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語馨
摘要:翻譯是把一種語言文字用另一種語言文字將其意思準確并且能完整地表達出來的方式。對于英語不是國語的地區來說,英語學習的主要應用方式之一就是翻譯,因此英語的翻譯技巧對英語的應用而言至關重要,同時亦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內容。雖然教師在英語講授時都會一直強調英語翻譯的重要性以及翻譯的技巧性,但實際上教學效果卻并不顯著,因此在英語的教學中對英語翻譯的技巧需要更進一步的探索。 本文主要對英語翻譯技巧以及方法進行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英語;翻譯技巧;翻譯方法
英語能力在跨國溝通的各個領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商貿活動、文化交流、知識融合等多個方面都需要使用到英語。由于歷史原因,英語(English)依然是全球應用的最廣泛的語言之一,伴隨我國加入WTO的開始,經濟發展活動從960萬平方公里跨入了全球發展。隨之而來的就是英語人才或者說英語能力的急劇提升。在國際貿易、洽談、談判的各種活動中,都離不開英語翻譯的身影,故而對翻譯技能的要求也越來越商業化,越來越標準化。本文通過對英文翻譯技巧的一些研究與探索,綜合敘述了對于英語翻譯技能提升的一些建設性意見。
一、原則基礎
英漢兩種語言的互譯,翻譯并不是機械的把兩種語言文字互換,這樣的翻譯是沒有水準和質量的。翻譯的前提,是需要對雙方的歷史文化、背景知識、生活習俗、流行文化等等要有充分的考據和積累,才能做到翻譯“信、達、雅”的原則。“信”的意思是信息的傳達無誤,沒有翻譯錯原本的含義,沒有簡化或者添油加醋的現象;“達”的意思是傳達通暢,翻譯出來的句子要通俗易懂,不能生僻沉冗;“雅”的意思是翻譯要體現語言的美感和藝術,盡量使用典雅、優美、內涵的詞句進行翻譯[1]。
二、英語翻譯的方法
省譯法,我們在翻譯過程中,通過對雙方語句語境和環境的理解,省略一些不需要翻譯的語氣或者關系代詞等等的翻譯方法,我們叫做省譯法。這種做法的好處是翻譯過來的語句簡潔明了、通俗易懂。但是翻譯者不能隨意對原作進行刪減,必須保證原文的準確和完整。因此在翻譯時我們可以從修辭以及語法的角度來思考可以省略哪些部分。比如我們可以適當的省略一些代詞,非人稱代詞、連詞以及冠詞等。另外當某些主語是泛指某一些事情或者某一類人的時候,我們沒有必要直譯,可以省略,比如: We live and live hard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省略主語we不用翻譯,直譯為:生活本是艱難。
(一)增譯法
與上一個翻譯方法相反,增譯法相對來說,會增加一些詞語和語句是的翻譯表達的意境更為詳細也更容易接受的一種翻譯方法。考慮漢語和英語在語法和理念中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們為了更加貼近原句的含義,會采取一些補充語句或者詞語,來達到這個目的。
(二)轉譯法
我們在翻譯過程中,經常會考慮到語言的表達習慣,所以會把原本語言內的闡述順序或者表達順序進行調換來進行翻譯,其目的也是為了更加原滋原味的達標原作的含義的一種翻譯方法。簡單來說,也就是把語言中的某些詞語換做另外的詞語來進行表達,雖然和原本句子中的詞語意義不同,但翻譯出來的句子確實同一個含義。例如:His words and deeds testify to his honesty .這個例句中,我們就通過轉譯法把名詞轉譯為形容詞,原句的翻譯為:他的言行證明他是誠實的[2]。
(三)直譯法
所謂直譯法,其實就是在規定的語境下,直接翻譯原本句子的含義,翻譯出來的句子的格式和含義基本上與原本句子相差無幾。這種翻譯方法只適用于短句、短詞或者特定的語句,不然就會弄巧成拙,變成機械翻譯了。Killing two bird with one stone,這句話就可以直接翻譯成為用一個石頭殺死兩只鳥(一石二鳥)。
(四)意譯法
和漢語的多音字、通假字同理,英語的詞語在不同的表達方式和語境下都會有不同的含義,故而有的時候直譯可能無法完全表達原本句子想表達的含義,這個時候就需要翻譯者通過結合雙方語言文化的不同,結合已經進行翻譯。這里舉例,I saw a saw saw a saw,此句可以翻譯為我曾看過用鋸子鋸一根鋸子。
結束語:
綜合以上英語翻譯技巧我們可以得知,英語翻譯并不是簡單的把雙方語言和語句機械的翻譯成對應的含義,翻譯過程中是需要對雙方語言組成、傳統文化、風俗習慣等等都要有熟知和了解,這樣才能做到翻譯時,準確、通順、優雅的傳達雙方所表達的意義,更進一步來說也是需要通過翻譯這個橋梁,更好的體現雙方文化的信心。總題來說,我們在學習英語翻譯的時候,要注意不僅僅是需要累計大量的詞匯和學習語法,更多的是要從不同的渠道了解英語的使用特性和文化習俗。這樣以來,不僅能夠提升我們的英語學習能力,也能夠使我們的英語翻譯技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左維娜. 淺談英語翻譯的方法和技巧[J].學園,2017,(12):49.
[2]王雙. 淺析英語翻譯技巧及方法的應用[J].文化藝術,2017,2:76.
[3] 宋艷平. 英語翻譯技巧中詞性的轉換策略研究[J].才智,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