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雖然是觀眾對成功演員的肯定說法,但也應該是一個演員自我遵守的成才法則。文人十年寒窗,只為考場放手一搏;演員苦練十年,方有臺下掌聲一片。十年,用心的十年,摸爬滾打的十年,要說真正成功,其實何止十年。藝術,從無到頂的時間約定!本人從藝十多年來,雖離真正的成功還很遙遠,但內心的長期揣摩,對一個演員必須具備怎樣的基本能力頗有些許感悟,在此愿與同仁一起交流。當演員難,當一個好演員更難。當一個演員必須起碼具備以下三種能力。
首先是對劇本的理解能力。劇本,一劇之本,演員拿到劇本,必須認真閱讀,深刻理解,切忌把對劇本的理解寄托于編劇的一次交底和導演的幾次解說。理解劇本,至少要從四個方面入手:
把握戲劇故事的脈絡,有助于對臺詞的記憶。通過認真的閱讀,理清劇本的脈絡,掌握劇情的重點,從閱讀全劇到復述故事熟記臺詞,這是理解劇本的開始。閱讀為了理解,理解幫助記憶,這是客觀規律,誰也違背不了。死記硬背只會事倍功半,遵循規律方能事半功倍。
把握故事的時空轉換,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展示。特定的時空概念是舞臺藝術的一個特質,演員的一切表演,都必須符合劇本規定的時空要求。什么時間穿什么服,什么環境說什么話,時空的變化,影響著演員的一言一行。所以,演員要認清在戲劇矛盾的發生、發展過程中人物所處的時間與空間,這樣才能更好的展示出此時此刻人物應有的形象。
把握人物的個性,決定人物塑造的成敗。人們常說“個性決定命運”,同一個劇本中人物的個性各不相同,所以才有各自不同的結局。而劇本中人物的個性更多的只是通過語言來得以展示,所以,演員要想準確把握人物的個性,必須認真地閱讀、深刻領會劇本中的每句臺詞,單靠導演的示范與指點是遠遠不夠的。演員應該十分清楚地記住,演戲就是演人,演人就是展示其個性,表演沒有個性,人物塑造失敗,這是鐵的定律。
把握全劇主題,決定全劇的演出效果。劇本的主題是通過戲劇矛盾的沖突,由演員逐步演繹出來,演員找不到主題,演得再賣力,都將是無用之功。主題藏在劇本中,需要演員仔細地思考、真切地體會,把激情用在主題的展示情節之中。也就是說,演員要準確把握主題這根主線,竭盡發揮演技,讓觀眾在欣賞娛樂中受到啟迪與教育。
其二是對生活的應變能力。演員要演好戲,首先要明白戲什么,概念說起來會覺得抽象,其實本人認為戲就是生活,演戲就是用戲劇的形式重演生活,戲里的每個人物,都在現實的生活之中,他所流露的情感,觀眾心里都很熟悉。所以,演員在臺上演的好不好,觀眾的評判很簡單:“象不象”。“象”,就是演得好,“不象”,就是演得不好。所以,演員要演好戲,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生活基礎,更要有靈活的應變能力。這樣才能適應演出各類劇目,扮演各類人物的要求。
演員怎樣不斷提升自己對生活的應變能力呢?最基本的辦法有三條:一是要經常不斷地深入生活,到百姓的生活中去,熟悉了解各類人物的生活表現,掌握他們的性格特征、情感表述方式和言行習慣,在自己心目中建立起一個儲備人物原型的倉庫,隨時隨地可以根據劇目的要求,在倉庫里拿出相應的人物形象。二是帶著要塑造的人物,到生活中去尋找原型。從人物的個性、年齡、職業入手,詳細觀察他們的現實生活,找一個不行找兩個,兩個不行找三個,甚至更多,最后根據劇中人物的要求,綜合提煉出相應的人物形象范本。三是善于看書學習,從書本中積累人物的生活原型,尤其是古裝戲中的人物,不僅要在反映當時朝代的書籍中去了解熟悉,還要注意在影視戲劇中認識了解并借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舞臺上成功塑造出各類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讓觀眾真心地說一句:“演的真象。”
其三,做、念、唱、打的基礎能力。做念唱打,是演員表演的最基本四種形態,也是演員最起碼的基本功。它好比房屋的基礎,基礎不扎實,房屋造不起。演員沒有基本功,就不能成為角色,就上不了舞臺。基本功要扎實,只有一個字:“練”。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這就是練的道理。
練做,是練演員的肢體語言的表達力。不說話,不吭聲,讓觀眾明白你在干什么。練做的最好方法是走進真實的生活場景,參與生活,模仿生活,發現并掌握最有代表性的肢體語言,然后通過反復的習練,融進藝術表演的元素,使之成為栩栩如生的舞臺行動。
練念,是練演員的話語表達力。簡潔明了的語言,是戲劇的一個特點,編劇不可能讓演員做冗長的語言表述,加之中國語言文字表述的含義較為豐富,同樣的一句話,語氣語調的不同,與相應的情感動作變化,都會產生不一樣的意思。因此,演員要想準確地掌握語言的表述,就必須帶著人物的個性和情感,認真琢磨,反復習練,從中找到正確的表述方法,真正避免語不達意。
練唱,練唱主要是練演員的唱腔。一般情況下,演員的嗓音是天生的,然而,如何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嗓音、發揮嗓音的特色,使唱調做到字正腔圓?如何掌握相應的聲樂技巧?都得落在一個“練”字上,要一字一句地練,要帶著人物內心的真實真情實感去練,練出自己的獨特唱腔。
練打,是練演員的戲劇打斗功夫。一般來說,這是武生、武旦的事。但是,一個演員要想拓寬自己的戲路,成為一個行當的多面手,也應習練“打”,舞臺上的打斗雖然顯得虛空,但具有相當的陣式和較多的技巧,而且還要符合生活的真實感。所以,習練打,必須下苦功,修耐功,別看花拳繡腿,其實也是真功。
說“做念唱打”,還應再補充一點,在古裝戲中,做念唱打,有著演員必須遵守的基本格調和陣式,正因為這樣,演員更應該加強習練。
總之,作為一個演員,要演好戲,必須具備很多方面的能力和知識,而本文所簡說的三種能力,是必須的,也是最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