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摘 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大高校已陸續開始實現后勤房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為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提供了保障。論文旨在從高校后勤房產的信息化管理方面入手,深刻闡釋該管理方式的必要性、存在的問題以及所應采取的應對措施。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gun to realize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real estate management, which provides guarantee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work efficiency and management level.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art with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proper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foundly explain the necessity,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be taken.
【關鍵詞】信息化建設;高校后勤房產管理;精細化管理
【Keywords】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real estate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ine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8)03-0007-02
1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化改革的不斷深入,各大高校對于后勤的管理和服務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勤為高校的教學、科研和師生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此,對高校后勤房產管理施行數字信息化建設就顯得尤為迫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為實現整個高校后勤房產管理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2 高校后勤房產管理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2.1 數字信息化建設是提高高校后勤管理的有效途徑
高校的后勤部作為學校各大部門的基礎,擔任著服務和管理師生生活的重要任務。為了進一步提高后勤的房產管理水平及效率,借助當代數字化信息建設的有利支撐,使得高校的后勤房產管理更加的規范有序與協調,極大地彰顯了管理的科學化與人性化。同時,管理者運用信息化的手段對后勤房產進行管理,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管理機制以及運行機制效果。
2.2 數信息化建設為高校后勤管理提供了一個平臺
高校后勤管理部門通過運用現在的網絡技術來構筑一個信息化管理系統,有效地將信息技術與管理技術相融合,促進了后勤管理朝著可持續化方向發展。充分借助于數字信息化、網絡化模式,使管理更具有科學性。信息化建設不但為高校的后勤管理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而且也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及文化水平[1]。
2.3 高校后勤房產管理信息化建設為促進高校教育體制的變革提供強大動力
運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可以有效地促進高校后勤管理朝著更加科學化的方向發展,由此也為高校的教育體制改革提供了強大的動力。運用信息化的后勤管理模式,有助于后勤管理者充分了解各種管理信息,實時更新管理措施及方法,以便實現高校各個方面更加長足的發展。
3 高校后勤房產管理信息化的意義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校后勤房產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已經成為必經之路,因此,無論是對后勤的服務管理質量還是范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后勤管理者將管理技能與信息技能相結合,這不僅為提高后勤的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時也成為促使高校快速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
首先,辦公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對于不同校區的各個部門的文件均可以在一臺計算機上實現整合與審批,提高了時間的利用率,也大大地減少了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對于工作的分配以及檢查,領導無需事必躬親,而只需在電腦上就可以完成以上工作,辦公效率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其次,對于實現資源的共享、減少經費支出也具有重要意義,原來對于各種信息的共享與發布都會面臨著信息閉塞以及溝通不暢的問題。而現在,這些問題都可以在信息化建設的條件下得到解決,通過信息化平臺,各種需要公布或者共享的文件、信息都可以在整體的平臺系統中查到。同時,網絡化辦公實現以后,無需大量使用紙張來打印、復印各種文件,因此,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經費的支出,還可以節省大量的實踐,可謂一舉多得。
最后,對于聘用人員方面,聘用人員的條件不再僅僅限于具有較強的管理技能,因為現在各個部門之間文件的傳遞以及信息的溝通與交流都需要通過網絡來進行,所以還要求聘用人員具有熟練的計算機操作能力,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工作人員的素質具有明顯的提高。
4 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4.1 思想觀念過于落后,支持力度欠缺
目前,對于高校后勤管理實施數字信息化建設,大家對此還是各執一詞,部分高校后勤管理者對于數字化信息建設的了解不夠,思想觀念過于陳舊,對于信息化建設還存有一定的疑慮。因此,也就導致大家對此的支持力度不夠,也就使得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建設還面臨著一定的挑戰。
4.2 信息管理人才比較匱乏
高校后勤房產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需要由專業的人才進行專業化的管理,但由于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后勤工作人員一般為學校分離出來的人員,綜合素質相對偏低一些,對于新事物的理解與接受還存在很大的難度,這也是現在很多高校所面臨的一個難題。如果沒有專業化的管理人才以及規范、科學的管理系統,就很難將信息化建設的優勢發揮出來。
4.3 基礎設施較為薄弱
就目前情況來看,高校的后勤管理普遍不夠規范化、科學化,制度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多問題,譬如管理文件比較混亂、報表不規范、各種資料不統一等等。鑒于后勤所涉及的范圍比較寬泛,并且管理者的水平參差不齊[2]。因此,要想更好地實現后勤房產管理的數字信息化建設,需努力改善后勤管理中的薄弱環節。
5 高效后勤管理的對策
5.1 更新舊有觀念,創新管理觀念
對于高校后勤管理,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但在信息化環境下,管理者不但要有以人為本的理念,還要時刻順應時代潮流,積極創新管理觀念。同時,管理者還應注重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以及新技術的應用能力,確保管理組織的體制、信息的輸入以及控制的一致性,因為傳統的管理理念已經很難滿足當下的管理需求,就需要管理人員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技能,以適應發展的需要。
5.2 加強對信息化人才的培養
只有具備了足夠的人才,工作才能得以順利開展。目前,高校后勤房產管理的專業化信息建設人才還存在很大的缺口, 因此,要想實現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就必須加大對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將人才作為第一資源[3]。重要的是,不但要選用信息化人才,還要注重選拔其他方面的人才,以便于給予不同的優秀人才發揮自己才能的空間。
5.3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由于大部分高校的后勤基礎設施比較薄弱,就需要完善相關方面的設施,加強硬件與軟件建設,提高管理水平,已達到高校后勤房產的規范化、科學化管理。同時,應根據不同高校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案,做到因地制宜,在后勤的管理工作中能夠逐步實現信息化建設,由點到面,最終實現高校后勤房屋管理全面的信息化建設。
6 結語
一直以來,高校的后勤管理都是一個涉及多方面的復雜的信息管理系統,而現在信息化技術的廣泛運用無疑為后勤管理帶來了曙光,為實現后勤管理的變革提供了強大的推動。與此同時,后勤管理者應該充分認識到后勤管理的重要性,充分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對于后勤管理的重大意義,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積極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創新管理方法,不斷推進高校后勤房產管理的社會化變革,以適應未來高校后勤管理發展的趨勢。
【參考文獻】
【1】劉春陽,胡勇軍,黃書詩.大學文化視野下的高校后勤管理服務研究[J].高教探索,2014(06):26-28+70.
【2】莊孝彥. 廣州地區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3.
【3】李波.淺論高校后勤管理體制的社會化改革[J].現代經濟(現代物業下半月刊),2007,6(02):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