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要:隨著社會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職業道德、合作、創新等綜合素質要求的提升,高職思政課對學生素質培養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成績考核是思政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對整個教學起到導向、檢驗、反饋等多種作用,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指揮棒”。要提高思政課對學生素質培養的作用,就必須構建針對學生素質培養的評價考核體系。
關鍵詞:學生綜合素質;高職思政課;考核方法
一、高職院校思政課考核的現狀
(一)偏重理論考核。高職院校思政課考核的主要形式為期末考靠,以閉卷筆試的形式開展。這類型考試題型為傳統的單選題、多選題、簡答題、論述題,內容以書本理論知識為主。經過考試歷練的高職院校大學生們應付起來特別有心得,平時不用管,考前突擊背書就可以應對自如。這種傳統的考試方式考核的只是學生的記憶能力,根本就沒有辦法考核學生真正的思想政治理論素養。
(二)一考定終局。當前,高職院校思政課考核方式上采用一考定終局的方式,僅僅以期末考試的一次考試成績作為最終考核結果,不考慮其他因素。在很多學科引入多元化的考核模式和考核指標體系的今天,相當多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并沒有借鑒這些科學的做法,依然不肯改變。這種一考定終局的考試模式不能真正衡量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政課學習的狀態和成效,容易打擊一批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任課教師單獨完成考核。當前高職院校思政課考核由課程任課教師單獨完成,盡管任課教師有著一套考核的標準和方法,但是一個人的認識畢竟是有局限性的,更何況還存在一個“燈下黑”的現實,人的先入為主的偏見很容易影響考核的公正性,如紙質試卷對于字跡工整,卷面整潔的學生就存在極大的優勢,相對于字跡馬虎甚至丑陋的學生就不太樂觀了。
二、高職思政課考核方式的改革
高職思政課考核的方式應遵循“平時 + 期末 +社會實踐”、“口試 + 筆試 + 實踐作業”等基本原則來進行改革。具體考核方式改革如下:
(一)平時成績考核。平時成績是對學生日常學習、行為表現的評定。思政課更應注重平時成績的考核,因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更多的是在日常教育和實踐中不斷培養的。平時成績考核包括以下幾方面:
1.出勤成績考核。這是學生平時成績考核中最基本的一項內容。出勤是學生上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前提條件。不可否認,高職院校的思政課存在逃課現象。教師除了要通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以外,還要采取一定的制約措施,將出勤情況與學生平時成績掛鉤。可以通過點名或隨機抽查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出勤情況,根據曠課、病假、事假等不同情況進行相應的減分。
2.時事熱點評述成績。思政課不僅是教授學生基本的政治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這些知識入腦、入心,能夠用這些知識去認識、分析現實問題,明辨是非。為此,就必須加強對學生時事熱點問題評述能力的考核。河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開展了學生時政點評的改革嘗試,教師在每次課的前十分鐘,都會讓學生對最近發生的時事問題和身邊問題進行評述,并將學生的表現記入平時成績。這樣,既活躍了課堂、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3.課堂發言、討論成績。課堂發言、主題討論容易點燃學生的思想火花,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顯示其聰明才智的最佳方法。通過開展專題討論會、組織辯論賽、模擬法庭等形式來進行。例如,可結合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問題,開展結合自身談思想解放的討論,結合和諧社會建設談和諧校園建設的專題研討,還可以開展經濟全球化與愛國主義演講課、開展大學生談戀愛利與弊的辯論課,等等。以上教師可根據學生參與情況和次數記入平時成績。
4.日常表現成績。通過任課教師的觀察、學生輔導員的反饋、學生之間的互評,建立學生日常行為檔案,納入學生平時成績范疇。任課教師根據學生平時多方面實際情況,設置不同的分值比例,本著客觀、公正的原則,綜合評定學生的平時成績。
(二)期末成績考核。高職思政課的考核可采用開卷筆試和口試兩種方式。開卷筆試主要是用于綜合應用型的主觀試題,能夠對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進行考查,考前通知學生可以帶入認為有用的參考書籍。口試是教師事先準備好側重分析的多個考題,讓學生隨機抽取,當堂準備,并當面口述自己的理解和觀點,教師則根據學生的回答內容,適當進行提問,即席答辯,這樣,既能夠考查學生對問題的理解程度,也能夠鍛煉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
(三)社會實踐成績考核。高職思政課考核改革應重點突出對實踐教學的考核。可采用組織學生觀看與課程有關的錄像片并寫出觀后感、走出教室進行社會調查寫調研報告、參觀各種實踐教學基地、從事義工、暑期社會調查等形式進行。教師根據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完成實踐作業的情況、在實踐活動中表現出的團結互助、吃苦耐勞以及甘于奉獻的優秀品格等方面情況記社會實踐成績。
三、綜合成績評定標準
(一)評價主體多元化。現行對學生成績的評定,基本都是由任課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為了能夠得出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應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到評價中。教師評價,在以任課教師為主的情況下,應吸取輔導員及其他學生管理教師的評價意見;學生評價可采取自評和互評的方式。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可以使任課教師能夠從多角度去評定學生的綜合成績,使成績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情況,同時也可以使學生更全面地認識自己。
(二)評分標準全面化。為了實現評分標準的全面化,高職思政課學生成績考核應采取綜合考評方式,加重平時成績和社會實踐在總成績評定中的比重。總成績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平時考核,占總成績的30%;第二部分為理論考核,即期末考試(查),占總成績的50%;第三部分為實踐環節考核,占總成績的20%。這樣才能夠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
四、結束語
綜上,對高職思政課成績考核進行改革,是高職思政課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發揮好思政課成績考核的“指揮棒”作用,能夠使學生真正學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而為學生充分發揮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升思想政治、職業道德、創新、合作等綜合素質提供平臺。
參考文獻:
[1]宋燕萍.高校思政課考核方式初探[J].吉林農業C版,2012(11).
[2]王玲.關于高校思政課考核方式改革的幾點思考[J].勞動保障世界,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