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雯
新課程要追求的理念之一就是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小學美術課對學生的升學、謀職的影響微乎其微,要求學生運用強大的意志力迫使自己努力去學習美術的可能性也不大,因此,美術學科要在大多數學生的心目中保有一席之地,就應該注意使之與學生發生興趣方面的關系,即要激發學生的內在興趣。
興趣是人們認識某事物或參與某種活動的積極傾向,是進行美術學習和創作的動力。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也是推動學生探求獲得能力的一種強烈欲望。在美術教學中,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發展美術實踐能力,激發創新精神,陶冶審美情操的有效手段。激發興趣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一件好的美術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覽,一次精到的示范,一個精心設計的課堂教學導入,一句鼓勵的話語,都可以引起學生對美術教學的短暫關注和學習激情,而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長久保持下去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有一個長久而系統的計劃,認真分析和研究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習慣和個性心理,采用能使學生快樂符合學生認知習慣,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富有時代氣息的教學形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通過長久而不間斷的鼓勵引導,才能使學生對產生美術學習的濃厚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狈e極的思維和良好的效率往往建立在濃厚的興趣之上,為了讓學生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與高昂的情緒,我覺得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了解學生,因人施教
我們要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就得了解學生,因人施教,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方向,承認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承認學對知識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識的能力有強有弱,給學生以充分的尊重從而培養其興趣。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動手練習的能力各不相同,教師要經常觀察、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發現其特點,找出差異,因人施教。學生動手練習時要隨時給予輔導,輔導時態度要親切,對能力差的學生,要有的放矢,并且要有啟發性,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增強學生作畫的自信心。
二、要學會寬容和等待
美術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對全體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而不是把所有學生培養成為藝術家。作為美術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消化和掌握知識,努力創造一個愉快、寬松、充滿藝術情趣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與教師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逐漸地把學生引導到學習美術的興趣上來。
三、開闊視野,豐富知識
由于條件限制,學生沒有美術館、博物館可以參觀,也沒有畫家的畫室可訪問。只有通過學生自己的美術作品展覽來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如:在低年級開展單線描畫展覽;在中年級開展水彩作品展覽,泥塑展覽;在高年級開展特色手工剪紙展覽,國畫作品展等。當同學們看到自己的作品有機會展出,就會信心大增,加倍努力,增強學習的信心。學生通過觀看畫展,從中吸取知識而耳濡目染受到薰陶,既豐富了校園的文化生活,也使學生受到了藝術的美。
四、運用多種多樣的工具材料
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已經或多或少的掌握了一些初步的美術表現技能,如:民間剪紙、泥雕、紙浮雕、紙雕塑、布絲粘貼等。在學生能夠用筆和紙參加活動,產生一定興趣的基礎上,要不失時機地組織學生使用其它各種工具材料,進行其它有趣的繪畫、手工活動,以進一步鞏固與提高他們的興趣和表現能力。
五、要充分利用身邊資源
眾所周知,上美術課,要準備很多材料,如:橡皮泥、積木等等,要購買這些材料對于一些孩子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如果沒有這些材料,美術課便無法開展,于是上美術課無形中變成了學生的一種壓力,自然對美術課也少了許多的興趣。為了改變現狀,我提倡學生將鄉村隨處可見的材料引入課堂,沒有橡皮泥用作雕塑,但是粘土隨處可得,面粉同樣可用;隨處可見的樹皮、稻草,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雞蛋殼、毛線、碎布、都可以用來制作手工藝品。于是美術課堂便成為學生的手工作坊,別有風味的裝飾畫也應運而生:用茅草的花穗做成的貓頭鷹,用茅草桿編成的風車,用竹管做成的樂器,用碎布做成的仕女圖,用皺紋紙做成的白雪公主,最精彩的是利用我們生活中各種廢棄的玻璃、陶瓷、硬塑瓶子,做的砂瓶畫,由于細沙質地粗糙,砂瓶畫顯示出了豐富的肌理效果,美妙極了……
讓學生把美術創作與手工勞作相結合,全面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它不但要運用到美術的語言,如觀察、分析事物的色彩、形狀、線條、明暗、肌理等并進行藝術抽象,同時要考慮到如何感受和了解材料的形、色、質量、如何選擇適宜的工具、如何運用適當的方法加工制作等。學生可以幾乎完全自由的表達個性和自我的想法,從而體驗創造的獨特興趣。
六、以教師自身的魅力感動學生
體態和顏面是對人認知的接口,體態不順,顏面不端,常常引起不快,影響交流和溝通,從而便大大降低了某些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的為人師表以及我國古人很講究人品與畫品的關系,都表明美術教師更應注重人格及修養,使學生產生敬佩感,這使學生提高對美術課的興趣大為有利。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美術教師的言談必須幽默睿智,舉止必須大方得體,裝束必須高雅和諧,面貌必須飽滿熱情,處事必須寬容豁達;時時處處體現美術教師與眾不同的風采,盡顯自己的人格魅力,關心和愛護學生,使自己成為學生樂于親近、樂于仿效的老師,從而使學生親近自己所教學科。
同時美術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業務水平。不僅要了解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又要有一定的實際動手技能。學生往往討厭枯燥的理論,喜歡實踐,教師如能嫻熟自如地當場演示操作,學生則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學生崇拜對象,從而使他們產生學習興趣,并能長期保留。
七、必須有一個長久的影響計劃
充分挖掘和利用學習、生活中的各種有利因素,使學生受到長久而不間斷的藝術熏陶,讓他們感到學習和生活中的各個方面藝術元素無處不在,并逐漸學會自己去感受美、欣賞美,由此產生創造美的欲望,從而接受和親睞美術教學。
我相信,美術教育只要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把趣味性與知識性、科學性結合起來,并能恰當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美術課必然會活起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會更濃。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增強美術課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