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紅榮
摘要: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最重要的途徑便是在活動中培養,在語言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又是最直接最快捷的一種途徑,那么,如何在語言教學中更好地去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便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幼兒;語言;教學活動;創造能力
重視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是學前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召喚下,在素質教育改革中,正在探索和建構的一種教育理論和模式。學前期是對幼兒創造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期,是對幼兒進行素質啟蒙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入,幼兒教育的模式也在不斷的轉變,擁有創造能力的幼兒在學習中更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驗到探索的意義和成功的愉悅,激發起幼兒求知的欲望和主動學習的熱情。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最重要的途徑便是在活動中培養,而在語言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又是最直接最快捷的一種途徑。
一、保護幼兒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對新鮮事物的探究反應,所以,我們要給幼兒創造一個豐富多彩的環境,讓孩子能從中獲得新穎而神奇的感覺,使他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的向往,作為教師要善于將幼兒的好奇心引入恰當的軌道。幼兒面對五彩繽紛的世界,覺得一切都是那么神秘,無數的“為什么”就掛在了他的嘴邊。正是這種好奇心喚起了孩子的創新意識。一名成功的教育者,一定要愛護好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多提問題,并強化這種好奇心,使他們逐步養成敢問、好問、善問的思維品質。此外,對孩子提出的問題,不僅要認真解答,還要給他們留有思考的余地。通過思考,讓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發展想象力。幼兒常常能由一個簡單的形狀想象出無數的象形物。借形想象符合幼兒善于想象的特點,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形式。喚起幼兒的好奇心,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的創新意識萌芽于每時每刻的生活中、教育中、游戲中,讓他們在這種激情的驅動下自覺思維,是培養幼兒創造能力的原動力。富于創造型的幼兒往往具有獨特的個性特征,差異、好問、探索、質疑是典型的創造素質,而在幼兒身上這些創造素質隨處可見。幼兒的好奇在語言上表現為好問,如:在一次室外活動時,我班壯壯問我:“老師你說人如果長了翅膀是不是可以不用走路了,是不是就可以想去哪就去哪?”航航小朋友更是在語言課中有問不完的為什么,如:小熊要到了木頭房子是不是再也不用到房子了,月亮到底是天上有還是天上地上都有等,每次聽到他們這么多的為什么,我都很高興,也很注意保護他們的好奇心,總是給他們更多的機會,更大的空間。在語言教學中鼓勵他們大膽的提問、相互質疑、共同討論,使他們豐富的創造力有機會發揮。
二、激發幼兒的創造動機
創造動機是創造力產生的直接動力,它直接影響著幼兒參與創造性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的表現。激發幼兒的創造動機,關鍵在于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創造性思維是在創新精神、創新意識狀態支持下的實踐活動,是發現新方式來處理某種事物或事情的思維過程。在教育實踐中,我們應該根據創造性思維的特征,提倡研究式的學習,不直接提問問題,而是從激發幼兒的興趣出發。為幼兒留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間,采用讓幼兒多觀察,多思考的教學方法來獲得知識,以此營造創造的氛圍,激活幼兒的創造性思維。例如:在語言活動中我適時的問:我能不能飛上天?如果沒有太陽世界會怎樣......通過我不停的啟發和引導,幼兒的思維特別的開闊,創造動機更是層出不窮,學習的積極性,更能更高漲。這些問題不但能使每個幼兒積極參與,發揮自己的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更能通過不斷的鼓勵,使幼兒做出多樣性、獨創性的回答。使幼兒從中獲得更加豐富的創造動機。
三、突破幼兒的思維定勢
思維定勢是指在學習過程中人的思維表現了某種趨向性,這種思維定勢可以產生積極作用,所謂思維定勢的積極作用是指人們一旦形成某種思維定勢后,在條件不變時,便可迅速地感知對象,產生聯想。而其消極作用也不容忽視,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是指人們形成某種定勢后,對解決不同問題時,可能會產生錯誤的思維導向,妨礙對新問題的解決。消極的思維定勢常常阻礙了人們運用新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使思維受到限制,難以發揮獨創性。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幼兒突破定勢、激發幼兒多角度思考問題。例如:在《烏鴉和狐貍》教學中,當講到狐貍為了騙取烏鴉嘴里的肉,想辦法讓烏鴉開口時。我提問:“它是怎樣讓烏鴉開口的?”洋洋回答:“狐貍對烏鴉說,烏鴉你唱的歌真好聽,請你唱一首吧!”壯壯回答:“狐貍對烏鴉說,烏鴉你唱的歌真好聽,唱一首給我聽吧給我聽吧!”由此可見,壯壯的思維受到洋洋答案的影響,產生了一種傾向,出現了定勢。這時,我在肯定幼兒答案的在基礎上啟發、誘導,這一誘導,開闊了幼兒的思路,他們各自思考著,互相議論著,紛紛發表了不同的見解。從這些見解中可以看出幼兒改變了原來的思維定勢,展開了豐富的想象,促進了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四、營造寬松、愉快的氛圍
《綱要》指出“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和其它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在語言活動中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是幼兒培養創造能力的外在環境。個體有無創造性思維,想象是判斷個體有無創造力的標準。而幼兒只有在完全放松、愉快的環境中,在豐富多彩的不同形式的活動中才能激發他們無窮的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想象,才能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因此,在語言活動中創設輕松、愉悅的外在環境也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在語言活動中、創設一定的情境、融入一定的游戲、配以輕松的樂曲都是對外在環境的一種創設,通過這些外在的、輕松、愉快的氛圍的創設,幼兒很容易身心放松,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不斷激發他們無窮的創造力。
五、積極評價幼兒
教師在幼兒進行創新活動時,積極有效的評價對幼兒產生創造性思維會起到激勵作用。我們應利用一切創造性活動,鼓勵幼兒從現實的需要出發,多嘗試"無中生有"的創新,多憧憬"異想天開”的創新,鼓勵幼兒幻想,對于他們的提問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只要有創新意識在里面,就應受到賞識和表揚。
總之,沒有創造性思維的幼兒,未來就沒有創新型的人才。教育家卡伯曾指出:正是幼兒時代的幻想引發形成了以后所有的創造性活動。語言活動為幼兒的幻想提供了肥沃土壤,是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重大陣地。在語言教學中教師只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時捕捉教育契機,重視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為幼兒營造輕松、自由的創造氛圍,鼓勵幼兒敢想、敢說、敢做,才能使幼兒在豐富多彩的語言活動中,張揚個性,展示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智力素質和健全的身心素質,為日后成為高素質的創造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為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