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鄭偉
塑料包裝行業企業眾多,產業集中度偏低,競爭大多仍停留在低端的價格競爭上,只有在細分領域具備研發和資本優勢,才能真正脫穎而出。

>>許濤:只有在細分領域具備研發和資本優勢,才能真正脫穎而出。
近年來,環境問題頻發、國家政策大力支持環保行業,包裝行業也迎來綠色環保的必然方向。其中,塑料包裝行業作為包裝產業的生力軍,實現了從以消費品為主快速進入生產資料領域的重要轉型,并且將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裝備集為一體,在資本市場感受到較高的熱情。但與此同時,塑料包裝行業企業眾多,產業集中度偏低,競爭大多仍停留在低端的價格競爭上,只有在細分領域具備研發和資本優勢,才能真正脫穎而出。成立于2003年的(山東中彩環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彩環保”)立足于泡沫塑料制造這一細分行業,憑借顯著的技術優勢與海爾集團、海信集團指定供應商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并于2016年8月正式在新三板掛牌(證券代碼:838801)。
中彩環保CFO許濤談到,“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對于公司來說,實現了從產品經營向資本經營、從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的轉變,對實現產融結合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同時也為中彩環保提升管理水平、內涵式長遠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據許濤介紹,中彩環保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其發展成績的背后既有對市場機會的渴望,又有對創新科技的重視。中彩環保主要為青島海爾集團、青島海信集團的指定供應商生產配套的塑料中空板系列產品和EPS泡沫輔助包裝材料。“以客戶海爾集團為例,海爾以極高的標準、精細活和零缺陷的質量要求著稱,同時也對配套供應商提出了同等的要求。當得知海爾需要高規格、高質量的包裝材料時,包括董事長在內的高管層,與公司研發團隊共同深入生產一線,經過多次研發試驗和產品試生產,最終滿足了海爾對產品的要求,并受到了好評。目前,公司的EPS產品已經應用于海爾、海信、澳柯瑪等大型企業,為公司業績提供了保證。”
近年來,環境發展的可持續性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國家相繼出臺了多項土壤、空氣、水資源等相關治理政策。環境治理持續加碼,對污水處理行業而言是重大利好,污水處理市場迎來發展良機。2017年12月,中彩環保成立了控股子公司——山東中彩正匯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彩正匯”),正式進入污水處理環境綜合治理領域。“公司立足于農村污水處理行業,依靠先進的微生物處理等相關技術,為農村提供污水處理工程的設計、生產、建設、維護等全產業鏈服務,目前正在全力建設銷售網絡,未來把自主研發污水處理設備推向市場,為環保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許濤強調,在新經濟周期下,傳統企業要做大做強,除了業務的橫向布局之外,企業內部還要主動轉型升級,外部同時能夠進行資源整合。“未來的競爭將不再是產品的競爭,也不會是渠道的競爭,而是資源整合的競爭,塑料包裝行業也不例外。整合可能是橫向也可能是縱向的,但企業首先必須具備超前的理念、快速的執行力和突出的商業模式,再加上雄厚的資本支持才能把行業內地資源進行更好的整合,把這個行業做大做強。”
塑料包裝行業處于產業鏈中游,利潤空間相對有限,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給予的賬期較短,而下游大型客戶的信用周期又相對較長,這對中彩環保的現金流管理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對此,中彩環保建立了資金集中管理體系,實施資金的集中控制,并且把財務數據、資金結算等集中起來,使管理層能夠及時準確全面掌握公司的資金情況,實施有效的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許濤主要負責財務管理以及新三板掛牌后續投融資等管理工作,同時負責與會計師事務所、律師、券商等中介機構的交流溝通,建立和完善公司內部各項規章制度,協助做好三會管理工作。領導公司相關部門,完善企業內控管理體系及負責實施及執行企業財務和業務流程再造。
許濤曾任職于大陸股份和矩陣軟件兩家新三板掛牌企業,于2017年7月份加入中彩環保,擔任CFO。“一家企業要想長久發展,必定要規范化經營,在財務方面要實現從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變,財務部門在對業務實施管控的同時,也要向業務部門提供服務。財務人員的工作不再是業務的事后核算和監督,而是已經從價值角度對前臺業務進行事前預測,計算業務活動的績效,并把這些重要的信息反饋到具體業務人員,財務人員必須要完成從后端走向前短的轉變。只有實現業財融合才能使公司價值最大化。”在許濤看來,CFO掌握著公司的財務信息以及商業秘密等諸多資料,對公司的了解程度僅次于CEO,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并且他們一般具有強大的財務背景和商業意識,在對企業發展方向以及商業模式等重大戰略決策上應該具有較強的發言權。
目前,我國經濟已進入新經濟周期,新業態、新產業層出不窮。在此大背景下,許濤認為,“CFO的價值創造也將成為所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環節,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將公司的財務管理模式由財務型向管理型轉變,從繁雜的財務數據中進行深度分析和挖掘,形成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許濤解釋說,CFO應該站在戰略的層面上看待問題,把企業發展戰略同企業經營結合起來。由于CFO掌握著企業諸多的信息,因此必將成為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引領者。已經進入資本市場企業的CFO還應該站在資本的角度去尋求公司價值,作為公司內部與資本市場溝通的橋梁,與投資者保持密切的溝通,同時在合適的時機尋找適合的標的進行并購,使企業規模快速發展壯大,讓資本市場反映企業價值,最終為公司創造價值。
新三板擴容五年來,市場經歷了快速發展期,掛牌企業突破萬家,同時市場融資規模也在急速上升,從2013年10億元到2017年1330億元,融資金額劃出了漂亮的上揚曲線,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許濤看來,“新三板目前形成的多元化直接融資體系,暢通了民間投資渠道。掛牌企業獲得了股票合法公開轉讓渠道,提高了金融服務獲取能力,改善了融資條件。未來企業在規范化運營的基礎上以及紅利政策不斷推出的前提下,相信新三板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
即便政策和規則一直在向著進一步完善而努力,但在2017年初,新三板仍迎來了一波“摘牌潮”,并且進入2018年變得更加猛烈。摘牌原因除了籌備A股或者赴港上市之外,“股權流動性不足、融資情況不樂觀”也是主要原因。對此,許濤認為,“一個良性的資本市場必須有進有出,同時,新三板市場作為一個年輕的資本市場,也是在不斷摸索著前進的。股權流動性不足已經成為一個長盛不衰的話題了,每當有人談到新三板時,就會談到這個話題。新三板市場的量級巨大,未來一定會實現質變。對于掛牌企業而言,在規范運營的前提下,流動性等問題也會隨之迎刃而解。”
許濤坦陳,現在很多企業在掛牌新三板后,由于沒有得到投資者的關注,無法進行有效定增,同時還要支付大額中介機構費用,因此,最后不得已而摘牌。“實際上,2017年新三板的融資額超過了1300億元,規模逼近創業板,這足可以證明市場整體融資情況非常樂觀,但具體到掛牌企業時,可能由于企業所在的行業限制,或者商業模式存在缺陷,以及不具備在資本市場展示自己的能力等。”
2018年1月15日,新三板邁進集合競價時代,集合競價模式有利于改善原協議轉讓時的價格亂象,避免出現一分錢交易或者價格大幅虛高的情況,將使新三板交易回歸理性,回歸市場,同時增強股權流動性。許濤認為,“現在新三板企業11600余家,數量之多,難免出現一些劣質企業,集合競價模式開始也將驅逐一些劣質,有利于凈化市場,同時改善流動性,促進優質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