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東
摘 要:農村土地閑置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問題。土地是一種珍貴而稀缺的資源,我國又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土地后備資源不足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而我國卻有大量土地閑置。且不說大量的閑置土地對農村建設帶來的阻礙和影響。單是對土地資源的浪費就很嚴重了。由于現在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農村里的地沒人管,一片片荒地成了不起眼的擺設。有的地方政府還要多讓出土地,使其以后有更大的效益。也有的土地因為沒有開發價值而成了棄兒。
關鍵詞:農村土地;閑置耕地;經濟發展
一農村現狀,和土地閑置情況分析
大量農用耕地的閑置,讓我國本來人均耕地少的現象加劇惡化,再加上農民的積極性一點一點被摧毀,種糧的積極性不高,這就造成了農民的基本口糧得不到保障,很大程度上對我國糧食產量造成了威脅。我國的農產品質量情況一點都不容樂觀,我國從美國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危害了多少國人的身體健康。曾經我國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糧食大國,而今卻成了這個樣子。再者,荒地長時間置之不理,在自然條件下,會導致耕地質量逐漸下降,進而導致水土有機質的流失,出現土壤沙化或者向堿酸化趨勢發展,影響農作物的種植。與此同時,還對周邊非閑置土地造成嚴重影響,破壞生態環境,加快土地質量的惡化,給農業生產帶來極大的危害。除了環境問題,荒地占領的土地資源勢必會引起一些人的利益沖突,現在人們的住房問題也是大問題,人口的不斷增長,給原本就不太寬裕的土地資源造成壓力,由此可見,大量的荒廢土地帶來的問題涉及方方面面。好好利用這些荒地,便成了重中之重。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種地無利可圖。家庭小農生產模式缺乏競爭力,隨著現代機械業的發展,一些現代化的機器被應用到田地,效率高,也不累,優勢遠遠勝于傳統的人工田地作業,所以,隨著時代的發展,家庭小農生產模式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民種糧食首先是為了生存、生活,如果種地給農民帶不來多大的經濟效益,自然會降低農民種地的積極性。目前的狀況是,因糧食減產,我們又要花大量的資金去從國外進口糧食。而我們的糧食實際是可以靠我們自己增產的,如果將這些資金用于增加農民種地補貼,既可以提高農民的種地積極性,使農民靠種地便可以維持生活,又實現了糧食的自給自足,一舉兩得。目前最危險的情況是,我們本來有充足的土地資源來供我們種地產糧食,可現實是,我們荒著地,買外國的糧食,還是轉基因的糧食,說來說去,不是中國人變懶了,而是種地帶來的效益并不讓人們感到欣喜。因為經濟的高速發展,很多年輕人和成年人為了家庭的存活和子女的教育問題而奔波在外,外出打工,他們覺得這比在家守著一畝二分地要掙錢得多,家里的老人也不想繼續打理,于是任由土地荒著。殊不知,這遲早會出大事,荒地沒人管,糧食沒人種,社會的高速發展仿佛已經給人們下了一條無聲的指令:種地沒有出路。于是,人們漸漸忘記這中國人幾千年來都維持的一種自然存活秩序,也是唯一屬于中國人的天地秩序。誰敢相信,不久的將來,整個中國不再有人去管理田地,沒人種糧食,幾千年來僅屬于中國人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人耕地景象將徹底地永遠地消失……然后,所有糧食,需要依靠進口,自己的生死大權掌控在別人手里。因為自己已經放棄了自食其力的權利。這不是神話,更不是聳人聽聞。
二如何解決當前土地閑置浪費問題
面對這個我們可能即將面臨的現實,我們能做的,也只有盡自己的綿薄之力,讓荒地重新煥發生機,對農村的土地進行統一管理,給農民朋友分配任務,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在一個地區實行統一的規劃以后,給農民發工資,讓他們像上班一樣工作。政府也可以對荒地實行統一管理,可以開發個旅游景點,提升地區的經濟收益,也可以進行綠化工作,改善環境。總之,不能讓它長時間荒著,否則,只能成為永遠的廢品和毒藥。
同時我們認真貫徹執行土地改革,其目的是讓農民能夠通過土地增產增收實現脫貧致富,所以在土地確權完成之后,將實行土地發展的新運行機制,將鼓勵個人和單位利用農村零星分散的建設用地等發展休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給予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獎勵;同時在當前土地流轉的大環境之下,還將鼓勵農民對擱置荒蕪的土地進行流轉,賦予農民更多的土地收入,解決當前土地閑置浪費等問題。鼓勵高標準農田建設,對農村閑置、零星分散的土地進行綜合整治,提高農村土地的使用質量,并且與當前農村扶貧脫貧相掛鉤,依靠土地帶農民實現脫貧致富,為鄉村振興戰略而努力!
參考文獻:
[1]申靜,王漢生. 集體產權在中國鄉村生活中的實踐邏輯——社會學視角下的產權建構過程[J].社會學研究,2005(01).
[2]黃花. 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基于完善農村社會保障的視角[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