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明勇
摘要:基于對農村初中生英語“兩極分化”現象成因與對策的研究,首先,闡述農村初中生英語兩極分化現象的產生,主要是由主觀原因與客觀原因造成的。然后,為在農村初中生英語學習中兩極分化問題,給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采用分層教學法等有效措施。最后,老師需要肩負起自身責任,創新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每一位學生可以在英語學習當中得到成長。
關鍵詞:農村;初中英語;兩極分化
英語是初中生學習的重點科目,英語的學習對學生未來工作以及生活等將會產生重要影響。在如今教育改革背景下,農村初中教學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當中的重點部分,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與重視。所以,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為響應國家教育改革的號召,對教學工作進行相應的創新與完善。但是,從目前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不能難看出,兩極分化情況較為嚴重。所以,本文將針對農村初中生英語兩極分化現象成因與對策進行相應闡述。
一、農村初中生英語兩極分化現象成因
1.主觀原因
農村初中生英語兩極分化產生的原因之一是學生的直觀原因,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中:第一,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動力與興趣[1]。在農村英語教學中,許多初中生學習英語都靠自身的興趣,對英語的學習以及未來學習等并沒有做出科學合理規劃,沒有意識到英語學習對自身未來學習與發展的重要作用。所以,針對英語的學習沒有動力,盡管會對英語產生一定的興趣,那么興趣也很快將會消退。第二,在初中生英語學習當中,并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通常情況下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所以,盡管有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但是由于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英語能力等遲遲無法提升,從而對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造成影響。
2.客觀原因
農村初中生英語兩極分化現象的產生。不僅由學生的主觀原因造成,還有許多客觀因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家庭因素。在農村有許多學生父母,為給孩子創造良好生活環境,供孩子上學,會到城市中尋求工作[2]。那么孩子通常情況下會由家中的爺爺奶奶照看,爺爺奶奶由于年代原因,文化素質相對較低,無法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有效指導。同時學生由于長時間無法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在情感上存在缺失,心理上存在問題,進而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影響。第二,環境因素。學生從小學轉入到初中,對學生而言是一個新環境,無論是學習環境還是學習新科目,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影響。許多學生無法快速適應新環境,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產生厭學心理等。
二、農村初中生英語兩極分化現象有效對策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當中,為避免兩極分化現象的產生,需要老師在教學當中,不斷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不斷提高英語能力。為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需要老師對教學方式做出改變。比如,將游戲教學法或者競賽教學模式應用在初中英語課堂當中。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七上Unit2This is my sister中SectionB的3b內容時,老師可以采用競賽的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前做好準備,學生通過自身所學的英語知識,介紹自己的家人。選取幾名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以及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分為兩組進行比賽,在每一位學生介紹完畢后,需要班級學生為其打分,最終分數最高的同學贏取比賽,那么老師需要給予一定的獎勵[3]。
2.采用分層教學法
分層教學法是如今教育改革背景下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將學生按照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狀況等分為不同層次,從而針對不同層次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以及學習任務等。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參與到學習當中,并且通過自身的努力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不斷增強自身英語學習的自信心。比如,在學習“Does it eat meat”(外研版七上Module 6 Unit 1 )英語知識內容時,可以根據也教學內容為不同層次學生設置不同教學目標。針對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制定“掌握本節課的單詞與短語;掌握一般現在時(主語第三人稱單數)的肯定句、否定句以及疑問句”學習目標與學習任務[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當中,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這一問題的產生對學生的更好發展將會造成制約,所以,老師需要在日常教學當中,總結教學經驗,改變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兩極分化問題的產生。
參考文獻:
[1]楊軍蓮.農村初中生英語成績提高緩慢的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法探究[J].學周刊,2019(02):32-33.
[2]楊佳睿.語義聯想策略在初中生英語詞匯學習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交際,2018(22):170-171.
[3]任華.巧借教育信息化手段 優化初中生英語核心素養[J].名師在線,2018(33):91-92.
[4]何相萍.如何預防初中生學習英語過程中的兩極分化[J].赤子(上中旬),2014(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