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睿珊
(廣西藝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0)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藝術又高于生活,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教學與實際的聯系,才能夠使學生更好的運用生活經驗,理解美術知識,并將美術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雖然在美術教學上展開了一系列的創新,但是教學效果卻差強人意,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師教美術內容的設置過于死板,導致美術教學內容只局限于教材內容,課堂教學案例也只局限于肩雕素于大師繪畫等,導致學生一臉翔美術學習,便想起了那些在博物館與美術館陳列的不可觸碰的事物。
在新時期,應當全面結合新課程改革要求,有效應用自然環境,教育資源,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美術學習空間,將美術教學內容生活化,有助于學生可持續發展與全面進步。所以教師必須樹立生活化教學觀念,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與接受能力,將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美術教育有效結合起來,能夠運用生活中的事物展開美術教育使學生能夠將所學到的美術知識應用于實踐生活中,進而提高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增加美術教學的可接受性。
例如在講解線條與美術色彩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闡述自己家中的餐桌線條與色彩搭配等,然后在此基礎上講解色彩搭配原理與技巧,引導學生如何搭配才能夠優化環境,提高視覺體驗。
注學生如何獲取知識與知識的處理與應用上吸引學生,積極踴躍的參與美術學習中。這就需要教師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規律,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所以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全面結合新課程標準要求,運用生活化教學情境,采用多媒體教學以及多學科融合等眾多方式,創設趣味的教學情境加深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理解和認知。
例如:學習《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這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展示承德避暑山莊與蘇州園林、歐洲園林的古典美,使學生領悟中外古典園林的代表與差異之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闡述自己去過哪些景點,以及附近公園與亭臺各有什么特色?再以園林設計為主題展開教學創設,“同學們,為了豐富校園環境,學校打算在圖書館附近開創一個小型的園林區,你們根據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展開園林設計吧,園林的名稱可以結合所學習的詩句命名”通過趣味引導與創設栩栩如生的美術情境,有助于學生深入園林知識學習過程中,感受美術創社的樂趣,提高美術綜合水平的同時回憶古詩文知識。
生活中的每種藝術形式都是在生活環境中提煉出的,如果缺乏生活,藝術也黯然無光。所以美術教育也應當結合生活,才能夠展示豐富多彩的美。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效應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生活材料,展開美術指導,引導學生通過細致觀察了解美術材料在市場生活中的普及性,使學生能夠運用美術知識與材料,有效的表達生活,裝扮生活。
例如廣告設計行業的逐步發展,化妝品與飲料、廣告設計包裝越來越個性化,教師可以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將優秀的廣告外包裝設計與廣告招貼下載下來也可以畫出來,然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講述廣告中的色彩搭配與構圖,引導學生留意生活中常見的美術資源,能夠對生活中的家居和建筑、廣告與工藝設計等展開細致的研究與思考,使學生積累豐富的美術學習經驗。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與發展開展,高中美術教學教師應當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創新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開展豐富多樣的美術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