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珍珍
(徐州市賈汪區人民醫院,江蘇 徐州 221011)
哮喘又稱為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及細胞組分參與的慢性氣道炎癥。炎癥可增加哮喘患者氣道的高反應性,使其出現反復發作的喘息、氣促、胸悶和咳嗽等癥狀,尤其是在夜間和凌晨其哮喘的癥狀會加重,且常伴有氣流阻塞的現象[1]。哮喘的發病率和致死率均較高。目前,全球哮喘的發病率呈顯著上升的趨勢。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全球約有2億哮喘患者,而在我國有近三千萬的哮喘患者。臨床上對哮喘患者主要以控制哮喘發作為主要的治療原則。近年來,我國各類醫療機構均在推廣實行以“全球支氣管哮喘防治創議”為基礎的哮喘管理方案,以控制哮喘患者的哮喘發作。大量的調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國能夠接受規范化治療的哮喘患者的人數<1%,而且其對治療的依從性較差[2]。導致哮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較差的主要原因是:其對哮喘疾病知識的認知度較差。陳瀅冰[3]的研究表明,對哮喘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教育,可明顯提高其對哮喘疾病知識的認知度,使其掌握對自身癥狀進行評估和采取相應措施的方法,從而減少其哮喘發作的次數。為了進一步證實此研究結果的有效性,筆者對徐州市賈汪區人民醫院收治的320例哮喘患者實施自我管理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徐州市賈汪區人民醫院收治的320例哮喘患者。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患者的病情均符合2008年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提出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4]中有關哮喘的診斷標準,并被確診。2)患者的年齡大于16歲。3)患者的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4)患者不存在認知障礙及智力障礙。5)患者未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其排除標準是:1)哮喘癥狀被完全控制、不需要長期使用藥物的患者。2)合并有嚴重的心、腎、肝疾病的患者。3)不能接受隨訪的患者。在這320例患者中,有男性220例,女性100例;其年齡為21~78歲,平均年齡為(60.2±4.7)歲;其病程在5個月至6年之間,平均病程為(2.2±1.4)年;其中文化程度為高中及高中其以下的患者有180例,為中專和大專的患者有110例,為本科及本科其以上的患者有30例。
1.2.1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進行評價 了解患者的病情、家庭情況、臨床癥狀、發病原因、生活習慣、既往病史、藥物使用史等情況,同時詢問其是否吸煙、以往是否遵醫囑服藥等。根據上述情況對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進行評估。
1.2.2為患者制定長期管理方案 根據患者的家庭情況、年齡、病情、心理及文化程度,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長期自我管理方案。對老年哮喘患者,需讓其家屬對其用藥的情況進行監督。告知患者家屬定時反饋患者執行自我管理方案的情況。
1.2.3對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教育 1)讓哮喘患者對自己的病情進行長期的監測,可在其出現哮喘發作預兆時,積極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控制其哮喘的發作,以減少其哮喘發作的次數,避免其發生嚴重的不良事件。峰流速儀器是目前臨床上對哮喘患者的病情進行監測的常用儀器。此儀器能夠有效地反映出哮喘患者呼吸道的通暢度。記哮喘癥狀日記是哮喘患者對自己病情進行監測的另一種方式。可根據哮喘癥狀日記和峰流速儀記錄為患者調整治療方案。因此,醫護人員應加強對患者進行自我病情監測的監督。2)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⑴詳細為患者講解藥物的使用方法、藥理機制、進行治療的重要性及相關的注意事項等。⑵叮囑患者遵醫囑按時服藥,并定期回醫院復診。⑶告知患者要隨身攜帶平喘藥,一旦出現哮喘的預兆即刻吸入平喘氣霧劑。⑷在患者進行復查期間,檢查其用藥方法是否正確。⑸根據患者的哮喘癥狀日記及峰流速儀的記錄,及時調整其治療方案。3)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⑴叮囑患者盡量避免食入過多的高鹽食物,禁煙禁酒。⑵讓患者多食用富含維生素和高蛋白的食物。⑶告知哮喘急性發作的患者要及時補充水分,以促使其咳出痰液。⑷告知患者要減少或避免食用羊肉及海鮮等易引起哮喘發作的食物。4)對患者進行日常生活指導。⑴叮囑患者盡量避免進入花粉或粉塵較多的環境中,在家中也不要種植花草或飼養寵物。⑵告知患者盡量避免在人群擁擠處長時間地停留,以減少其發生呼吸道感染的幾率。⑶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讓患者取仰臥體位,將雙手放在肚臍處,然后吸入空氣做縮唇的動作,隨后緩緩呼氣。
對患者實施自我管理教育前后,觀察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進行急診的次數、日間哮喘癥狀的評分和夜間哮喘癥狀的評分等。1)根據患者是否認真執行醫生為其制定的治療方案,對其對治療的依從性進行評估。2)使用ACT(哮喘控制測試評分量表)對患者的哮喘癥狀進行評估。ACT共有5項內容,總分為25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的哮喘癥狀控制得越好。
將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錄入到SPSS18.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前,在這320例患者中,對治療依從性較好的患者有150例,其對治療的依從率為46.9%。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后,對治療依從性較好的患者有254例,其對治療的依從率為79.4%。經過自我管理教育,與進行自我管理教育前相比,患者對治療的依從率明顯提高(X2=72.6028,P=0.0000)。
經過自我管理教育,與進行自我管理教育前相比,患者進行急救的次數明顯減少,其日間哮喘癥狀的評分和夜間哮喘癥狀的評分均明顯降低(P<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前后這320例患者病情的比較(±s )

表1 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前后這320例患者病情的比較(±s )
注:#與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前相比,P<0.05。
組別(例數) 進行急診的次數(次/3個月)夜間哮喘癥狀的評分(分)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前 1.5±0.3 3.1±0.7 2.4±0.5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后 0.7±0.2# 1.4±0.4# 1.3±0.2#t值 39.6911 37.7196 36.5400 P值 0.0000 0.0000 0.0000日間哮喘癥狀的評分(分)
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支氣管哮喘對社會所造成的負擔超過了肺結核和艾滋病對社會所造成負擔的總和。章海燕等[6]的研究表明,我國哮喘患者的人數達到了2000多萬。目前,我國的醫療技術水平雖然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但多數哮喘患者對哮喘疾病知識的認知度不夠,使其對哮喘管理缺乏規范性,導致其哮喘癥狀的控制效果不理想。劉秋云等的研究表明,對哮喘患者進行哮喘管理教育,可提高其對哮喘疾病知識的認知度,從而可降低其哮喘發作的頻率,提高其生活質量[7]。對哮喘患者進行自我教育管理的目的是:1)幫助患者了解哮喘的性質、致病因素、誘發因素、病情嚴重的程度、治療的基本原則等。2)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使其能夠按照哮喘的分級標準接受循證醫學治療。3)減少患者哮喘癥狀發作的頻率。4)減少患者回醫院就診的次數。5)改善患者的肺通氣功能[8-10]。唐良春等[11]的研究表明,在哮喘患者住院期間,對其進行哮喘疾病知識、自我管理能力等醫學教育,可明顯提高其對哮喘知識的認知度,從而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減少其哮喘癥狀發作的次數。相關的的研究表明,對哮喘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教育,可明顯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改善其病情[12-14]。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經過自我管理教育,與進行自我管理教育前相比,患者對治療的依從率明顯提高,其進行急救的次數明顯減少,其日間哮喘癥狀的評分和夜間哮喘癥狀的評分均明顯降低。此研究結果與相關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對哮喘患者實施自我管理教育,可明顯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改善其病情。
[1]高艷芬,鄭惠珍,梁寶卿.哮喘家屬健康教育與家庭護理對哮喘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下旬刊).2012,3(4):218.
[2]劉剛,翁秀全,易泉英,等.自我管理教育對哮喘患兒生命質量影響的臨床研究[J].河北醫學.2012,18(8): 1086-1088.
[3]陳瀅冰.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教育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綜合版 .2011, 26(10): 95-97.
[4]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氣管哮喘的定義、診斷、治療和管理方案)[J].柳州醫學 .2012, 25(3): 171-179.
[5]鄭衛華.兒童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期護理與自我管理教育[J].淮海醫藥 . 2017,35(3): 357-358.
[6]章海燕,張水霞.護理干預對哮喘患者實施自我管理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 2012, 19(24): 3829-3830.
[7]劉秋云,廖春麗,孫繼紅,等.支氣管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水平與生活質量關系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7): 33-36.
[8]王新安,田東惠,于立萍,等.變應性鼻炎和慢性鼻竇炎對哮喘患者肺通氣功能的影響[J]. 國際呼吸雜志.2012, 32(20): 1529-1531.
[9]劉娜,陳京立,鄧蘭芬.哮喘兒童自我管理教育研究進展[J].護理管理雜志. 2012, 12(4): 261-263.
[10]熊衍君.自我管理教育對提高支氣管哮喘患兒遵醫行為的效果評價[J]. 山西醫藥雜志:上半月.2013, 42(12): 1445-1446.
[11]唐良春,李蓮,金愛玲.哮喘家屬健康教育及家庭護理干預對哮喘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 30(5): 713-716.
[12]喬海平,易泉英,劉剛,等.健康教育對哮喘患兒自我管理和發病的干預及影響探討[J].河北醫學.2012, 18(3): 340-343.
[13]羅亞萍,俞雪芳.心理咨詢在哮喘兒童自我管理教育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綜合版(上旬刊).2017, 0(2): 92-94.
[14]徐平,劉湘瀘,呂忠東,等.探討加強哮喘規范化管理治療對病情控制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6, 44(3): 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