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曉學
摘要:地下水是生態循環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人類生存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地下水污染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污染防治需要每個人的關心和參與,保護地下水不受污染是我們的責任與義務。做到預防為首,治理從細,不斷完善地下水的管理體制并不斷提高監測精度和監測量。
關鍵詞:地下水污染;污染來源;污染危害;預防措施;污染治理
一、地下水對整個國民經濟以及人類生存的重要性
查清地下水的污染源和污染物、污染途徑,對地下水污染現狀進行評價,提出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使水源地地下水的污染狀況得以控制,對促進我國工農業生產的持續發展,改善城區居民飲水質量,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有重要意義。
地下水的污染從污染類型來分可分為有機污染和無機污染。石油及化工產品苯及同系物、苯酚、高分子聚合物等有機物都是生物難以降解的,對人類健康危害極大的,有許多是致癌物質,可以說地下水中石化產品的廣泛存在,是構成全球性惡性腫瘤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分析地下水的污染源
保障地下水的水質安全以及維護良好的地下水循環系統是保障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人民安居樂業的一項重要而且刻不容緩的艱巨任務。因此要治理好地下水首先就得明確可能產生的污染源以及污染源的運動途徑,然后制定出相應的預防和治理措施。
向水體排放或釋放污染物的來源和場所都稱為水體污染源,這是造成水體污染的罪魁禍首。各種水體及其循環過程中涉及到許多類型復雜的污染源,從不同的角度可將水體污染分為多種不同的類型。
三、地下水水質監測和預防污染的措施
從以上所描述的地下水的重要性和污染所帶來的巨大危害性,使我們不得不高度重視地下水的水質情況以及地下水流動的活躍性和地下水儲存量的實時變化情況。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地下水資源的質和量,也才能保障和促進一方經濟的和諧穩定發展。因此做好地下水水質的監測和提前預防是做好這一切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最有效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方法。所以下面著重從水質監測和預防地下水污染兩方面來描述。
1.地下水水質監測方法簡述(物探法)。
對于地下水質的監測,受觀測孔或民用孔分布的限制,只有當污染物到達井孔時污染才有可能被發現,而此時污染已經持續很長時間,污染范圍已經擴大。為了及時發現污染,將污染減小到最小化,可以利用電阻率評價地下水礦化度的方法監測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中所含各種離子、分子和化合物的總量稱總礦化度,通常以水在105~110℃溫度下烘干后留下的干涸殘渣量來表示。一般,當總礦化度小于1克/升時為淡水,1~3克/升為微咸水,3~10克/升為咸水,10~50克/升為鹽水,大于50克/升為鹵水。當地下水受到污染時,地下水的礦化度會隨之而升高,地層巖石的電阻率不僅與地層中組成巖石的礦物成分、巖石結構及孔隙度和孔隙結構有關,還與地下水的化學成分有關。我們需要確定影響地下水的電阻率的因素。
2.預防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一般不易被發現,不像地表水可以從水體的顏色、嗅味等物理性狀來判斷是否受到污染,當發現時污染已持續很長時間,污染范圍已經擴大。地下水污染治理涉及受污染的土壤及含水層的治理和恢復,比地下水污染治理難度要大,費用要高。因此,對地下水污染要采取以防為主的方針。
四、地下水污染治理
1.物理法。
(1)屏蔽法。屏蔽法是在地下建立各種物理屏障,將受污染水體圈閉起來,以防止污染物進一步擴散蔓延。常用的灰漿帷幕法是用壓力向地下灌注灰漿,在受污染水體周圍形成一道帷幕,從而將受污染水體圈閉起來。其他的物理屏障法還有泥漿阻水墻、振動樁阻水墻、塊狀置換、膜和合成材料帷幕圈閉法等。適合在地下水污染初期用作一種臨時性的控制方法。
(2)被動收集法。是在地下水流的下游挖一條足夠深的溝道,在溝內布置收集系統,將水面漂浮的污染物質收集起來,或將受污染地下水收集起來以便處理的一種方法。在處理輕質污染物(如油類等)時比較有效。
2.水動力控制法。
水動力控制法是利用井群系統通過抽水或向含水層注水,人為地區別地下水的水力梯度,從而將受污染水體與清潔水體分隔開來。根據井群系統布置方式的不同,水力控制法又可分為上游分水嶺法和下游分水嶺法。水動力法不能保證從地下環境中完全、永久地去除污染物,被用作一種臨時性的控制方法,一般在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初期用于防止污染物的蔓延。
3.抽出―處理法。
抽出―處理法是最早使用、應用最廣的經典方法,根據污染物類型和處理費用分為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三類。在受污染地下水的處理中,井群系統的建立是關鍵,井群系統要控制整個受污染水體的流動。處理地下水的去向主要有兩個,一是直接使用,另一個則是多用于回灌。后者為主要去向,用于回灌多一些的原因是回灌一方面可以稀釋被污染水體,沖洗含水層;另一方面可以加速地下水的循環流動,從而縮短地下水的修復時間。此方法能去除有機污染物中的輕非水相液體,而對重非水相液體的治理效果甚微。此外,地下水系統的復雜性和污染物在地下的復雜行為常常干擾此方法的有效性。
五、結論
地下水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它是中國北方城市重要的供水來源更是中國非常重要的戰略儲備資源,因此地下水環境的好壞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們身體健康。然而近年來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特別是城市生活污水、垃圾以及工業三廢的排放,農業生產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等,導致地下水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制約著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威脅著人類生命的健康,同時也給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參考文獻:
[1]羅蘭.我國地下水污染現狀與防治對策研究[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18(2).
[2]文冬光.加強地下水污染調查與防治[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15(5).
[3]尹國勛,李振山.地下水污染與防治[M].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