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一直是教師的教學難點,學生下筆難、無事可寫,湊字數等情況屢見不鮮,教師也為此甚是頭痛。對于如何能有效地提高小學生語文作文水平,本文從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積累素材觀察生活、拓展課堂內容創新教學、采用合理評價四個方面進行解讀,給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參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 教學策略
語文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根本,作文更是其中之重點。傳統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許多不足,雖然能快速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但從長遠來看不利于學習語文學習發展。而小學正是語文作文學習的啟蒙,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教學藝術,不斷優化、完善相關教學方式,滿足學生寫作學習需要,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發展。
一、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要做好一樣事情,首先要對它感興趣,寫作亦是。小學是教育啟蒙,教師應該在此時就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打好基礎,從被動變為主動,使學生真正的愛上寫作,成為學習的主體。小學學生其實在這個方面更好引導,他們喜愛看各種各樣的童話故事,對于成為作家有著強烈的向往,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一些有趣的小游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將課堂中有趣的事情通過寫作的方式記錄下來。也可以讓學生們進行一些“每周一記”或者“每日一小短文”的練習,將生活中的有趣的事情記錄到練習中,這樣能增強學生對生活的感悟,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偁柛胖?,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方式不是單一的,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發出各種各樣的方法,使學生愛上寫作,達到樂學的目的。
二、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積累素材、觀察生活
語文課外閱讀是學生積累素材的重要途徑,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生無事可寫大部分是因為平時素材積累不夠,而僅僅靠課本又不能完美的解決素材積累的問題。例如我在教學《讀后感》這一課時,學生大部分寫的是書本課文讀后感,且單調乏味。對于這種情況,我為了提高班上孩子的素材積累,列出了一些適合小學生的書單,提倡學生多閱讀課外書,并以列出的書單為主其余書為輔。為了規范專門制作了摘抄本,讓學生對其中的好詞好句進行摘抄、仿寫;每日搜集至少五個生詞與成語,培養學生的詞語素材積累;一段一百字左右的美文,并對其中某句話進行仿寫,培養學生遣詞造句能力;看完一篇課外書后,寫一篇兩百字的心得,培養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每天由教師進行檢查批改,這樣不但能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又拓展了學生的閱讀面,令學生不再視寫作文如猛虎,寫出的作文千篇一律。
觀察生活也是積累素材的一個重要途徑,小學生認知有限,對于生活觀察不夠細致,認識也不夠深刻,文章大部分缺乏真情實感。作為教師應該培養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的好習慣,多去注意生活中的小事。在教學《觀察生活細節》這一課時,我曾經在班上做過一個小實驗,隨機讓一個學生站到講臺上一分鐘,然后讓這個學生出去,讓剩下的學生描述出他的樣子、發型,今天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褲子和鞋子,他剛剛的表情又是什么,結果學生大部分都無法全部敘述出來。這說明了學生對生活中細節的觀察不夠充分,平時不注意小細節。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去正確引導,幫助學生通過表面認知本質。在課堂外,我也會和學生互相分享生活中一些有趣的小事,提倡讓學生寫日記記錄下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這樣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才能更加生動,具有真實性。
三、拓展課堂內容創新教學
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迅速,教師應該改革曾經單一黑板與粉筆的教學手段,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網絡資源發達,能擴充教學容量,讓學生從多方面認識寫作,搜集到更多寫作知識點,視野也更加開闊。再者,多媒體能把文字、圖畫、視頻、聲音完美結合起來,化靜為動,能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讓學生活躍思維,展開想象。生活因互聯網而精彩,課堂也因互聯網而精彩。
時代在變遷,課堂不應該局限于單一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學生活潑好動,我經常在課堂中可以開展一些問答游戲,和學生互相交流,增強課堂活躍度,還可以讓學生把這次經歷記錄下來,不但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拉近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還讓學生對上課更感興趣,而且又能增加一次作文寫作的訓練。
四、采用合理評價
教師是學生的領路人,教師合理的引導對學生造成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當學生寫作的各種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后,教師的引導就相當重要了,課堂對寫作優秀的提出適當點名的表揚,課后對后進生給予鼓勵,幫助修正錯誤,這其中的關竅則是批改作業作文時的評語。批改作文是一項繁重的勞動,但我一般都是親歷親為,會在學生寫得好的語句下面進行劃記表揚,對于語句不通順、字跡不工整的現象也會在旁邊寫出改進的評語,促進學生的進步。偶爾會讓學生互相交換作文批改,這樣不但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同學情誼,讓課堂更富有趣味性,也能讓學生學到對方的優點,更加清楚認知自己的缺點。
為了鼓勵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每次的優秀作文我都會推薦給有關報刊編輯部。每當我班學生的作為被刊登在報刊上,我都會在班上提出表揚,并打印分發給學生們看。由于報刊有限,許多優秀的作文無刊登之地,我就把那些優秀的作文積累起來,變成班級優秀作文,裝訂成冊掛在班級一角,供同學翻閱,查看。
【結 語】
總之,語文作文學習是一點一滴的積累,教師是幫助學生壘砌磚塊的助手,作為教師,一定要因材施教,從課堂拓展到課外,最后又回歸課堂,開啟學生精彩的作文之旅。
【參考文獻】
【1】粘江芬.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幾點感悟【J】.學周刊,2012(1)
【2】劉冰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常見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