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鵬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華僑學院,北京 100026)
藝術管理是近些年來出發展起來的新興學科,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短。當前國內戲劇舞臺表演中,藝術管理的重要性正逐漸凸顯,其定位包含以下兩種:第一,戲劇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對舞臺的布置和安排,以便獲得更良好的外部環境。第二,通過戲劇舞臺的藝術管理提高表達效果。這兩者的存在,使藝術管理成為戲劇舞臺監督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過去藝術行業的藝術創作和表現中,戲劇藝術家們十分重視藝術的外部環境和表達效果。戲劇藝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是被大眾喜歡并充滿生命力的藝術形式。但是藝術被人們重視的往往是其作用和意義,對藝術的銷售并未重視。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文化產業正在革新,藝術管理成為了戲劇藝術傳播和營銷的重要環節。
藝術管理和普通管理間有一定的聯系和差異。一般來說,藝術管理在范圍上大于普通管理,以戲劇舞臺監督中的藝術管理中的工作而言,對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管理人員需要有基本的管理技能和技巧。第二,管理人員需要有一定的戲劇藝術素養,并且需要不斷學習培訓,提升自己的能力。第三,管理人員需要對戲劇舞臺進行營銷和統籌,做好經費的使用預算。第四,管理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戲劇舞臺經營管理才華,這與學術能力和藝術創作有較大的區別。由此可見,藝術管理包含了管理學、經濟學、心理學等多種學科,對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要求較高。
藝術管理作為戲劇文化產業中的重要管理方式,以其優秀的藝術提升力,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從而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對我國傳統戲劇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也有著重要意義。隨著戲劇產業的不斷發展,通過藝術管理能夠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戲劇文化的魅力,促進戲劇藝術的創新,提高戲劇藝術在舞臺上的表現力和文化素養。藝術管理能夠將新鮮的、優秀的文化活力注入到戲劇舞臺之中,有利于戲劇藝術發展。而對戲劇舞臺來說,良好的藝術管理能提升舞臺環境效果和藝術感染力,促進戲劇舞臺表現力的提升。
實現戲劇藝術在不同區域和時間段內的傳播,是戲劇舞臺藝術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戲劇舞臺是演出的主要場所,而長期的缺乏溝通和互動將導致文化的衰弱和消亡。戲劇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如今已不再是主流文化,長時間不受關注很有可能就此衰落。作為戲劇劇院,如果僅僅是單一的表現形式,對舞臺的管理和利用方式僵化,很難使戲劇文化得到充分的傳播和發展。而對戲劇舞臺進行有效的監督和藝術管理,能夠充分發揮戲劇觀賞性和社會文化價值,給予人們美的享受,引領人們進行文化交流。這樣一來,不但提升了藝術資源的豐富度,而且還有利于戲劇文化的傳播發展。
戲劇表演中由于需要完善的舞臺環境支持,因此藝術管理人員需要具備全面的舞臺知識,并且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對當前舞臺表演中所需要的各種設備和搭配調動有深入了解,比如舞臺燈光的設計調整、音響聲效的優化、道具位置、上下場通道、表演節奏等等。藝術管理人員要針對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做好準備工作,這樣才能更好的指揮現場,達到想要的藝術效果。
一場成功的戲劇表演離不開眾部門的支持,也離不開緊密的各個流程。因此,組織協調能力是藝術管理人員的重要能力之一。在演出準備階段,藝術管理人員需要提前與導演和主演人員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想達到的演出效果,做好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工作,合理安排工作流程。在排練時要做好工作記錄,與各部門協調舞臺布置工作。作為“信息中樞”,藝術管理人員要加強與各部門的聯系,確保排練的順利。在演出階段,則需要認真做好開場檢查,對相關設備的和準備工作是否到位進行查看,并制定應急計劃,以應對突發狀況。
在戲劇表演過程中,無法預料的突發事件可能發生,因此藝術管理人員要做好預防準備,了解以往案例,學習處理方法。在出現演出事故時,應當隨機應變,找到解決辦法和應對策略。舞臺藝術管理人員首先要有良好心理素質,冷靜對待,盡最大可能保障演出順利。如果不得不中斷,需要和觀眾說明情況,及時疏散。
總而言之,戲劇舞臺監督的藝術管理工作同樣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專業學科。舞臺藝術管理人員需要明確自身責任和工作內容,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和管理水平,以高度的責任感關注戲劇表達效果,總結經驗,運用到以后的工作中,促進戲劇藝術的傳播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