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媛媛
(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影像科,河北 承德 067000)
兒童天性活潑好動,且好奇心較強,喜歡把玩具或小物品放在嘴里玩耍,一旦誤吞極易導致其發生氣管、支氣管異物堵塞,嚴重者可因窒息而死亡。進行影像學檢查是臨床上診斷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的常用方法[1-2]。為了進一步探討64排螺旋CT檢查在診斷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中的應用價值,筆者對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收治的40例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患兒進行了以下研究。
從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間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收治的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患兒中隨機選取4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兒的納入標準:1)有明確的異物吞服史,經內鏡檢查或手術探查被確診患有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2)在入院時尚未出現呼吸音消失的情況。3)存在嗆咳、氣喘等癥狀。4)無進行急診手術的指征。5)其家屬自愿讓其參與本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這40例患兒中有男23例,女17例,其年齡為8個月~10歲,平均年齡(5.61±4.82)歲;其吞服異物至入院的時間為0.5~5 h,平均時間(2.64±2.23)h。
對這些患兒均進行X線檢查和64排螺旋CT檢查。進行X線檢查的方法是:協助患兒取仰臥位,適當誘導其進行深呼吸或啼哭,并對其進行X線攝片。觀察患兒胸膈擺動的情況,并記錄其肺部的透亮度。由2名資深影像學醫師共同閱片,并出具檢查報告。進行64排螺旋CT檢查的方法是:采用西門子 Somatom 64排128層螺旋CT掃描儀對患兒進行檢查。檢查前,使用0.5ml/kg濃度為10%的水合氯醛溶液對患兒進行保留灌腸,然后為其肌內注射0.3 mg/kg的地西泮。在完成鎮靜處理后,協助患兒取仰臥位,然后對其咽部至肺底區域進行掃描。掃描參數:層厚和層間隔均為0.625cm,探測器寬度×準直器寬度為16 mm×0.75 mm,重建層厚為0.75~3.00 mm。完成掃描后,將掃描所得圖像數據上傳至圖像處理工作站進行三維重建處理。由2名資深影像學醫師共同閱片,并出具檢查報告。
對這40例患兒進行內鏡檢查或手術探查的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統計其氣管、支氣管中異物的名稱、大小、位置、形態等信息。然后比較用X線檢查和64排螺旋CT檢查診斷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的準確性。
采用SPSS20.0 統計軟件分析本次研究中的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患兒中異物分布于右側支氣管的患兒占比為37.50%,分布于主氣管的患兒占比為25.00%,分布于左側支氣管的患兒占比為27.50%,分布于雙側支氣管的患兒占比為10.00%。
本組患兒中異物分布于右側支氣管的患兒占比高于分布于主氣管的患兒占比、分布于左側支氣管的患兒占比和分布于雙側支氣管的患兒占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本組患兒氣管、支氣管異物分布情況的分析[n(%)]
用64排螺旋CT檢查診斷小兒主氣管、左側支氣管、右側支氣管、雙側支氣管異物的準確率均為100%,用X線檢查診斷小兒主氣管、左側支氣管、右側支氣管、雙側支氣管異物的準確率分別為80.00%、81.82%、86.67%、75.00%、82.50%。與采用X線檢查相比,用64排螺旋CT檢查診斷小兒主氣管、左側支氣管、右側支氣管、雙側支氣管異物的準確率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用64排螺旋CT檢查診斷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的總準確率為100.00%,用X線檢查診斷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的總準確率為82.50%。與采用X線檢查相比,用64排螺旋CT檢查診斷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的總準確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對用64排螺旋CT檢查和X線檢查診斷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準確率的分析[%(n)]
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此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的幼兒。患兒的氣道被異物堵塞后可發生呼吸不暢、窒息和呼吸衰竭,從而可危及其生命安全[3]。進行影像學檢查是臨床上診斷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的主要手段。64排螺旋CT檢查和X線檢查均為臨床上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法[4-5]。相關的文獻指出,對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患兒進行64排螺旋CT檢查所得圖像的清晰度較高,可準確地顯示出異物的具體位置[6-7]。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采用X線檢查相比,用64排螺旋CT檢查診斷小兒主氣管、左側支氣管、右側支氣管、雙側支氣管異物的準確率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用64排螺旋CT檢查診斷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的總準確率(100.00%)高于用X線檢查診斷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的總準確率(8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64排螺旋CT檢查在診斷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中的應用價值較高。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楊景泓. 放射影像技術在診斷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醫學創新,2014,5(17):27-29.
[2]王秀仙. 放射影像技術在診斷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5(29):160-161.
[3]孫志強. 放射影像技術在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8(12):128-129.
[4]史萬旭,牛樹國,馮艷. 放射影像技術在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診斷中的應用[J]. 中國社區醫師,2016,7(16):108-109.
[5]孟憲安. 放射影像技術在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中的應用[J]. 吉林醫學 ,2012,5(16):3488-3489.
[6]孟曉衛. 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診斷中放射影像技術的應用探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4(14):160.
[7]劉永幸. 放射影像技術在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診斷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8(2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