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婧瑤
(鄭州大學 國際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民俗圖案綜合反映了民間傳統文化,人們生產生活實踐,形成了民俗圖案這一物質文化產物。民族圖案涉及物體外觀、紋理與色彩等,在人類社會進步中,受歷史、地域與思想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存在方式獨特多樣。具有明顯的象征性與精神性,為現代藝術設計創作提供了靈感,同時提升了作品的社會、文化效益,為藝術創作發展增添了無限動力。
在現代藝術設計中應用民俗圖案,對民俗圖案傳統文化的國際化發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現代的藝術設計,不僅僅局限在作品設計語言的國際化,更注重突出作品的本土性、獨特性,實現民族化、國際化的有效融合與互動,繼而創造鮮明的藝術風格。傳統文化能夠實現這一要求,民俗圖案的寓意不同,涵蓋的文化背景、藝術價值也存在差異,在歷史演變的磨練下,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紋樣圖形與藝術形式。各個民俗圖案在現代藝術設計作品中的應用,都能賦予設計作品獨特的文化特征、審美趨向,繼而成了現代藝術設計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圖形能營造出強烈的視覺沖擊,繼而留下深刻印象。在現代藝術設計作品的應用,能夠營造一定視覺空間效果,直接體現出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便于人們直觀了解作品內涵。但過于華麗或是美觀的圖形設計效果,反而掩蓋了作品與圖形的文化內涵與底蘊,應用價值直接降低①。
漢字經過重組、排列可形成富有寓意性的圖案,能夠提升設計作品的藝術附加值,能過直觀體現作品設計的主體構想,同時突顯了民族性,營造了鮮明的設計風格。文字元素應用過程中,需要設計者明確掌握簡潔文字的真正內涵,避免精神內涵被覆蓋,破壞作品的整體性與藝術性。
色彩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通常與生活元素中的單調色彩靠攏,主要以紅白黑黃等色彩為主,與設計師的簡約主義契合,符合東方色彩美學與人們的視覺情感需求。單調的色彩,為作品設計增強了藝術表現力,促進了色彩、作品的和諧性。
民俗圖案寓意著人們對美好物質,以及精神世界的追求,與藝術創作借助作品烘托美好生活、殷切期盼等創作理念契合。借助民俗圖案可更好的將要表達的信息直觀傳遞,這就需要設計師合理掌握民俗圖案的寓意,確保創作意圖真實、直觀的表達。
海報設計在傳遞信息時,強調視覺表現力,以及個性化的設計方式;對此,設計師開始注重民俗圖案的應用,圍繞人們的自然情感觀、語言價值觀等,利用傳統、現代文化間的碰撞,提升作品的獨特性、親和力。在應用造型語言時,通常會將民俗圖案的造型施以重組變化,使圖案保持原始文化內涵的同時,與設計師的極簡主義相通,繼而滿足設計者的創作目的。在應用色彩語言時,通常會圍繞東方審美學,尊重人們的價值觀念,適當的借鑒圖案色彩元素,提升海報的本土性與現代性,帶給觀眾不同的視覺性與沖擊力。在應用民俗圖案寓意元素時,通常會使用吉祥文字或是象征著吉祥的圖案,實現“形”、“意”的有效結合,將所要表達的設計信息更加簡明的展現出來②。
民俗圖案為標志設計提供了創作源泉,提升了標識的文化品味,為其樹立鮮明視覺形象。通常會通過直接利用、引申應用兩種形式,如中國茶鄉杯茶王賽的標志,融合了茶壺、星星、茶葉、皇冠的圖案,通過圖案的重組,將比賽的內涵、形式、主題等突出展示,引發了人們對賽事、茶文化等方面的關注,更將加強重視我國的傳統文化。
民俗圖案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為服裝設計提供了豐富素材,同時也提升了服裝的文化高度。如鏤空、剪紙、雕刻等等民俗圖案,通常在禮服中應用。民俗圖案能夠使服裝的消費群體、風格更加明確,為傳統圖案增添了時代感,為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創造了新的渠道,使現代服飾的民族包容性、文化內涵更加突出,實現了古今的融會貫通。
隨著傳統文化的盛行,設計師也開始注重民俗圖案的創新應用,但在應用中應當注重創新與獨特,不能一味的照搬、照抄。融入民俗圖案,能夠規避當前現代藝術設計作品的復制化、趨同化,提供設計靈感的同時,活躍創作思維,能夠促使我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地位的提升。
注釋:
①王智睿,賀慶文.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包裝工程,2016(06):164-167.
②張寧.傳統圖案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創新應用[J].包裝工程,2017(16):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