生出現空果與死苗的情況。蠐螬是翹翅目金龜甲科幼蟲的總稱,蠐螬的幼蟲期約為134d左右,一般于土中20~40cm深處越冬,次年4月越冬幼蟲繼續活動,8月之后羽化為成蟲。成蟲白天潛伏土中,傍晚活動、交配、取食等,黎明后回到土中。就花生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來看,地形、地勢、土壤團粒結構及有機質等都與蠐螬的發生存在一定聯系,一般情況下,蠐螬在富含有機質的粘土地中活動為害。
種植前為了降低土壤病菌數量,應對原土壤進行耕翻。播種前要對花生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將花生種植與其他農作物種植輪作,做好晾曬、去雜質、消毒等防預病蟲害工作。普遍的農業措施是旱地改水地,水地改旱地。這樣還可以淹死大部分初期害蟲。而化學防治中,后期成蟲可采用化學藥劑噴粉或噴霧形式進行滅殺,而且要加強管理,增強植株抗病性。在發病初期,藥劑要控制在50%內。花生銹病是我國南方花生產區普遍發生,后期病情嚴重時也為害葉柄、莖枝,葉色發黃。在后期施肥過程中添加磷鉀肥,促進花生穩長早發。田間發生病株,應立即拔出,帶來田間深埋,并用石灰消毒?;ㄉ斋@時及時消除病株與殘余物,減少土壤病源藥劑防治。
隨著自然農耕環境變化、社會農業的發展,花生病蟲害的發生機率更為頻繁。在對病蟲害的分析了解中發現在花生發育的初級階段最易發生病蟲害。而針對性的噴灑藥物是解決的關鍵。為了保證農作物的正常生長,需要在花生發育中實施防預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改善花生的生長環境。本文中也提出了在花生發育中的具體防治措施,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才能保證花生的產量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鄧偉.淺談花生生長發育全程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農業與技術,2017,37(13):87-88.
[2]吳建瑞,林業映,曾憲故.花生生長發育全程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04):28.
[3]孫紅艷.花生生長發育全程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11):160.
[4]孫紅蘭.花生生長發育全程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福建農業,2014(0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