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一田
(沈陽師范大學 美術與設計學院,遼寧 沈陽 110000)
視覺傳達藝術的現代性不等同于設計的現代主義。法國的亨利·列菲弗爾對現代性的理解是這樣的:現代性是一個反思過程的開始,是一種對知識的渴求,也是一個批判和自我批判的嘗試。視覺傳達設計是一種從人類誕生以來便存在的藝術形式,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它只處在現代文明發展的萌芽時期,談不上是一種理念,而直到近代才真正到來了了視覺傳達的時代。視覺傳達藝術想要具有現代性的特質,必須要涵蓋地理位置,文化,民族,時間等一系列因素。不同的地理位置所帶來的不同的設計現代性特征,其他國家的現代性標準就不一定適用于中國的本土設計,中國的現代設計應該更好的發揮歷史悠久的特性,吸收自身的傳統文化與國際世界優秀的視覺傳達理念,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如今,由于西方的文化入侵強勢而來,對于西方的價值觀,文化習俗,設計理念過多的進入了中國新一代設計師的大腦,難免會造成四不像的模仿、克隆局面。也不能一味地認為只要是不符合自己的民族文化,審美趣味就抵制與排斥。而想要表現好中國的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視覺傳達更是要進行橫縱向的比較:橫向要與國外的設計區分開來,泱泱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要具備與其不一樣的設計特色。“山寨文化”一詞已經變成中國當下社會急功近利的心態,批量化生產模式下特有的文化,不能一直沉浸在財富經濟高速增長,物質生活的日益富足,而忽視了保護與發揚文化價值的重要性。東西方的文化歷史差異注定要相互借鑒融合,要吸取西方對于現代性設計的成果。縱向要與我國早期甚至追溯到青銅器時期,青銅器紋路圖案也是視覺傳達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既要傳承,借鑒中國文明五千年的歷史,不論是宮廷藝術表現手法還是民間藝術手法,不論是宗教畫還是文人墨客,都積累的大量的表現手法和藝術形式。而從圖形元素上面,中華的民族文化歷經千年的洗禮,形成了各種有內涵獨具特色的圖形和紋飾,比如動植物,圖騰,幾何形符號等圖像,運用得當使之成為現代設計視覺傳達中的基本圖像元素。在這基礎上又要創新,對于今天機械技術與電腦工具帶來的方便快捷的同時,也要做到與民族文化內涵相平衡。
除了創新以外,對于它的認識時間是一個重要因素,“現代性”便蘊含其中。現代性便于做橫向的比較,而縱向上時間的流逝更傾向于現在對于過去事物的批判看法。所謂“現代”,主要是一個時間上的分段概念,是人類文明史的一個階段。現代性只代表現在對事物的理解與特征的描述,隨著時間的流逝,現代性也會變成歷史性,兩者在時間上具有前后的次序與邏輯的緊密性。視覺傳達藝術的現代性應該理解為現階段國內的設計理念所呈現出來的狀態和其特征,而并非現代主義的“功能主義設計”。對現代性來說,它既是視覺傳達設計將越來越滲透人文關懷的精神。現在全世界正在朝著一體化的形式發展,并且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原來單一的信息傳播方式以及落后的傳播媒介,已經不符合當今社會人們對于多元信息的需求。現在的人們多追求創新,這就對以往的設計理念產生了一定的沖擊,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在設計上面必須要進行必要的改進,從而應運而生了一些新的設計。現代化的視覺傳達設計需更多地從中華傳統文化中吸取養分,獲得啟發每個人對視覺的要求是不同的,可以說存在很大的差異,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每個人的生活環境、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自身性格特點等存在不同。不同的人對同一個視覺形象會有完全不同的認識,從而也會有不同的心理反應。這些不同就促使著設計要不斷的進行更新,以求適應各種差異。
綜上所述,如今視覺傳達專業的發展已經越來越發達,一個具有現代性視覺傳達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現代的各種多元化科技和大眾的視覺心理,并且更應認識到信息接受者并不是機械的、被動的接收器,而是一個具有積極的主體,而設計是一種傳達需要不僅僅是裝飾。人盡皆知的是視覺傳達設計是介于藝術與商業之間并且同時為現代商業所服務的藝術。通過視覺形象傳達給消費者,因此它具有溝通與暗示的作用。雖然視覺傳達設計在我國起步較晚,然而發展速度卻令人吃驚。尤其是近幾年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給中國營造了巨大的經濟市場,同時給藝術設計的領域也帶來了巨大的商機。商業性、功利性也逐漸就成為了視覺傳達設計的主題,這就要求設計師不能一味地追求功能主義設計,在設計產品的同時要更多地注入各種文化與新鮮事物的因素。評判一件設計產品是否是好設計,不僅僅要具有良好的功能和美觀的造型,它還與是否擁有文化底蘊、是否會造成不良影響、是否符合道德標準聯系起來。設計者要利用這些當下大眾關心的題材,引起大眾的興趣,且引起人們對自身所作所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