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慶光
摘要:隨著我國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人們已經認識到知識就是第一生產力,同時也對知識產生了更高要求和渴望。由于我國國情所致,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從而導致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較為薄弱,繼而學生無法得到高質量的教育,最終導致學生在升入初中學習后,在初中數學學習中顯得吃力,更無法有效提升數學成績,這也是我國教育體系中存在的一個重大難題,解決這個教育難題也是迫在眉睫。因此,本文結合多年初中數學教學經驗,對農村初級中學數學科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和培養措施進行相關探討。
關鍵詞:農村;數學;學困生
前言
農村之所以存在這些數學學困生,不僅因為師資力量的短缺,也包含農村家庭的影響,以及學生先天性和后天形成的學習觀念和習慣有關,這些都是嚴重影響農村數學學困生的重要因素,師資力量短缺不僅來源于很多農村地處邊遠之地,師范類學生不愿意遠赴農村從事教育工作,也因為農村經濟發展緩慢,條件差無法為學生構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設施,從而導致在學生升入初中后,沒有辦法跟緊教師的教課進度,從而完成學習目標和提高成績,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轉化學困生也成為初中教師的重點工作內容,尤其針對于農村數學學困生,對其轉化更為重要。
一、農村初級中學數學科學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學生缺乏數學學習興趣和意志
在某專業調查報告中對農村初中學校進行調查顯示,其中有51%的學生對學習數學有興趣,而這其中有15%的學生熱愛學習數學,也有一些學生是因為在學校更換了數學教師后才喜歡上數學學習。于此同時,有49%的學生不喜歡數學學習,這些學生不是先天就不喜歡數學,大部分學生是由于數學知識的難度越來越大,從而失去了對數學學習的信心和興趣,進而數學成績一再下滑[1]。這些數據可以明確的說明在農村初中生中,其數學成績的優劣與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意志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生的學習意志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影響因素,是初中生提高學習成績和進行學習的重要保障,也是學生進行初中數學學習的重要動力。由于初中的數學知識較比小學數學知識難度增加,從而導致學生無法迅速適應初中數學學習方式,無法有效完成小學升初中后的銜接,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初中數學學習失去信心,還會對數學學習產生畏懼心理,更無法取得良好的數學成績。
(二)教師教學方式單一
數學學科是一門具有明顯邏輯性和系統性的基礎學科,在初中教學中數學教學知識的難度也逐漸增加。而教師在傳統教學中都是以板書形式進行教學,因此,學生必須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夠學到全面完整的數學知識[2]。而初中生年齡階段無法長時間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那么長達45分鐘的初中教學課堂,如何全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成為重要的教育目標。如果不采用有效且多樣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錯過教師所講的知識難點和重點,無法形成良好的學習自信心,就無法取得良好的數學成績,更無法提高數學成績,慢慢的淪為數學科學困生,喪失學習信心和興趣。
(三)家庭環境影響
現代農村中很多家庭的農民都選擇出外務工,而出外務工又無法將孩子帶在身邊,孩子就只能留在農村,成為留守兒童。而留守兒童也是我國目前農村存在的普遍現象,也是我國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由于留守兒童在父母出外務工后只能選擇與祖輩一起生活,更有甚者只能獨自生活,靠鄰居親戚幫扶生活,與祖輩一起生活的學生,由于爺爺、奶奶思想觀念陳舊,也沒辦法監督和輔導學生學習和完成作業,獨自生活的學生更加無法進行良好的學習,從而就會讓這些學生會養成逃課、厭學等不良現象,再者因為農村現在的離婚率較高,越來越多的單親家庭產生,這些孩子的心理都存在一些問題,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
二、農村初級中學數學學困生的轉換措施
(一)運用體驗式教學培養學困生學習興趣和意志力
農村數學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從而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和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科研,然后讓學生可以實際體驗相應的過程,提高學生的認知感覺。同時,數學教師可以一起進行備課,在其中進行討論和研究,并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學,將學困生與優等生分配后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還可以激發學生的自尊心,引導其自主參與到學習中,從而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培養學生的意志力也十分重要,在學生剛進入初中階段,就可以進行體驗式教學,主要以對學生培訓為主,通過培訓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在培訓過程中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堅韌不拔的學習精神,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磨練自身的意志力,進而能夠通過完成培訓活動,提高自身的學習意志力。在活動完成后,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總結,將培訓結果和感受運用到初中數學學習中,如此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意志力。從而養成不愿放棄、堅強的意志力來面對數學學習中的困難。
(二)創新教學模式,創建開放性課堂
新課改明確提出在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采用更多有效的教學方式,利用開放式的教學和情境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另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組織一些比賽,通過這些手段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利用這種開放式的情境,讓學生的思維得到解放和釋放,從而調動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其學習的動力。
(三)加強與學困生家長的溝通
針對于學困生的情況,教師應該以多種渠道與家長建立有效溝通,并充分掌握學生的家庭情況,根據學生實際家庭情況指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同時教師還要創建評價體系,對分組教學中的學生進行評價,從而讓家長根據評價體系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詳細了解。同時學校要組織教師負責制,讓教師對學生進行關愛和照顧,從而引導學生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待學習和生活。
總結
現代農村初中數學教師擁有更高的責任和要求,解決學困生的問題,將學困生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轉化為優等生,從而就能夠整體性提高班級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并且能夠促使全班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實現現代數學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冠一.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個案轉化研究[D].鞍山師范學院,2018
[2]呂玉杰.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的轉化之我見[J].中國高新區,2018(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