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栩杰
【摘要】 目的:觀察肺表面活性物質(PS)不同給藥時機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的效果,探討臨床最佳給藥方案。方法:回顧性分析96例筆者所在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收治的NRDS患兒的臨床資料,按照給藥時機分為早期給藥組(33例,出生后0~6 h給予PS)、中期給藥組(31例,出生后6~12 h給予PS),及晚期給藥組(32例,出生后12~24 h給予PS);觀察治療前及治療24 h后三組患兒血氣指標、并發癥及死亡發生情況。結果:治療前,三組患兒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酸堿度(pH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4 h
后,三組患兒PaO2水平明顯升高,PaCO2水平明顯降低,且早期給藥組PaO2、PaCO2水平改善情況優于中期給藥組、晚期給藥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早期給藥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中期給藥組、晚期給藥組(P<0.05);三組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機械通氣下給予PS治療新生兒NRDS效果顯著,出生后6 h內給藥患兒血氣指標改善效果更優,并發癥發生率較低。
【關鍵詞】 肺表面活性物質; 給藥時機; 新生兒; 呼吸窘迫綜合征
doi:10.14033/j.cnki.cfmr.2018.5.07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05-0150-03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NRDS)是因肺表面活性物質(PS)不足導致患兒肺不張,造成新生兒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1]。NRDS多發于早產兒(胎齡小于34周),但近年來研究發現足月新生兒及晚期早產兒(胎齡在34~36+6)NRDS發生率明顯增加,可能與產婦選擇生產方式有關[2]。臨床上為了緩解新生兒NRDS相應癥狀,降低患兒死亡率,常采取機械通氣或正壓通氣進行呼吸支持,并給予PS替代治療,療效較佳[3]。國外有研究發現,早期開展PS替代治療的效果更優,但我國尚未形成統一的治療指南[4]。本研究對比機械通氣下PS不同給藥時機治療新生兒NRDS的效果,旨在探討臨床最佳給藥方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文獻[5]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實用新生兒》(第4版)中NRDS診斷標準;結合臨床表現(呼吸困難、呻吟、發紺等)及X線檢查結果進行確診;進入兒科重癥監護室(NICU)時距出生<0.5 h;于NICU內治療時間>1 d。排除標準:因先天性疾病導致肺不張、呼吸窘迫和/或其他肺部疾病患兒;嚴重貧血患兒;用藥后未持續進行治療患兒。
1.2 一般資料
采取回顧性研究方法,分析2015年4月-2017年3月筆者所在醫院NICU收治的96例NRDS新生兒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過程中給藥時機分為早期給藥組、中期給藥組、晚期給藥組。早期給藥組33例,于出生后0~6 h給予PS;男17例,女16例;胎齡29~34周,平均(32.12±3.67)周;體重982~3 100 g,平均(2 041.48±136.75)g。中期給藥組31例,于出生后6~12 h給予
PS;男16例,女15例;胎齡30~34周,平均(31.98±3.54)周;體重956~3 123 g,平均(2 039.48±128.97)g。晚期給藥組
32例,于出生后12~24 h給予PS;男18例,女14例;胎齡28~33周,平均(31.86±2.79)周;體重970~3 200 g,平均(2 054.06±142.13)g。三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三組患兒入NICU后均采取常規機械通氣進行給氧治療,根據治療過程中患兒表現及相應檢查結果調整參數設置。給藥前,保證三組患兒呼吸道內無分泌物。取仰臥位,送入氣管插管,將藥瓶升溫到37 ℃后注射PS(商品名:固爾蘇,生產廠家:意大利凱西制藥公司,批準文號H20080429),200 mg/kg,于0.5 h內沿氣管插管緩慢推進,同時輔以呼吸囊正壓輔助呼吸。
1.4 觀察指標
于治療前及治療24 h后,觀察三組患兒血氣指標及并發癥、死亡發生情況。血氣指標包括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動脈血酸堿度(pH值),三組患兒于橈動脈取血進行檢查。
1.5 統計學處理
研究所得原始數據選用SPSS 18.0數據處理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研究中PaO2、PaCO2、pH值均符合正態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率等進行描述,率的比較采用字2檢驗,檢驗水準α值取雙側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三組患兒血氣指標比較
三組治療前PaO2、PaCO2、pH值水平比較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4 h后,三組PaO2水平明顯升高,PaCO2水平明顯降低,且早期給藥組PaO2、PaCO2水平改善情況更優,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患兒治療24 h后pH值均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三組患兒并發癥及死亡情況比較
早期給藥組在治療24 h內出現顱內出血1例,死亡2例;中期給藥組出現肺出血1例,顱內出血2例,急性腎衰1例,死亡2例;晚期給藥組出現肺出血2例,顱內出血3例,急性腎衰2例,死亡1例。早期、中期、晚期給藥組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3.03%(1/33)、12.90%(4/31)、21.88%(7/32),死亡率分別為6.06%(2/33)、6.45%(2/31)、3.13%(1/32)。早期給藥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中期、晚期給藥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中期、晚期給藥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新生兒NRDS易發生于低胎齡早產兒,雖隨著診療方法的不斷發展,早產兒存活率逐漸增加,但由于早產兒各器官發育尚未成熟,出生后相應激素使用缺乏,致使NRDS及相應疾病,如支氣管肺發育不良(BPD)發生率隨之增高[6]。新生兒NRDS發病機制為肺泡上皮細胞分泌的PS不足,導致肺泡表面張力增加,半徑縮小,致使新生兒呼吸困難[7-8]。機械通氣能夠有效改善新生兒通氣及機體氧合功能,有助于提高肺順應性,減少患兒PS的消耗,且具有創傷小、操作簡單等優點[9]。曹嵐等[3]研究表明,PS聯合機械通氣能夠有效降低新生兒NRDS并發癥的發生率,且療效顯著,可減少患兒住院時間及降低相應治療費用。但對于PS替代治療的給藥時間尚未形成統一的指南,早期開展PS替代療法并聯合機械通氣引發并發癥及病死率較高;晚期開展PS替代療法會加重患兒肺泡萎陷程度,并使相應蛋白分泌增加產生對PS治療產生抑制[10]。
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機械通氣下不同給藥時間患兒血氣指標及并發癥、死亡發生情況,結果顯示,治療前三組患兒PaO2、PaCO2、pH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4 h后,三組患兒PaO2水平明顯升高,PaCO2水平明顯降低,且早期給藥組PaO2、PaCO2水平改善情況優于中期給藥組、晚期給藥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早期給藥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中期給藥組、晚期給藥組(P<0.05);三組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結果與劉新建等[10-11]研究所得結果一致,提示,出生后6 h內在機械通氣下給予PS替代制劑發揮的療效更佳。
綜上所述,機械通氣下給予PS治療新生兒NRDS效果顯著,出生后6 h內給藥患兒血氣指標改善效果更優,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對于新生兒NRDS,特別是早產兒,臨床醫生應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盡早開展PS替代治療,以提高患兒預后效果。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不足,每組樣本量相對較少,且未對患兒遠期療效進行觀察判斷,還需擴大樣本量,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劉鳳,吳明赴,王飛.89例足月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21):4449-4451.
[2]張娟,劉俐,王全麗,等.陜西省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5,26(3):402-405.
[3]曹嵐,莊承.肺泡表面活性物質聯合氣道持續正壓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0):3276-3278.
[4]康文清,孫慧清,陳宇輝,等.不同時間給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對呼吸窘迫綜合征早產兒的影響[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2,27(1):32-35.
[5]邵肖梅,葉鴻瑁,丘小汕.實用新生兒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340-347.
[6] David G Sweet,Virgilio Carnielli,Gorm Greisen,et al.歐洲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防治共識指南:2016版[J].中華兒科雜志,2017,55(3):169-176.
[7]李克偉,婁丹,魏曉霞.早期應用牛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對晚期早產兒及足月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治療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5,7(1):52-53.
[8]王吉,徐巧,李超,等.晚期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應用豬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治療的臨床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7):1634-1636.
[9]王紅霞,徐心坦,張曉慧.不同時機應用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聯合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7):1565-1568.
[10]劉新建,閆向真,韓艷梅,等.早期肺表面活性物質微創給藥在早產兒肺透明膜病預防中的應用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9):1253-1256.
[11]杜書華,陳娟,陳德忠,等.機械通氣下不同時段使用豬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療效觀察[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6,37(7):772-773.
(收稿日期:2017-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