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健
摘 要:愛國教育是影響國家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學校教育中不可忽視的環節。而體育是一種運動,也是一種文化,體育教學不僅具備運動價值,而且具備人文培養價值。故愛國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是促進小學生身體素質與民族情感同步提升的需要,也是豐富愛國教育載體,促進愛國教育體系化、系統化的需要,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凝聚民族魂魄,推進強國建設的要求。
關鍵詞:小學體育;愛國教育;德育滲透
大德育理念的推廣拓展了學校德育教育范圍,德育與學科教育之間的結合日益緊密。體育學科的“調感情”“強意志”的育人功能已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不少體育教師投入到了力促青少年德技相長、身心統一的教學探索中去。但由于對德育滲透認識不足,大部分教師將德育滲透概念擴大化、內容隨意化、形式固定化,使得小學體育教學中雖有德育實踐,卻無德育教育效果。而要想優化體育教學中對小學生的品德培養途徑,我們就要明確小學體育德育教育教學目標,選擇與體育教育相切合的德育方式,以系統化、多元化的方式進行德育滲透。
一用好愛國情境,情感驅動訓練
教學情境是學生在接受體育訓練時面臨的基本外部情境,也是可以為體育訓練活動所依托的具象情境。該情境設定具備靈活性特點,可以根據不同的人文培養目標而自由設定。故要想在體育教學中滲透愛國教育,我們就不妨有意識地將“紅色元素”融入體育課堂情境設定過程中,讓學生們在對紅色情境的重構中獲得多維的感官體驗,進而有效刺激大腦中樞,感知愛國情懷,并在愛國熱情的驅使之下積極參與體育訓練。
例如:在田徑項目“短跑”的教學過程中,我問學生們:“同學們,你們聽過兒童團給紅軍隊伍傳遞情報的故事嗎?”“聽過,雞毛信、二小放牛。”學生紛紛說道。“那你們覺得面對緊急的情報,兒童團的孩子們是否會使用交通工具送信呢?”我問。“開玩笑呢,只能跑著。”學生應答道。“那是不是跑得快的孩子,送信成功的概率會更高呢?跑得快的孩子給紅軍隊伍送信后,隊伍應敵準備時間更充足呢?”我又問。“當然!”學生道。
“現在,我們這里也有一封雞毛信,需要送到操場對面的‘紅軍叔叔手中,鬼子巡邏隊3分鐘經過一次,你們有把握完成送信任務而不被發現嗎?”我繼續引導道。隨后,學生們在該情境下進行短跑訓練,在對送信任務的完成中,探究了快速提升短跑速度的方法,掌握了一定的短跑知識。同時,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愛國情懷。
二觀看體育史料,熏陶愛國情懷
我國漫長的體育發展史中出現了許多具備愛國精神的體育名人,保存著許多體現愛國熱情的故事。在教學小學生體育知識時,主動對這些體育史料進行開發利用,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們對體育學科特點的認知,而且還能讓學生們從對我國體育發展歷程的欣賞中,感知中華民族蓬勃向上、堅強不屈的精神風貌,從對近代體育發展成就的觀摩中萌生出愛國熱情。故觀看體育史料亦是熏陶小學生愛國情懷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滲透愛國精神的體育課堂構建中,我曾為小學生們組織了一場名為“中國與奧運”的主題觀摩活動。
首先,我以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展示了中國人民從首次參加奧運會被冠以“東亞病夫”的稱號,到中國成功舉辦奧運會,以閃亮的體育成就向世界人民證明了自己的艱辛歷程。
隨后,我組織學生們完成了“關于奧運,我想說”主題討論,讓學生們談一談觀摩后的感受,說一說從中國奧運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最后,學生們在對本次觀摩收獲的分享中,感知了中國體育發展歷程中展現出來的拼搏精神和頑強的生命力,激發了愛國情懷。
三設置特色課程,強化民族認同
體育在我國的發展歷史是悠久,除了傳統的田徑項目之外,我國民間還存在著許多獨具特色的傳統運動項目。自覺結合教學實際開發特色運動項目,不僅可以豐富小學體育訓練形式,而且還能增強學生對民間體育項目的理解,在對體育項目的學習中了解中華文化,增強民族認同。
例如:為開發特色民間體育項目,我校著力推進了“花式跳繩”進校園活動。
首先,我校召開專題會議,制定了嚴密的“花式跳繩”進校園計劃。從成立“花式跳繩”興趣小組,進行跳繩教學實驗,到組織花式跳繩知識競賽、花式跳繩匯報演出、花式跳繩主題征文活動,再到最后的“花式跳繩”校本課程創設與完善。
我校的花式跳繩推廣經歷了實驗、造勢、試行、鞏固四個階段,營造了濃厚的“花式跳繩”學習氛圍,開發了學生的智力和創造力,增進了學生對我國先民智慧和汗水的了解,在促進民族體育項目的傳承的同時,強化了學生的民族認同感。
綜上所述,現代教育的發展是在愛國運動推動下進行的,培養愛國情懷是現代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德育目標。而體育是現代教育中的重要環節,故在優化小學體育教學措施時注重愛國教育的滲透,是符合現代教育核心理念的,也是順應新時期、新背景下的價值觀引領目標的。
參考文獻:
[1]周灝.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J].田徑,2019(09):80-81.
[2]王曉文.核心素養下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分析[J].學周刊,2019(27):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