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子羽 趙 霞
無錫金橋教育集團是深得當地學生和家長廣泛贊譽的優質教育品牌,集團董事長馬自雄以其先進的辦學理念、成功的辦學實踐被大家所敬重,并于2017年榮獲“江蘇省民辦學校董事長杰出貢獻獎”。他對教育的虔誠,熾烈而寬廣的教育情懷深深地印刻在其辦學足跡之中。
學校創辦之初,面對社會上高投入、高收費、超規模的辦學模式,馬自雄和周慰俐校長經過冷靜思索,做出了判斷:辦老百姓滿意的學校。一是在做精的基礎上逐步做大、做強,即實行精品教育。引進和培養高素質的教師,以教師的高素質實現教育的高質量,辦有特色的教育,教育教學活動、教育環境、教育過程追求精致,培養高素質、有特長的學生。二是教育收費與市民收入相匹配,讓希望子女獲得優質教育的老百姓負擔得起。
經過全體教師的艱苦努力,首屆畢業生96%升入無錫市大橋中學,這在市民中產生了強烈反響。金橋教育逐步駛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從2000年4月創辦無錫金橋雙語實驗學校以來,又相繼開辦了幼兒園,增設了初中,創建了九年一貫制學校和培訓學校,組建了金橋教育集團。如今,金橋教育集團由辦學之初的8個班級、350名學生、23名教師的學校,發展成為擁有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幼兒園、2所培訓學校、8500多名中小幼在校學生、800多名教職工的教育集團。
無錫金橋雙語實驗學校太湖新城校區和惠山金橋實驗學校的校舍均由市、區政府投巨資新建,校園環境優雅,設施設備按江蘇省一類學校標準配置,開創了民辦學校與政府合作辦學的新模式。集團所屬學校、幼兒園成為社會認同、家長首選、政府支持的優質教育品牌。2016年以來,金橋初中連續兩屆畢業生取得無錫市中考均分第一名的好成績。無錫雙語實驗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優秀民辦學校、全國德育先進學校等榮譽稱號。

無錫金橋教育集團董事長馬自雄(左1)在教室聽課
馬自雄對教育有著深刻的理解。在他眼里,教育是服務,是一種文化性的精神服務。教育要回歸本源,讓辦學者明確自己的使命與責任,讓教師在對人類文明的傳承中,成全孩子的生命成長,成全家長的美好愿望,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理解教育的“服務本質”對民辦教育尤為重要。
金橋在建校之初,就確立了“育人育才,桃李報國”的培養目標。2010年,根據學校發展,呼應《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要求,馬自雄提出“把學校辦成未來英才搖籃”的新目標。學校以省級課題《義務教育階段未來英才素質培養的實踐研究》為抓手,重點培養金橋學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即有一顆中國心,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有寬廣的國際視野,能理解和包容世界各民族的多元文化;有強健體魄、健康心理,能應對人生道路上的風風雨雨;具備扎實的學科素養和突出能力,為自身發展奠定基礎。
為了培養這些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金橋開發了五大課程,培養學生的素養。一是“美德修身”課程。根據年段特點,從《弟子規》《三字經》《論語》等書中選編有關章節,供學生誦讀,弘揚優秀傳統美德,打好影響人生的文化根基。二是“雙語教育”課程。學校開展“基于國際理解的雙語學習實踐研究”,初中引進了新加坡原版教材《Science》,小學引進劍橋英語,融口語化、生活化于一體,提高學生英語能力和國際理解能力。三是“境外研學”課程,與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的學校結對交流,到結對學校上課,深入當地住家生活,促進學生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四是“第二教育系列”課程,包括人文、自然、體藝、信息技術、生活技能等多種門類。每個學生在小學期間,至少聽50個講座,閱讀學校推薦的課外書籍100本,學習游泳、豎笛、口琴等體藝技能。五是“個性化社團課程”,如棒球足球、彩虹課堂、大嘴巴英語、向日葵美術、篆刻書法等。金橋還組建了省內年齡最小、建制最全的學生交響樂團,先后多次在無錫大劇院演出,被譽為無錫藝術教育的一張名片。
馬自雄還提出“五育并舉”的口號,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的基礎上增加了“食育”,引導學生文明用餐,學習用餐禮儀。辦好食堂,保證學生用餐質量,讓學生吃得衛生,吃得有營養。集團兩所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營養與健康示范學校”。
金橋還在教師中倡導大愛立教,開展“像父母一樣做教師”的師德教育活動,以“愛心、精心、耐心”為指引,全面關心學生成長。金橋外國語培訓學校從2003年開始開展“愛心成就夢想助學”活動,吸收特困家庭、殘疾家庭的孩子入班學習。十多年來,學校累計免費培訓困難家庭孩子1178人次,免去學費、資料費40多萬元。2012年,學校向新市民子女捐贈了價值10萬元的培訓課程。十多年的助學活動,成就了千余名家境困難學生的成才夢。金橋還成立了“大愛互助中心”,幫扶殘疾兒童和災區孤兒。
“教育是服務”的理念已融化在金橋的血脈之中,成為教職員工的自覺行動,煥發出迷人的光彩。
隨著金橋的不斷發展,如何加強集團化管理,提升金橋的辦學品質是馬自雄常思的問題。在考察了國內外知名學校,深入分析金橋辦學現狀的基礎上,他提出了均衡化、特色化、國際化、品牌化的集團發展思路。
在不斷提升學校品牌知名度上,金橋堅持統一的辦學理念、課程設置、質量管理、評價標準,堅持老校區輻射與新校區自我發展相統一,促進校際之間的均衡發展。加強集團化管理,推行現代學校制度,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確保校長按照《學校章程》管理學校。建立教職工代表大會和學校、家庭、社區協作機制,形成育人合力。制定實施《金橋教師標準細則》,引導教師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淵博的學識魅力影響學生。建立教師職業保障機制,實行績效工資、退休年金,在薪酬、退休、福利等方面享受與公辦教師的同等待遇。
在課程改革與特色創建上,繼續以英才素質的培養為重點。金橋圍繞學生必備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素養和興趣差異,培育特色項目,形成傳統美德教育、藝術教育、科技教育等項目群,呈現“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的生動局面。金橋在國際化教育方面將組織校長、教師走出去,引進境外優秀教材,改革學科教學;在金橋開設實驗班,引進加拿大學校的評價方法。
金橋教育從做精到做大做強的歷程,充分體現了金橋人創辦教育造福兒童、報效鄉梓的社會責任與高度智慧。學校將不忘辦老百姓滿意學校的初衷,以其一貫的堅定、清醒、智慧,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拓展辦學的寬度與厚度,提升學校教育品質,為學生架設通向未來的金色橋梁,努力把學校辦成家長滿意、社會贊譽度高的品牌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