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標準的要求下,初中語文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的著重培養(yǎng),使得學生在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內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以便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這就需要教師要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加以創(chuàng)新變革,根據(jù)時代要求、迎合新課程標準探索有利于學生學習有效性提升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基于此,本文以初中語文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教學策略為主要課題,對其相關內容做出簡要分析和著重探討。
關鍵詞:語文課堂;學習有效性;教學策略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教育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為初中教育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重要契機與良好社會環(huán)境。特別是對于初三的學生來說,正處于初升高的關鍵時期,語文學習效率的高低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其能否取得優(yōu)異成績。就當前初三學生語文學習的現(xiàn)狀來看,一部分學生仍舊存在學習效率不高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方法不當?shù)取R虼耍瑸榱藥椭跞龑W生走出語文學習效率不高的困境,教師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自身的課程教學方法,優(yōu)化初中語文教學結構,從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有效性。
一、 注重心理情緒疏導,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對初三學生的心理情緒疏導,善于從細節(jié)之處發(fā)現(xiàn)學生的情緒變化,以便保證學生以更為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投身到語文學習活動中,為學生語文學習有效性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初三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面臨初升高壓力的同時,在心理、生理方面也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一部分學生會將此心理轉換為厭學情緒,極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有效性無法得到有效替身,甚至會出現(xiàn)抵觸情緒。對此,教師要對學生產生負面心理、消極情緒的成因進行深入分析,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教育,使得學生明確初三是學習最為關鍵的時期,每一位學生都應該拋棄心中的雜念,以昂揚向上的姿態(tài)投入到初中語文學習活動中,打好中考的“攻堅戰(zhàn)”,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成績。
二、 應用多媒體手段,增加課堂教學信息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輔助作用,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不斷增強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信息,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語文學習資源,使得學生的語文學習有效性得以提升。同時,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啟發(fā),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技巧點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并且尋找到一種可以提高學生自身學習有效性的學習方式,從而達到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效果。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語文《陳涉世家》這一文言文的課堂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史記》、陳勝吳廣起義有關的紀錄片,通過具體影像的應用為學生補充大量的學習信息,將教材中的文字與視頻緊密聯(lián)系,適當性的降低文言文學習的難度,加深學生對《陳涉世家》中故事脈絡的整體感知,了解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的經過及其歷史意義,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
三、 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彰顯學生主體地位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加以創(chuàng)新,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客觀需要,迎合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生成有針對性的客觀教學方案,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一方面,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導學案的生成來引導學生對語文課文做出課前預習,主動探究語文課文中的知識點,運用自主閱讀、認真分析、獨立思考等方式體會課文中的情感。隨后,學生可以將自己存在的疑惑或者不解帶到課堂中,在教師的指導之下解決問題,更好地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語文《傅雷家書》中第一封信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生成導學案,其中涵蓋目標、重點、難點等內容,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搜集與傅雷及《傅雷家書》有關的資料,在課堂中與其他學生交流分享,重點探究傅雷在第一封信中所闡述了哪幾層的意思。通過這些線索的導入,可以充分學生的思維靈活性,促使其對文本內容作出進一步深入的思考,實現(xiàn)本堂課學習有效性提升的目的。
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對學生加以教學,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看做是合作學習活動開展的基礎,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見解、想法與組內成員進行交流討論,通過思維火花的碰撞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威尼斯商人》這一課文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劇中各類人物的思想性格是怎樣的?”、“矛盾是如何層層發(fā)展,進而達到高潮的?”等為學生討論的主要問題,教師則需要在一旁巡視,在學生遇到瓶頸時做出適當性的引導啟發(fā),以便保證合作學習活動順利進行。討論結束后,由小組代表闡述本組的討論成果,在此基礎上教師做出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一線教師要注重對初三學生的心理情緒疏導,保證其在語文知識點的學習和復習過程中處于精神飽滿的良好狀態(tài)中,同時通過課堂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多媒體手段應用等方式進行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語文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的效果。此外,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有效性的方法還有很多,這就需要一線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鉆研,善于總結,更好地豐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體系,幫助初中語文教學事業(yè)走得更遠、更快。
參考文獻:
[1] 溫春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打造初中語文有效課堂[J].亞太教育,2016(36):81.
[2] 沈建紅.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探討[J].學周刊,2015(12):70.
[3] 趙強,訾白云.談有效提高探究式學習能力的實現(xiàn)方式——以初中語文《談生命》一課教學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23):77-78.
作者簡介:文會,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武威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