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 年,高玉娟,劉 冰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據WHO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在全世界,每年由不合理用藥導致死亡的人數占全部死亡人數的1/7[1]。有統計資料表明,我國各醫院門診處方中不合理用藥的情況也不容樂觀[2]。因此,提高醫院門診處方的用藥水平、降低門診處方用藥不合理情況的發生率,成為臨床上亟待解決的問題[3-4]。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以2017年1月至12月期間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出具的1 418 166張處方為研究對象,分析該醫院門診處方不合理用藥的情況。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7年1月至12月間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出具的1 418 166張用藥處方。
利用由廈門智業軟件提供的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對這1418 166張用藥處方進行篩查,依據藥品說明書、《處方管理辦法》、《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2015 年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及《新編藥物學》中的相關標準,從不規范處方、不適宜處方及超常處方三個角度篩選出存在不合理用藥情況的處方,然后對其不合理用藥的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和總結。
在該醫院門診出具的1 418 166張處方中,有14 231張處方存在用藥不合理的情況,占處方總數的1%。在這14 231張處方中,有9 121張處方(占不合理用藥處方總數的64.10%)為不規范處方,有3 897張(占不合理用藥處方總數的27.38%)處方為不適宜處方,有1 213張(占不合理用藥處方總數的8.52%)處方為超常處方。詳見表1。

表1 對14 231張用藥不合理處方具體情況的分析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這14 231張用藥不合理的處方中,不規范處方所占的比例為64.10%,具體包括臨床診斷書寫不全、在用法與用量等部分使用“遵醫囑”、“自用”等含糊不清的詞匯等。筆者認為,這類用藥不合理處方存在的原因為:1)醫院未嚴格要求醫師按處方書寫規范書寫處方,使其養成了不嚴謹的處方書寫習慣。2)部分醫師未嚴格按照《處方管理辦法》中的相關要求書寫處方,比如在開具超過7日用量的藥物時、在為患有慢性病、老年病的患者或存在其他特殊情況的患者開具特殊處方時,未注明相應的理由等。3)部分醫師的責任心不強、書寫習慣不良,在書寫處方時存在患者姓名、性別、年齡或就診日期缺項的情況等。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這14 231張用藥不合理的處方中,不適宜處方所占的比例為27.38%。不適宜處方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1)藥物的用法及用量不適宜。比如讓患者每次服100ml的氯化鉀溶液,或每次使用100ml的西帕依固齦液,或囑普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每天服2次或3次的硝苯地平控釋片、非洛地平緩釋片或阿斯匹林腸溶片等特殊藥物。2)給藥的途徑不適宜。比如使患者口服應用于靜脈滴注的頭孢替安注射液及氯化鈉注射液等藥物,或使其用愛麗眼藥水點雙耳。出現這類問題的原因多為開方醫生在錄入處方時疏忽。對此,門診的審方藥師應將問題處方發回開單醫生處,要求其修改錯誤后再發回門診藥房。3)用藥的適應證不適宜。比如為被確診患有焦慮癥的患者開具阿司匹林、為被診斷患有雙眼屈光不正的患者開具藍芩口服液等。4)使用的藥物之間存在配伍禁忌,主要表現為注射劑的溶媒與注射劑中的主要成分存在配伍禁忌。5)選用的藥品不適宜。比如為未滿18歲的青少年開具左氧氟沙星片等。6)重復給藥。比如為被確診患有尿道炎的60歲以上的男性患者聯合使用頭孢克肟膠囊、阿奇霉素片及羅紅霉素膠囊,加重其機體的負擔。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這14 231張用藥不合理的處方中,超常處方所占的比例為8.52%。比如用小檗堿治療2型糖尿病、長期使用小劑量的羅紅霉素治療慢性鼻竇炎、用利多卡因膠漿進行膀胱鏡手術的局部麻醉、用碳酸氫鈉注射液進行耳道沖洗等。
綜上所述,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處方用藥的合格率較高。不過,該醫院仍應提高對用藥不合理處方的重視程度,盡可能地減少或避免不合理用藥情況的發生,從而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
[1]張青.抗生素的不良反應與合理用藥探討[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28):21-22.
[2]朱健.提高藥房管理質量對提升合理用藥水平的效果分析[J].海峽藥學 ,2016,28(9):291-293.
[3]戚華吉,王良萍.藥師對門診不合理處方的干預與分析[J].海峽藥學 ,2017,29(10):247-249.
[4]王鵬,趙愛賢.臨床不合理用藥及其藥學干預機制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 ,2015,12(23):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