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秋
(西藏大學 藝術學院,西藏 拉薩 850000)
動畫是一種綜合藝術門類,集合了繪畫、漫畫、電影、數字媒體、攝影、音樂、文學等眾多藝術門類于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我國的動畫發展,已經在幾十年的摸索中日趨成熟,現代動畫的應用領域已十分的廣泛,主要有廣告宣傳、數字電影、影視特效、工業設計、建筑設計、網絡游戲、舞臺設計、輔助教學、多媒體制作等等,與現代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現代動畫的表現形式不拘一格,部分動畫的創作題材源于我國豐富多彩的藏民族文化,藏族題材動畫逐漸走入了大眾的視野。
在動畫創作的各個環節中,角色造型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是整部作品創作的基礎。造型是塑造人物性格特點的重要因素,對人物刻畫至關重要。在進行藏族題材的動畫創作時,設計者必須遵循藏族的服飾藝術特色,抓住藏族人物的形象特征,加以適度的精簡提煉和夸張變形,突出不同的人物特點。
藏族居住于雪山環繞、地勢高寒的地域,自然條件惡劣,早晚溫差巨大,這個原因使得藏族題材的動畫中,人物的服飾特征是寬袍長袖、大襟右衽。①男女都著藏袍、襯衫、藏靴。西藏的服飾與這片土地上的氣候、地形、物產、歷史、文化、宗教以及人們的審美觀念緊密相連的,不少服飾是從遙遠的古代一直傳承到今天。在動畫《精靈女孩小卓瑪》(圖1)里,小卓瑪身著高領紅色藏袍,腰間圍著彩條圍裙,腰帶上還系著一串裝飾,頭戴“巴珠”,耳戴“埃果”,烏黑的頭發盤在身后。一位樸素清新的藏族少女形象生動起來。另外,在動畫電影《藏獒多吉》(圖2)中,田勁來到草原尋找父親,開始了游牧生活,所以入鄉隨俗換上了一身藏袍。藏族的服裝既要能防寒,又要能散熱,右衽能使胳臂活動自如。

圖1《精靈女孩小卓瑪》小卓瑪形象(圖片來源于百度)

圖2《藏獒多吉》田勁形象(圖片來源于百度)
在動畫影片中,無論故事情節有多大的吸引力,也離不開符合社會背景、地貌特征、人文特色的場景設計。場景設計是一部動畫作品整體風格凸顯、文化藝術表達的重要組成部分。場景不僅用來展現空間關系,更能創建相應的環境氛圍,顯現民族特征和角色的性格、心理等。在動畫電影《藏獒多吉》中(圖3),主要是寫實類的場景,湛藍的天空下飄揚彩色的經幡、廣袤的大草原、連綿的群山,營造出了濃厚的西藏氛圍。場景中的造型比例、顏色運用都以現實環境為原型,西藏風光被描繪的既真實又自然。在田勁終于見著父親后,對于牦牛帳篷的內外景特寫,案臺上供奉的神龕、墻壁上懸掛的哈達、帳篷里陳設的藏式家具,這一系列的特寫不僅充分展示了西藏的草原風情,更襯托了主人公田勁面對新環境表現出的不安內心,進一步推動了劇情的發展。

圖3《藏獒多吉》場景(圖片來源于愛奇藝視頻)

圖4《搖滾藏獒》場景(圖片來源于愛奇藝視頻)
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藏族,受到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雙重影響,建筑的色彩可以概括為高純度、高明度、對比強烈的暖色調。西藏建筑的色彩以紅、白、黃、黑為主調,白色為主,例如:白色佛塔、白色宮殿。紅色用在白色墻面上起到裝飾的作用。在動畫電影《搖滾藏獒》(圖4)中村莊紅白相間的墻壁、高低錯落的布局,矗立在群山之中,是對主人公家鄉環境的大體描繪。在這個場景中,建筑色彩明快而生動,觀眾可以清晰的辨識出這是藏式碉房。
在一個優秀的動畫作品中,影片畫面與配樂不可割裂開來,背景音樂得為畫面服務。富有表現力的音樂,能讓畫面更生動,也能促使觀者了解動畫創作的時代背景、地理環境、民族風情,從而體會作品的內涵。
藏族的歌舞藝術是隨著生產生活不斷進步變化逐漸形成、發展和成熟的,是千百年來藏族先民總結出來的藝術結晶,頗具濃郁的民族特色和鮮明的地域風格。在現代動畫的配樂中,不僅吸收了藏族傳統歌舞形式的音律節奏,還迎合了現代人的審美習慣,用藏族傳統民族樂器結合現代音樂理念創作出更符合影片主題的音樂。例如:系列動畫短片《藏羚王》中的片頭曲《美麗家園》就是圍繞青藏高原創作的歌曲,融入了藏族音樂元素,將民族化與流行化結合起來,“格?;ā?、“雄鷹”、“藍天白云”、“湛藍湖水”、“離太陽最近的地方”描繪了一幅高原廣闊美麗的景象。
民族情懷是在社會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藏民族的民族情懷是藏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共同價值觀念的體現。漫畫《格薩爾王》就是以西藏傳說中的英雄人物格薩爾為原型創作的。從怒江、瀾滄江、金沙江河谷到藏北草原以至阿里高原,形成了一條格薩爾史詩帶。這里的人們至今還在吟唱著關于格薩爾大王的英雄史詩,這位半人半神式的英雄仍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漫畫中格薩爾擁有超高的智慧和本領,掃除暴虐勢力,拯救黎民百姓,一生征戰,從無敵手,以夸張的手法將格薩爾神化。這一英雄形象的出現,既反映了那個時代,社會環境、民族關系的復雜,也是廣大藏族人民美好愿望的體現。這個英雄形象不僅具有顯著的民族特征,還具備了獨特的象征意義,表達了對藏族文化價值觀念的遵循和認同,在民族發展過程中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符號是文化外在的表象。藏族傳統文化中的象征符號高度概括了藏族文化的核心內涵,綜合體現了藏族人民的思想意志、價值觀念和道德倫理等。藏族的象征符號依據象征形式的不同大致分為三類:一是物態象征符號;二是圖案象征符號;三是色彩象征符號。從藏族的發展史來看,宗教因素在藏族文化中占據了主要位置,藏族人的生產生活、文化藝術、交流互通等無一不受藏傳佛教文化的深遠影響。物態象征符號是最為常見的一類,如宗教雕塑、巖畫、壁畫、寺院建筑、轉經筒、哈達等等。這些符號表達了藏族人民對世界的感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圖案象征符號最典型的就是八瑞相了。八瑞相包含了寶傘、金魚、寶瓶、妙蓮、右旋白螺、吉祥結、勝幢、金輪。其中,寶傘象征著尊貴、保護和榮譽;金魚代表著幸福和自由;寶瓶象征著財富,是精神和物質需求的滿足;妙蓮代表著純潔、離污;右旋白螺象征著佛法教義傳遍十方;吉祥結是長壽、永恒、愛和和諧的象征,是“十二因緣”的延續性;勝幢是勝利的象征金輪中的中軸輻條和外輪分別代表著佛教“戒定慧”三學,表示佛法之輪常轉,可以摧毀一切邪知邪見。②色彩象征符號常見于西藏的吉祥象征符號中,比如白塔、五彩經幡、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分別象征的白、綠、黃、藍紅、黑六色。
藏族的象征符號是藏族文化精神的的具體體現,是藏民族抽象的意識理念具象化的表現。這些象征圖案把物的特性或者用途引申為象征性,并賦予了和諧積極的理念,發揮出了調節人與人、人與自然、滿足自身精神需求的作用。
藏族題材動畫短片《米拉子子》源于西藏的民間故事傳說。傳說中米拉子子是一個精靈,只有心地純潔的小孩子可以看得見。他的面貌是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小孩子,他感覺很孤獨,只喜歡跟小孩子一起玩,并且可以變化出小孩子喜歡的任何東西來,但如果小孩子一直跟他玩就會忘記回家的路。動畫短片《米拉子子》(圖5、圖6)在動畫技法中融入了西藏傳統繪畫藝術——唐卡,畫面中還運用了許多的藏族象征符號,例如:祥云、半人半獸的坐騎、佛像、佛手、佛光、植物花卉、藏族舞蹈等等。畫面色彩鮮艷,對比強烈,具有強烈的宗教色彩。

圖5《米拉子子》(圖片來源于百度)

圖6《米拉子子》(圖片來源于百度)
注釋:
①其美卓嘎.西藏服飾藝術[J].西藏藝術研究,2004(01).
②米文科.楊勝利.宗教文化視域下的藏族文化象征符號[J].西藏研究,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