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炯理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 教務處,四川 廣漢 618307)
由StuartHazeldine執導的《Exam》是一部小制作,小成本的密室電影。對其主旨眾說紛紜,呈現兩極狀態。劉亞娜①認為,此片因著斯圖爾特對懸疑驚悚片的卓絕造詣,衍生出一場視覺豐滿的文化盛宴。
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場普通的筆試,但其采用的形式,是面試常用的無領導小組討論,沒有考題本身就是考題,這是一場特殊的面試。本文從顯層和潛層,對文本進行基于心理學的解讀。
無領導小組討論 (LeaderlessGroupDiscussion,簡稱LGD)是指運用松散型群體討論的形式,快速誘發人的特定行為,并通過對這些行為的定性描述、定量分析以及人際比較來判斷被評價者個性特征的人事評價方法。②這一方法在公司和政府機構招聘中屢有運用。
在影片中,由于每個人互不相識,經歷了短暫的迷茫期。這一過程中,眾人具體反應各不相同,這是真實個性的表現。也是無領導小組討論較傳統面試的優勢所在。
經過簡短的迷茫后,白人第一個發言。他指出,HR告訴了哪些是不可以做的,但沒說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可能有觀眾據此認為,White是第一個發現這一點的。但實際上,來參加面試的每個人都不是等閑之輩。White只是第一個出面提出的而已。White引領團隊合作去探索問題。由于單憑個人難以解決這一問題,因此集體討論是必須的。除了Deaf,其他5人均參與討論。他們用盡辦法去找答案。但人性內在品質也在逐漸呈現和暴露。White坑害 Branette燒掉自己的考卷,又誘導Deaf撕掉自己的考卷。這是個殘忍的合作和惡性競爭交織的過程,一場因為尋找問題而建立的合作被人性中本質的求勝欲望和需要所遮蔽。但問題依然存在,只是競爭與合作發生了倒轉。Brown猜測這樣面試是游戲,并認為這場考試實際上就是個實驗。于是拷問Dark,但并沒有什么收獲。在剩下的5個人中,競爭更加殘酷。為White發病一事,眾人反應不一。Darling被逐出,房間剩下4人。Brown落井下石,藏起藥物,Blonde找到藥,救了White,但White恩將仇報,意圖除掉Blonde和Black。即使在生死關頭,眾人仍未忘記“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在槍戰中,Black中彈倒下,Blonde被驅逐,就在此時,時間到了。White認為自己勝了,卻不知道計時器是被Deaf做了手腳的。因此,他也被淘汰了。這一過程中,充滿了血腥、暴力、殘忍、冷酷、血腥。使我們看到了人性極惡的一面。
在正式的無領導小組討論中,參與者須注意兩個問題。
首先,熟悉并嚴格遵守規則。無領導小組進行時,熟悉并嚴格遵守規則至關重要,破解之道須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進行。
其次,分析用人需求,適時自我展示。就本場面試而言,在尋找問題的過程中,因為試圖通過專業知識的方法找出問題,所有人都走偏了。在標準的心理測驗中,必須考慮文化公平,因此,一般情況下,是設置情境,考察每個人的表現,屏蔽文化差異因素,以期獲得能與職位相匹配的最佳人才。
在影片中,為了找出問題,眾人花費了70多分鐘,而真正解決問題僅用了不到一分鐘。顯示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當面臨的信息極為有限時,基于有限信息的分析,除了不足為據的第一印象外,其它都是“忖度”,這是投射原理的無意識應用。
面試中局促的空間、有限的時間,詭異的題目和規則,面無表情的保安,使氣氛壓抑而沉悶。局促,壓力,詭異,沉悶,黑暗,如同世界末日來臨般的窒息感,激烈的競爭,使潛藏在世界末日寓意下人格完全展現。不同的膚色,不同種族,不同性別使得這一群人代表了全體人類。而公司制造的藥物又有起死回生之效,由于總裁的人格障礙,這場面試實際上是尋找一個最適合的裁判者,究竟什么是人類最寶貴的品質,那就是善良和智慧。這也許應該是這場面試或者說電影本身想告訴我們的吧。而且,在電影中,隨著劇情的發展,一出類似懸疑片的電影越來越走向驚險。觀眾基于生活感受的強烈代入感,意猶未盡。讓觀眾思考體會,正是導演的本意。
總之,《終極面試》以社會常見的擇業面試為題材,借助別具一格的導演技法,用語言推動劇情,使影片與觀眾之間展開了一場懸疑、驚悚、災難交織,“顯”“隱”相生的角逐與彌合,既展現了無領導小組討論這一新興面試手法的應用,更以潛在的內涵,迎合了觀眾對未知的恐懼和施虐/受虐心理記憶,它別具一格,是一部心理學意蘊深厚的匠心之作。
注釋:
①劉亞娜.復合與甄別的追逐———解讀斯圖爾特·哈澤爾丁《終極面試》中的文化意蘊[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3(06).
②黎恒.無領導小組討論研究現狀和理論進展[J].人類工效學,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