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躍進
(萬虔堂藝術陶瓷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500)
陶瓷藝術與陶瓷工藝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賴,二者的相對獨立性體現為:第一,藝術是自由的、奔放的、具有創造性的;而工藝是含蓄的、節制的、具有規律性的。第二,每一位陶瓷工匠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想要寄托的情感具有相對獨立性。二者的相互依賴性表現為:第一,每一個陶瓷工藝精品都散發著獨特的藝術文化氣息,而每一份陶瓷藝術的詮釋都離不開陶瓷工藝技術的支撐。第二,藝術情感能否得以寄托,與陶瓷匠人對陶瓷工藝技術的把握息息相關。
與其他藝術相較,陶瓷藝術極具獨特性,這份獨特性不僅得益于精湛的工藝技術和獨特的藝術創造力,還得益于瓷土、釉彩、燒成之美,更源自泥、釉、火與人文精神的契合。唯有經過火的煅燒,陶瓷的每一個藝術符號才能得以呈現,因此,陶瓷藝術又被稱為火的藝術。在燒成工藝中,火所散發的光和熱將釉料轉化為豐富的色彩凝結于器體表面,將陶瓷工匠的創作情感寄托于器體內部。不同的工藝手段,所造就的藝術效果有所不同,燒成工藝這一獨特的工藝手段賦予了陶瓷獨特的藝術語言,使得陶瓷有了和觀眾心靈對話的機會。
陶瓷藝術的表現形式是多元的、隨性的,造型、色彩、尺度、題材、材料等都可以隨性地創造和改變。陶瓷造型和藝術題材都需要凸顯時代特色,陶瓷造型在塑造客觀世界的同時,還需要注入陶瓷工匠的主觀情感、自然觀、想象力等,最好可以將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人文精神詮釋出來。陶瓷造型不應為了吸引觀眾眼球而刻意夸張,而應適當地采用一些題材裝飾,輔以恰當的色彩對比、流暢的線條、起伏的輪廓,以呈現一種和諧、安靜之美。
陶瓷是用特定的材質,經過特定的工藝流程制作而成的器物。陶瓷的審美價值不僅體現為獨特的造型、精致的裝飾,還體現為材質的合理選擇以及工藝的準確把握。景德鎮的陶瓷正是因其晶瑩透亮、光潔如鏡、釉色純真、婉如天然的瓷質而聞名,由此可見,一件陶瓷作品除了需要考慮造型、色彩、線條、輪廓等,還需要盡展材質之美。與強調筆墨、虛實關系的國畫藝術相比,陶瓷藝術更加注重材質美、空白美,瓷胎、光澤度、透明度、滋潤感等陶瓷材質屬性是陶瓷藝術得以精彩呈現的前提和基礎,因此,陶瓷匠人在進行藝術創作時,應充分調動瓷質獨特的魅力。
陶瓷藝術側重于體現人的精神層面,而陶瓷工藝側重于體現科學技術層面。陶瓷藝術的詮釋需要陶瓷工藝來實現,而陶瓷工藝的價值則需要陶瓷藝術來實現,缺乏必備的工藝,陶瓷作品就猶如無水之魚,很難存活下來。在創作過程中唯有將藝術精神與工藝精神有機融合,才能創作出具有鮮活生命力的陶瓷作品。一定程度而言,陶瓷藝術與陶瓷工藝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陶瓷工藝和陶瓷藝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藝術中遺留了工藝技術的痕跡,工藝技術促進了藝術元素的融入。陶瓷工藝主要包括成型、修坯、裝飾、施釉、燒制等,每一個工藝技術與藝術元素的交融都會創造出全新的藝術作品,如修坯工藝技術下的薄胎瓷,燒成工藝技術下的大邑瓷,雕塑工藝技術下的秦陶俑,施釉工藝技術下的“窯變釉”、“結晶釉”等。
與其他藝術相比,陶瓷藝術尤其注重工藝材質,陶瓷藝術是有生命力的,陶瓷工匠需要通過一定工藝材質來寄托他的情感,但是,工藝材質并不等同于陶瓷藝術,唯有工藝材質運用得當,陶瓷藝術的文化特征才能得以彰顯。如紅、橙、黃、綠等色彩并不能直接用于表達某種藝術,但是,只要陶瓷工匠稍加渲染,便能繪制出具有某種哲理的圖案或物象來。再如,圓形、橢圓形、三角形等形狀并不能單獨用于詮釋某種思想,但是如果陶瓷工匠可以運用自身的工藝技術進行組合,便能傳達出有意義的東西來。
陶瓷工藝是陶瓷工匠傳達精神文化的物質基礎。為創造陶瓷品的經濟價值、藝術價值、文化價值和體現自身的個人修養,陶瓷匠人需要在陶瓷器體的表面進行工藝處理。一定程度而言,藝術是陶瓷作品的核心,而工藝是體現這一核心的工具,是服務于藝術的。
綜上可知,陶瓷藝術與陶瓷工藝是魚和水的關系,魚賦予了水生機,水給予了魚呼吸。每一份陶瓷作品的完美呈現都離不開藝術和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