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鄭義
摘要:我國人口結構的變化特征主要表現在城鎮化,市民化和老齡化等三個方面,對我國經濟增長造成極大沖擊和影響。對人口多維度結構變動經濟影響進行分析,可以有效掌控人口變化發展模式下的經濟影響關系,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討分析多維人口結構變動的交互經濟影響,在此基礎之上通過不同角度進行考察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員起到參考性價值。
關鍵詞:多維人口結構變動;交互經濟影響;老齡化;城鎮化;市民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相應出現了較多影響因素,表現在老齡化、城鎮化和市民化方面,以上人口結構的變化所產生的疊加效應會逐漸增加影響因素的復雜性,所以上述三個因素可能會造成交互影響作用。所以在分析期間需要對上述各個因素實施綜合考察,不能單獨對某項因素進行考察,避免無法對人口變動所造成的經濟影響進行判斷。為了深入分析和掌握人口結構變動所導致的誤差現象,需要基于不同影響因素建立相應的增長模式,這樣能夠對三者變化情況進行綜合分析。
一、多維人口結構變動對經濟增長的交互影響機制
(一)多維人口結構之間的邏輯關系
在對我國發展現狀分析能夠看出,我國人口結構在變動期間主要是從老齡化轉向城鎮化再轉向市民化的邏輯關系。由于當前老齡化趨勢所導致的經濟影響的負面作用逐漸凸顯,因此為了改善此種局面,我國采用城鎮化建設方式維護經濟快速增長。然而傳統意義上的城鎮化發展模式主要為土地城鎮化,沒有注重人的重要性。此種模式盡管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地方債膨脹和消費抑制效應,無法持續進行。并且人口結構變動經濟增長產生異質性影響,其中不僅包含老齡化所帶來的經濟發展阻力,也會由于城鎮化所導致的經濟增長阻力,還會使市民化所導致復雜經濟影響。
(二)多維人口結構的交互影響機制
從本質上看,多維人口結構的交互影響機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市民化與城鎮化進程會減弱老齡化對經濟增長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人口老齡化的持續發展會對經濟增長造成極大影響,由于勞動比例不斷下降,會不斷加重社會負擔,相應提升勞動力成本。此時促進人口城鎮化發展會幫助勞動力在產業空間上自由流動,這樣會使勞動力轉入到較高效率的部門,這樣能夠降低老齡化對經濟增長所造成的影響。所以在城鎮化和市民化快速發展背景下,會逐漸減少老齡化對經濟的負面影響。
第二,老齡化發展會降低城鎮化和市民化所帶來的正向增長效應。老齡化社會的快速發展會相應減低城鎮勞動力效率,如果農村剩余勞動力老齡化加劇,將會逐漸減少農村轉移勞動力,使城市勞動力工資上升,此時會降低城鎮化對經濟推動作用,導致更多老年人進入城鎮,增加城市人口負擔,進一步增加公共服務負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民化改革成本,加劇市民化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所以老齡化社會結構不斷發展,將會對城鎮化與市民化的正向經濟造成影響。
二、模型與數據分析
為了全面分析人口結構變動對經濟發展造成的交互影響,在生產函數期間引入人口撫養比基礎,之后再引入城鎮化和市民化交互項,建立估計模型。如下所示:
在上述模型中,false表示地區經濟國內總值,k表示永續盤存法度量的資本存量,stru為人口結構變動。
在模型當中主要包含城鎮化率,總人口撫養比以及市民化等指標。其中市民化是能夠為常駐人口中具備本地區戶籍的人口比重,由于在模型建立期間缺乏常駐城鎮戶籍人口的數據,所以可以應用非農業人口占據城鎮常駐人口比重代替。兩者之間的差異在于部分非農業人口可能會流出,因此導致實際常駐人口數量會小于等級人口數量。然而兩者之間的偏差比較小,可以忽略不計。
由于市民化對經濟增長所造成的影響機理具有較高的復雜度,因此經濟傳導路徑主要是表現在人口加劇所導致的財政負擔加重以及戶籍人口對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以上兩方面的應用能夠促進經濟增長。在此期間還能夠促進市民化發展,處理好社會矛盾問題,這樣能夠對經濟增長起到促進作用。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市民化進程能夠對城市經濟發展起到非線性影響關系,因此在估計模型中還引入了市民化指標的二次項。
三、估計結果與解釋
表1 中給予了模型估計結果,按照模型估計結果能夠看出:
(1)資本與勞動力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比較穩定,資本貢獻率在0.518左右,勞動供給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0.235。
(2)人口年齡結構,戶籍結構與城鄉結構的變動也會影響經濟增長。人口撫養比的估計系數為負,影響值在0.118,可以對四分之一經濟增長進行解釋。從上述研究結果能夠看出,人口年齡增長的惡化會影響經濟發展。城鎮化的估計值為正,此時能夠說明城鎮化能夠推動經濟的增長,這也比較符合我國將城鎮化作為未來發展的經濟策略。
(3)城鎮化與市民化與人口撫養比的交互項估計系數為正,說明城鎮化與撫養比均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交互影響。因此在城鎮化與市民化快速發展背景下,將有效減弱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發展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老齡化持續發展背景下,全面推動城鎮化與市民化發展能夠全面展現出人口因素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作用,也能夠降低人口因素對經濟發展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所以促進城鎮化與市民化的發展比較滿足當前人口政策的要求。所以必須有效規劃市民化發展,確保城鎮化的穩定發展,促進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程巖,石澤龍.人口結構、教育投入與經濟增長——基于省級動態面板數據的實證檢驗[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2):29-40
[2]劉錦.城市人口“隱性收縮”與經濟增長的交互影響研究——以廣東省茂名市為例[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0(01):13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