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燁
(浙江省三門縣文化館,浙江 臺州 317100)
近年來,經濟水平的提高直接帶動了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追求的提升。這就使得傳統的文化活動無法滿足群眾的需求,需要做出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變化。在新時代的群眾文化活動需求的引領趨勢下,國家開始推出各項政策以及舉措來支持鼓勵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開展。不僅在相應區域擴大了物質投入,也專門為這方面的發展培養了人才,增加了精神方面的投入。聲樂藝術做為近年來不斷發展不斷融入文化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但是聲樂藝術進入群體大眾生活中的時間較為短暫,因此聲樂藝術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發展依然存在不少問題,需要我們去克服排除。
聲樂是一門較為復雜的藝術學科,一般需要經過較為專業的訓練才能掌握這種音樂技能。近年來雖然隨著人們文化需求的提升逐漸融入了大眾文化活動中,但是聲樂藝術的本質限制了群眾對其的了解。聲樂活動的開展往往不能綜合性地考慮實際參與者的情況。不能讓全體群眾都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也造成了團體內的聲樂技術水平不一,而且指導者的水平并不是特別的高,這就造成不能正確且準確的對群眾的聲樂技術進行有效指導,嚴重影響了聲樂藝術的發展。另一方面,我國的高能力高素質的聲樂人才緊缺,教育資源供給遠遠小于學習需求。雖然相對來說,聲樂指導人員的技能水平及素質皆高于普通民眾,但對于一些聲樂教學上的問題,往往自己也一知半解。一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簡單地注重聲樂練習,而忽略了理論性的指導,這就讓學習者難以進一步理解聲樂各個知識技巧之間的相關性,影響學習者對于聲樂學習的效率成果。
再者,聲樂藝術的開展并沒有為參與者搭建合適的發展平臺。在日常的群眾生活文化活動中,有很大一部分群眾想要參與進來。這一部分群眾雖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聲樂指導與培訓,但是因為愛好聚集在一起,也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對于他們來說,因為在聲樂的學習過程中并沒有得到專業教師的指導與認可,所以很少有能夠展現自己的平臺。雖然秉著對聲樂藝術的一番熱愛,但是能夠上臺表演的機會少之又少。這就直接影響到群眾對聲樂藝術參與的積極性下降,對于聲樂藝術在群眾活動中的發展造成了很大阻礙。
1.政府方面加強領導。對于政府來說,群眾文化活動方面的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加強對群眾文化活動的指導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項活動。聲樂藝術想要得到大眾化的發展,首先需要人民認可。這個時候各級政府的主管部門就應該做到在各個方面給予聲樂藝術活動的支持與鼓勵。此外,各部門還應該提供以及推廣聲樂藝術發展的各類藝術活動平臺。除卻資金上面鼓勵扶持以外,更重要的是身體力行推廣聲樂藝術活動,例如利用節假日以及重大節日開展大型的群眾聲樂活動,將群眾聲樂藝術活動氛圍真正帶動起來,讓群眾參與進來。使得聲樂藝術活動成為宣揚社會正能量的傳播形式。以此來提高大眾欣賞水平以及生活品味。鼓勵人民群眾更加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積極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
2.培養群眾性聲樂藝術人才。在聲樂藝術發展過程中,文化館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文化館主要負責在新時期培養聲樂藝術人才。然而這一項工作必須要求大量具有專業技術的人才才能進行。而前文提到的我國聲樂藝術人才欠缺,無法滿足各項文化活動開展所需要的人才儲備。因此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一部分的文化館因為欠缺專業性人才,導致正常的群眾文化教育開展出現阻礙。有一部分的文化館甚至因此長期處于半停頓狀態,根本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民間涌現了一批又一批的群眾自發性聲樂藝術組織。但是受到經費以及專業技能限制,這些組織往往只能被雇傭為某些需要以演唱進行比賽的對象。這就使得聲樂藝術的發展魚龍混雜,難以達到一種高雅的境界。因此,這就需要我們大力鼓勵發展群眾性聲樂人才,不能讓文化館成為文化藝術活動中的一個擺設,不能讓加強文化建設成為一句空話。做為群眾文化活動的引領者,文化館工作人員首先要提高自身聲樂技術水平,其次要加強自身音樂素養。文化館工作人員還需要認識到自己的職責,需要以飽滿的熱情以及不倦的耐心來向群眾進行技能傳播。要從根本上改變文化活動發展的窘境,積極投入到我國的文化建設活動中來。
盡管聲樂藝術在群眾文化中的發展受到了一些內在以及外在條件的限制,但是它在群眾文化素養的培養上依然擁有很高的價值。為了能夠讓聲樂藝術在群眾文化中更好的發展,就需要政府與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還需要相關的工作機關例如文化館以及相關工作人員不斷的宣揚和積極推進這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