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互聯網及大數據技術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各行業數據信息的檢索與保存,也開始通過網絡大數據平臺進行實現。當前各學校及企事業單位的圖書館管理,也應該順應信息化的發展潮流,運用電子或數字技術來完成圖書、重要檔案的管理。本文主要探討圖書管理的信息化,通過對當下圖書網絡管理狀況的分析,提出相應的信息化圖書管理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
前言: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興起,為圖書館中圖書的管理提供方面,通過信息化電子圖書的掃描、制作與存儲,可以有效節約圖書的保存空間,方便社會大眾對圖書進行即時檢索與下載。因此運用信息化手段對圖書進行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及必要性。
一、互聯網時代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改革原有的紙質化圖書存儲與借閱方式
傳統圖書存儲方式以紙質圖書存儲為主,圖書管理人員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對購進的圖書進行搬運、分類與上架。這種圖書管理模式對管理員的需求量大,且圖書分類、存儲與借閱過程中,可能會由于人為的疏忽而出現紕漏。另外從學生及社會群體的借閱方面來看,很多圖書由于登記、管理的不及時,很容易出現圖書丟失、書籍破損的情況,對書籍借閱人的追溯也會存在延時的情況。因此通過大數據平臺對圖書進行管理,可以有效擺脫紙質圖書的限制,對圖書進行電子化的掃描、上架與自動分類,以方便廣大社會群體的網絡閱讀與下載。網絡用戶無需進行繁瑣的登記,只需注冊相應的平臺賬號并獲取權限,就能夠完成電子書籍的瀏覽與下載。
(二)推動圖書管理與建設的信息化發展
互聯網時代普通大眾在信息瀏覽方面,主要講求即時性、實用性的內容傳播。而對圖書管理進行信息化的建設,可以在保證用戶群體多樣化瀏覽需求的情況下,推動圖書管理及圖書館的信息化發展。近年來各個高校、企事業單位的圖書館,紛紛建立自身的網絡平臺,或者依靠其他大數據管理平臺,為社會群體提供多種書籍、資料的瀏覽與下載,從而吸引到大量的客戶群體。所以從市場經濟的發展角度來看,運用互聯網及大數據技術,進行圖書的信息化管理與建設,可以更加高效快捷的提供圖書搜索、下載服務,并在線上平臺與用戶展開溝通交流,以實現信息存儲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二、目前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信息化圖書管理的認知與意識
雖然我國中東部地區的圖書館,已經完成或部分完成信息化建設,且能夠對電子圖書進行日常的管理與維護。但從整體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來看,西部地區、經濟落后地區缺乏信息化意識,沒有認識到圖書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仍舊以紙質化圖書保存,作為圖書管理與借閱的主要方式。這種信息化圖書管理意識的缺失,不僅造成部分圖書的陳舊、破損與丟失,也使得圖書的借閱與保存出現極大困難。圖書管理受自然條件、客觀條件的影響大,很多圖書的使用壽命大大縮減,社會群體的圖書瀏覽與借閱需求也長期得不到滿足。因此在圖書管理認知落后的情況下,急需開展圖書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活動,以保證圖書及圖書機構的長遠發展。
(二)信息化圖書管理設備與管理機制不配套
在圖書信息化的存儲與管理過程中,需要計算機硬件設備、管理機制的參與。從圖書信息化管理的硬件設備來看,很多圖書館雖然添置了一系列圖書存儲運營設備,但缺乏專業的信息化管理人員,網絡化設備不維護、圖書管理軟件長期不更新,信息化圖書館中的電子書籍過于老舊,無法滿足社會群體多樣化的圖書下載需求。這種圖書管理設備、管理機制之間的脫節,直接影響到電子圖書的數字化建設,以及智慧圖書館的長遠發展。由此可得,建立完善的圖書管理機制,對信息化的書籍、網絡客戶端進行日常維護與更新,成為圖書管理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也影響著信息化圖書館未來的發展方向。
三、互聯網時代下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策略
(一)強化信息化圖書管理意識與認知
互聯網時代圖書館書籍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最重要在于提高圖書管理部門的認知,只有管理人員認識到圖書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做好電子圖書的存儲與管理工作。管理部門要理解圖書信息化建設,不僅僅是添置相應的計算機硬件設備,而是將紙質圖書進行掃描導入網絡,并對其展開分類、存儲與管理的活動。這一圖書管理信息化過程,需要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的參與,也需要管理人員對圖書網站、客戶端進行及時維護,才能完成圖書的信息化管理。
(二)增加信息化圖書管理人員與硬件設備
在互聯網及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的情況下,圖書管理要從管理人員、硬件設備兩方面,進行人員結構與硬件設備的調整,以滿足不同用戶多樣化的圖書瀏覽需求。首先圖書館要聘請專業的數字圖書管理人員,針對社會群體的閱讀需求,進行網站中圖書的更新、存儲與管理維護。同時要更新老舊的計算機硬件設備,管理人員也要不定時排查硬件故障、網絡問題,以保證圖書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正常運行。
(三)優化信息化圖書管理機制與管理方式
現階段大多數圖書館都存在管理機制不完善,以及管理方式落后的問題。因此對圖書管理機制、管理方式的完善與優化,關系到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成敗。在有關圖書管理人員的制度制定方面,要通過網絡化的監督手段,對其開展的圖書管理工作進行考核監督,指導管理人員存在的錯誤。另外,要運用現代化的網絡支付方式,對紙質化圖書的借閱進行掃描與歸檔記錄,從而實現電子圖書與紙質化圖書的同步管理。
結語
圖書館作為信息存儲的重要媒介,廣泛存在于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地方,也是學生及社會群體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圖書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包括電子化圖書的掃描、上傳與存儲,以及后續對圖書網站客戶端、網絡運營設備的維護。因此通過多種信息化管理設備、管理機制與管理方式的應用,可以有效完成圖書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參考文獻:
[1]胡敏.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外企業家. 2016(12)
[2]袁方.加強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 2016(18)
[3]劉華元.關于圖書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6(10)
作者簡介:孫露(1983—),女,漢族,山東省濟寧微山縣人,山東微山縣圖書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