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晃賢 羅鐵華
摘要:建設高職校園體育文化,必須使高職院校的辦學特點和體育文化的建設現狀相結合,全面分析高職院校體育文化的建設方向。高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具有一定的職業性和區域性,將社會體育文化精髓融入到高職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當中,并增加體育教育的方式方法,來優化高職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本篇文章對目前高職校園體育文化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同時也為高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提出了幾點措施。
關鍵詞:職業素養;高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實力的體現,一個學校的校園文化能夠反映出學校綜合實力和辦學市場競爭力,其也能夠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是具有較強職業特色的,現代的企業十分重視員工的“規則意識”和“團隊意識”,因此為了能夠有效的增強高職院校學生的“規則意識”和“團隊意識”,學校應當通過優化體育文化建設,潛移默化的感染學生,以培養學生素養。
一、高職院校體育文化的現狀
(一)體育育人功能未得到重視
體育文化實際上是具有育人功能的,在大多數的高職院校,體育只被當成是一門課程,很少培養學生的體育習慣,同時對運動競賽的成績的關注程度也遠遠高于對學生身體素質培養,這造成體育文化只存在于體育課這種形式上,其真正的育人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
(二)缺乏體育制度文化建設
體育制度文化建設也是體育文化建設的一部分,高職校園體育制度文化是老師與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共同建立起的體育規范。許多的高職院校在學校體育制度文化的創建上是處于落后狀態的,從而導致學校的體育文化的建設和發展缺乏制度保障。高職院校應對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給予高度的重視,將體育活動開展的方法和活動的具體內容闡明,以確保各項體育活動能夠順利有效的開展。高職院校體育制度文化的創建,能夠推動學校對體育制度匯編,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的各項體育行為的規范性,使高職校園內的各項體育活動能夠開展和實施,促進高職校園內的體育制度文化形成。
(三)體育文化活動形式單一,缺乏感染力
體育教育和運動會競賽是現如今諸多高職院校的體育工作的重點,在對課余體育活動、體育社團活動的策劃和管理上有很大的欠缺。課外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容和主要形式是體育社團活動,但是體育社團指導教師卻不能夠對體育社團活動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且不具備對活動內容和形式的創新能力。體育活動形式較為單一且種類數量固定,雖然在一開始的時候能夠調動新生參與到活動當中,但是后期,由于不變的活動形式會使得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導致學生喪失了對活動的熱情,同時體育活動也就喪失了其感染力。
二、高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路徑
(一)凸顯職業教育功能,發揮體育育人功能
在高職院校體育文化的建設過程中,應該對體育的育人功能予以高度重視,同時,在為學生開展身體素質鍛煉和體育技能學習活動時,應對學生的人格品質的培養予以高度重視。為了提升學生畢業后在體能上對不同工作的適應力,學校應結合各職業體能,有針對性的開展各類體育教學活動,依照著不同行業,創建不同的體育教學內容,實現對學生的因材施教,使職業體能的教育理念能夠深刻的體現在體育教學當中。同時,高職校園在創建體育文化時要注重拓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對體育課程的教學進行充分的利用,開展種類豐富的體育活動,促進學生形成團隊意識、合作意識和拼搏精神,使高職校園體育文化的創建能夠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二)加強高職院校體育社團的建設
高職校園體育社團各項課外活動的開展有利于促進學校的體育氛圍的形成,鼓勵和調動學生參與到多姿多彩的體育社團活動當中,能夠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有效地提高,同時也能增加學生的興趣愛好,舒緩學生在學習上的壓力。在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中體育社團的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應對其高度重視,增強體育社團的對學生影響,并對體育社團的活動形式進行創新,增強學習的積極性。
(三)擴大校田徑運動會的參與度
在學校每年開展的田徑運動會當中,較為熱鬧的是田徑運動的開幕式,而在比賽現場往往呈現出冷清的狀態,學生的參與程度不高。我們應該對田徑運動會的參賽模式進行創新和更改,設置更加豐富的獎勵,以及增加團隊比賽項目,以調動學生參加比賽的積極性。同時也要鼓勵職工參與到其中,感受運動的樂趣,享受比賽的激情。
高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提升校園整體文化氛圍,在提升校園人文環境方面,也有極重要的促進意義。
參考文獻:
[1]吉麗慧.大體育觀視角下的高校體育文化建設[J].當代體育科技,2015(03):81-83
[2]肖朵,劉長君.社會服務視角下的高職校園文化建設[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02):23-26
[3]雷德坤,趙金林,趙延紅.高校開展體育文化節活動的基本構想探析[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8):117-120
[4]王方雨,李學武,謝軍.論高校體育文化對學生體育生活化的影響[J].宜春學院學報,2017,39(06):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