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支
摘要: 伴隨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力度逐步加大。為實現城市現代化發展,必須進一步擴大城市道路建設規模。給排水管道工程作為現代市政道路施工的重點,如何提高施工質量極為關鍵。為此,本文結合具體案例,對道路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標準進行分析,并探討了其施工工藝及具體施工中的質量控制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in China, the inten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urban moder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expand the scale of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As the key point of modern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 project is the key to improve construction quality.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s of road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s with specific cases, and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in concrete construction.
關鍵詞: 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施工標準
Key words: municipal roads;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ipelines;construction standards
中圖分類號:TU991.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1-0090-02
1 工程概況
某市政道路工程采取雨污分流措施,污水處理效果良好。在道路西側非機動車埋設污水管道,非機動車道寬2m,與路牙相距1m左右。該工程部分路段道路兩側為保育用地,如K1+560~K2+100段,該路段無需進行截污干管設置。本工程所需污水干管總長度為2.8km,D300~600mm為管徑范圍,其中1057m選用D300mm,1065m選用D400,696m選用D600mm。除此之外,在道路東側非機動車道下埋設雨水管污水管,與路牙相距1m左右,同樣保養用地位于K1+560~K2+100道路兩側,根據公路設計要求,無需進行雨水干管設置。利用雨水口路面降水可向道路排水邊溝內直接排入,并將急流槽安設到填方路段雨水口連接管出口位置。本工程選用D300~1350mm作為雨水干管管徑,其整體長度約4.5km,按照就近原則,向規劃水體內排放雨水。
2 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施工工藝
2.1 測量放線
依據測量控制點由測量人員做好復測工作,待其檢測準確后即可進行工程測量控制網的建立,并按照點面結合的方式做好測量控制工作。施工放樣過程中,需將管道中線、井位定出,并在允許范圍內做好閉合誤差控制工作。
2.2 溝槽開挖
在全面了解施工現場地形地貌等具體情況后,即可開挖溝槽。要求將臨時排水溝安設到人行道邊,避免排水堵塞,防止雨水浸泡開挖基坑。一般將排水溝與集水井設置到溝槽內兩側,填充可選用碎石材料,如具有較為豐富的地下水,可通過抽水機將水去除,避免水浸。選取挖掘機+人工的方式進行開挖施工,向填方區運送溝槽開挖出的土方材料。為避免超挖等問題產生,機械挖土高度應控制在設計標高20到30cm左右后,即可選取人工方式施工。一般開挖可按10~20m一段一段進行,保證施工連續性。完成開挖溝槽作業后,需在表1允許偏差內合理控制項目誤差,且做好自檢工作。
2.3 施工排水
向抽水影響半徑之外排水,避免對交通通行造成影響,且不允許損壞道路及其他構建物。施工時需連續排水,且隨時檢測排水系統,確保溝槽底面不存在積水問題。抽水工作結束后,需及時選取填石材料,如砂、石等將全部井、孔洞填實,且選取粘土將超過靜水位部位填實。
通過明溝排水時,需在溝槽范圍外安設排水井,且在150m以內控制間距,0.3×0.3m為排水溝尺寸。向設計高程開挖溝槽后,即可通過盲溝排水。如盲溝排水與排水量需求不符,需將排水管設置到溝內,其管徑可控制在D150到D200mm之間。并將縫留于排水管接口位置,選取碎石做好回填工作。通過井點靜水,可迅速降低地下水位,但水位與底面之間的距離必須控制在0.5m以上。
隨后做好井點孔設置工作,要求在井點管設計深度以上控制井點孔深度,且選取濾材填實超深位置。一般居中、垂直設置井點管,需順著井點管周圍將濾料均勻注入,相比地下水靜水位,注填高度需高一點。安裝井點管后,即可實施單井或一組一組地進行抽水施工,按照抽水數據,調整井點設計。
2.4 基礎施工
選取1.2作為開槽中土壓力荷載系數,地基承載力測量工作需在施工前完成,要求在100kPa以上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如局部路段在100kPa以內,則需做好地基處理工作,待其承載力符合設計要求后即可進行施工。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要求選用原土夯實法處理80到100kPa路段,且在95%以上控制夯實系數;選取換填法處理50到80kPa路段,換填材料為中粗砂,換填厚度為200mm以上;選取拋石擠淤法用于50kPa以下路段。選取C10混凝土管基用于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道,選取粗砂管基用于HDPE管道。
2.5 管道安裝
管道放入前,必須將坑中雜物清理干凈,隨后將管道中線彈于平基,并對平基面標高進行復核。管道選取吊車下放,要求排好管道,校正好對線,并對中線、標高加以嚴控。為保證管身無誤,可墊混凝土墊塊,且將接口砂漿鋪設到承口下面,向插口內套入,隨后校正對線,墊好管身。選取鋼筋混凝土承插管用于雨水管,橡膠圈接口。選取HDPE管作為污水管,通過人工方式布設管道,并在溝槽內完成連接作業。
2.6 接口施工
安裝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管道過程中,需清理干凈承口內雜物,保證選用順直、無彎曲圓形橡膠圈套到插口位置。安裝過程中需勻速滾動橡膠圈,外力取消后在10mm以內控制回彈。同屬,必須順著直線安裝鋼筋混凝土管,保證管口之間的縱向縫隙與設計要求相符。如順著曲線安裝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則需在5mm以上控制管口之間縱向間隙。
2.7 溝槽回填
驗收管道隱蔽工程質量符合施工規定后,需及時向管頂上方1倍管徑高度進行回填。此時應按照由下到上的順序將固壁支撐拆除,則回填溝槽時,可根據溝槽排水從高至低回填,30cm為虛鋪層厚度。回填位置不同,則選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如“管底基礎位置—管頂上0.7m”不得選取機械回填,需選用人工法施工;回填管頂0.7m上位置,則按照管道軸線兩側通過機械一起回填、壓實。
溝槽內如存有積水,需在回填前及時排除,回填材料內嚴禁出現淤泥、石塊等雜質。需分層對稱回填,管區內外回填厚度分別為150、300mm,避免管道、檢查井出現位移現象。
如在車行道下敷設管道,完成鋪設作業后,需進行路面等工程施工,如下方為軟土地基,此時應選取中粗砂填實管底腋角各個位置,隨后分層利用中粗砂向管頂上0.4m位置回填。如在機動車、非機動車道下鋪設管道,應通過中粗砂向路槽部位回填施工。
3 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施工質量控制
①中心軸線及標高測量出來后,需將基礎邊線放出。并把水平小木樁安設到溝底,管道平基混凝土面標高即為樁頂標高。如管道需鋪筑碎石、砂墊層,攤鋪及整平作業可同時進行,且在墊層面上通過平板振動器進行壓實。根據基礎邊線測量結果進行平基側模安裝,固定模板,并彈線于模板內側,進而對混凝土澆筑高度加以嚴控。安裝模板過程中,需確保具有平整的板面及嚴密的拼接縫,模板接觸混凝土表面時,為便于拆除模板,可在連接位置涂抹脫模劑。按照水平控制樁澆筑、振搗施工,在管中線到兩側各20cm取平,其他位置留設粗糙面,為結粘結管座混凝土提供便利。管基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清理干凈毛面平基,且做好后澆段留設工作。待基礎混凝土強度與設計要求相符后,可在合理范圍內控制排水管平基、管座的偏差,如表2所示。
②基礎面在檢查井砌筑前需做好清理工作,并將中心點定出,隨后將砌筑位置及高度準確標出,為施工提供便利。選取防水水泥砂漿用于井墻,選取C25混凝土用于井基施工。通過級配碎石等回填接入支管超挖部分。通常情況下,可在1800mm左右控制井底到收口位置的距離,如埋深較淺,則可適當縮短距離。砌筑圓井時,針對井內徑、圓度要求掛線處理,且預先確定收口段高度。
③根據施工規范規定,完成管道施工作業后,需做好閉水試驗,一般在2個檢查井間選取試驗段,因管材段具備吸水功能,水灌注到設計高度后,不宜馬上記錄滲水量,需在管道注滿水1d后,待混凝土飽和后,才能記錄其滲水量。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全面提升道路工程建設質量,必須嚴格按照施工具體情況及施工標準,合理選擇施工方案,做好施工設計,規范施工工藝,只有這樣才能延長工程使用壽命,降低工程成本,推動市政道路工程事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燕清.市政道路給排水工程施工中常見問題的分析與對策[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1(07).
[2]嚴瑞玲,董衛華.關于城市道路給排水設計與規劃中常見問題的分析[J].企業導報,2011(12).
[3]朱勇年,金家明,王煒,喬克昌.杭州某路排水管改建工程的設計與施工[J].施工技術,2015(S1).
[4]王繼剛.現代市政道路給排水管道工程的設計與施工[J]. 現代營銷(學苑版),2012(01).
[5]張斌源.談城市道路規劃與建設中的“斷頭路”問題——以北京市朝陽區為例[J].交通企業管理,2014(12).
[6]高淑紅,楊樂,劉微.市政道路給排水工程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和對策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2(22).
[7]王國棟.探討道路給排水施工技術的問題與解決方法[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1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