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飛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區文化館,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我國的群眾文化是組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時也為我國文化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社會基礎,是一項面向群眾并為群眾服務的文化事業。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們將面對更加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以及各種思想文化的沖擊,同時還有人民群眾對文化的日益增長的需求,因此,我們要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來對群眾文化建設的緊迫性和重要性進行認識。
為了更好的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必須要營造出一種健康、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百姓的物質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種文化娛樂形式也隨之產生,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應選擇一些豐富的、文明的活動形式,摒棄那些不健康的、低俗的文化活動,營造出一種健康的、趣味性的文化氛圍,提升文化活動的先進性。實際的生活之中,常常會有一些人沉迷于酗酒、賭博等等不良活動之中,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為了有效的避免這種情況,群眾文化活動中應重視百姓法律意識、道德素質的培養,讓群眾形成遵紀守法的意識,為群眾文化活動的展開奠定良好的基礎,充分發揮文化活動的意義,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群眾文化與人類社會活動息息相關,具有全民性,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及社會組織必須要積極拓展文化活動的空間,充分激發人民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增強其感染力,因此,共青團、學校、婦聯、居委會等等部門應發揮自身的團體力量,拓展參與人群,共青團可以充分利用青年團員的優勢,以新思想、新知識創造出更多的文化活動,豐富文化活動的內容、形式;婦聯、居委會等等組織機構可以開展趣味運動會、家庭演唱會、法律講壇等等活動豐富百姓的日常生活,滲透道德法律知識,此外還可以與各個地區的學校結合起來,組織開展與文化藝術、科學知識有關的文化活動,提高群眾的綜合素質。廣場文化是現階段一種普及度較高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內容豐富,參與的群眾較多,不受年齡、性別、文化水平、社會階層的限制,涉及到休閑、娛樂、健身等等活動,具體的工作過程中應善于利用這一文化活動空間,使其更具吸引力。
我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許多優秀的藝術形式,戲曲、剪紙、泥塑、木版畫、皮影等等,構成了絢爛的民族文化,分析現階段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可以發現傳統的民間藝術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要想促進本地群眾文化的發展及繁榮必須要重視傳統民間文化的繼承及發揚。這就要求相關組織及部門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要積極搜集、整理本地的傳統民間藝術,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形式。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訴求,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還需要積極創新,保持文化精髓的基礎之上,豐富文化活動的形式及內容,使其與現階段百姓的日常生活更加貼合,更具時代特征。
文化館是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肩負著發動群眾、聯系群眾、組織群眾的使命,當前我國各省市都在積極興建文化館,基層文化工作者在開展文化活動時要充分發揮文化館的作用。這就文化館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完善自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現有文化設施的管理,及時修補或者更新陳舊及破損的舊文化設施,結合區域人口布局情況,合理調配,提高文化設施的利用率,為各種文化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管理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管理形式,文化館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也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利用計算機網絡建立一個文化網絡活動體系,為一些落后區域的文化館提供豐富的資源,以點帶面。為了有效的提高文化館館員的業務素質,文化館可以開展一些培訓活動,或者挑選館員深入人民群眾之中,擔任文化活動組織者、發起者的職位。此外,一些經濟建設相對比較落后的區域文化活動比較匱乏,基于此文化館還可以組織聯系演出團體,不定期下鄉演出,豐富廣大農村地區的文化活動。
文化活動的形式多種多樣,涉及到各種不同的知識領域,就算是同一種文化活動也需要劃分成為許多不同的科目,因此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應建設一個多元化的文化隊伍,具體的工作過程中廣開言路,積極聽取各方專業認識的意見,不斷的豐富文化活動的形式及內容,提高文化活動的質量。為了促進文化活動的高效開展,基層文化工作者可以組織專業的團隊設計活動方案,設計出更多積極健康、趣味性強的文化活動,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同時。提高群眾的綜合素質。
總之,文化館等基層文化單位要將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在群眾文化活動中進行大力的宣導,以利于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更快發展,以激勵人民群眾開拓進取、滿腔熱情的參與和支持改革,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