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慧 章望圓
(景德鎮學院,江西 景德鎮 333000)
陶藝創作不同于純粹的觀賞類藝術創作,必須關注其實際用途。制作一件陶瓷制品,第一步是選擇陶土。陶土經過人為手動拉坯整理成型方可入窯燒制成瓷,而陶瓷制品在人們的生活使用中被賦予美好的情感寄托,使得人們更愿意將陶瓷制品注入藝術美感。平面構成原理運用是現代陶藝創作風格的直觀展現,一方面豐富了陶藝品的視覺感官,另一方面準確定位了陶藝品的平面布局。平面構成運用上,創作者們可以在點、線、面上按照設計理念自由規劃,追求陶藝品在人們視覺感官上的曼妙形態,提升陶藝品的藝術魅力。陶藝創作中平面構成原理的運用基本通過藝術繪畫和陶瓷形態的平面布局來實現。
點是陶藝創作中平面構成的第一要素,靈活且具有方位屬性。因為空曠的空間中出現一點,即可成為視覺聚焦點。陶藝創作平面構成中的點不是狹隘性的,它可以指一個具體方位或藝術要素,作為陶藝品的某個獨立的藝術點,并能在方位變換中彰顯不同藝術風格。比如藝術點處于中心位置,點在陶藝品的平面構成中會呈現出一種整體和諧的靜態對稱之美,而處于邊緣位置,就會賦予陶藝品另類化靈動之美。
線是平面構成的第二要素,體現了陶藝品平面構成中兩點的關聯性。線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彎的,陶藝創作者們可以通過線的直達性或流動性表達平面構成中的藝術點。因為線上的點起碼兩個以上,這些藝術點聯合起來將構成一個整體藝術線索,進一步展現陶藝品的藝術風格。線是靈敏的纖長的,線性元素在陶藝品中不論是真實繪畫線條直觀展現還是虛構藝術線索間接暗示,都會賦予陶藝品難以抗拒的藝術魅力。
面是陶藝品創作平面構成運用中的最終成型要素,展現陶藝品整體的藝術平面構成和圖案藝術風格。面的視覺沖擊自然強于點和線,不論陶藝品的繪畫圖案中的面元素還是形態構造中的面元素,設計中融入幾何學規整性,將使得陶藝品的形態和粉飾在抽象與實際中自由穿梭,藝術造詣急劇飆升。
色彩構成即通過不同色彩之間的相互作用,根據創作者追求的視覺美感,進行重組,通過色彩在空間中的分布位置和色彩形態間的相互轉化,營造出一個奇異的藝術氛圍。陶藝創作中的色彩附著在陶藝品表面,滲入平面構成和空間構成中。色彩構成原理從人們的色彩心理出發,通過色彩在平面上的自由組合和靈活幻化彰顯陶藝品創作理念中的各個藝術要素,強化藝術表現效果。陶藝品的色彩構成主要運用在繪畫圖案中和基礎藝術基調中。
很多陶藝品沒有繪畫圖案,但是利用色彩構成原理,融合使用多種顏色也能使陶藝品呈現出別樣化藝術美感,就算是純色基調,若能靈活結合平面和空間構成原理,從陶藝品的實際用途出發,也能賦予陶藝品特殊的藝術風格。而陶藝品使用繪畫圖案最為常見,因為繪畫是最直接的藝術表達方式。繪畫融合平面構成原理與色彩構成原理,將有形的圖案刻畫于陶藝品表面,通過色彩和圖形在平面上的直觀展現,使得作品更富生活氣息。
立體構成也作空間構成,即通過特定創作材料,在視覺感官上將力學融入藝術造型中,構成美好的藝術形體。立體構成原理與平面構成相輔相成,本質上把握了藝術品在現實空間只結構規律,通過空間構成規律創造出藝術品在實際空間里的美好形態。立體構成原理體現在陶藝品的空間形態上,是陶藝品形態構造的最終體現。立體構成將陶藝品的形態化為實際,使得陶藝品蘊含的藝術價值觸手可得,讓人們直接擁有藝術、支配藝術、感受藝術,陶藝品的藝術魅力在立體構成上的得到進一步升華。立體構成綜合色彩構成與平面構成,使得陶藝品在三個基本構成原理中獲得生命。陶藝創作中立體構成將結合平面構成,從色彩構成彰顯的藝術風格出發,綜合服務于創作理念。立體構成在分割與組合中來回轉換,即將陶藝品的整體形態分化為點和面在組合成一個整體,通過整合各個方位的點和面的追求的視覺效果,將陶藝品的藝術元素化為實際。
立體構成是實現陶藝品表達的藝術情感的最后一步,也是最終定局。創作者需要在有限的空間范圍內營造出一個無限的藝術遐想空間,將陶藝品的藝術形態發揮出最大的情感價值與思想價值,傳達出最初的創作理念。創作者在立體構成中利用陶藝品的空間立體感塑造出陶藝品的自然形態,規劃陶藝各個藝術要素的空間分布,創造出一個新的審美方向,傳達出個人的思想追求。
陶藝創作中少不了三大構成要素,三大構成要素的設計理念和布置方案都是陶藝品最終藝術風格的成型要素。現代陶藝創作在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影響下,結合先進的制作工藝,三大構成原理的運用方式更為豐富,藝術素材選擇空間更大,藝術價值有了更深層次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