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第
摘要:當今世界,科技飛速發展,互聯網早已滲透進各行業各領域內,大范圍的云計算以及社交網絡的使用,使得會計的運行模式與以往有了極大的不同,傳統形式的會計與當今大數據時代不能完美融合,網絡會計的新模式就此應運而生。盡管網絡會計是近年才產生的新型會計模式,但是傳統會計所持有的特點并沒有丟失。作為會計電算化更高位概念的會計信息化則更加能夠體現網絡會計在會計行業的重要性,所以有必要進行對于網絡會計進行更加符合現代尤其是近兩年存在的問題的探討。
除此以外,對于網絡會計現階段的發展和對其未來演變狀況的預見也是很重要的探究,這關系到經濟行業將來的會計工作如何開展,人才如何培養。
關鍵詞:網絡會計;信息化;會計從業
一、網絡會計的發展歷程
(一)會計電算化的產生
會計電算化即以計算機為主要載體的信息技術在會計工作與會計活動中的各種應用,18世紀40年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在美國被制造出來,實現了一項劃時代的的進步。由于計算機可以高速而自動地進行數據的計算與處理,因此需要進行大規模數據處理的經濟管理工作的企業往往都會趨向使用計算機。利用計算機來對職工的薪金進行計算始于1954年的通用電氣公司,這是計算機在會計領域應用新時代的開端,會計數據處理技術的變革就此開始,這是會計電算化的起點,距今不過60多年。1965年以后,計算機的性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可操作性也由此不斷地提高,計算機即將在會計領域大放異彩。由于我國的特殊國情,計算機技術的起步和普及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不用說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建立。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位于吉林省的第一汽車制造廠的會計部門才開始使用信息系統進行工作,這是我國電算化會計進程的標志性事件。兩年后,“電子計算機在會計工作中的應用”被提出,我國引入了“會計電算化”的概念。短短的幾十年間,會計電算化由產生到發展,最終成熟,這既是科技的進步,也反映了會計行業的進步,會計電算化的也為接下來的會計信息化奠定了基礎。
(二)網絡會計的產生
在會計電算化與會計信息化的大流下,網絡會計隨之產生,網絡會計產生的客觀因素是網絡經濟的產生,網絡經濟與傳統的經濟模式完全不同,企業的經營方式由傳統模式向電子商務轉變。1978年改革開放后的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國的經濟實力逐漸開始領先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趨近,這為我國各行業進入網絡時代打下了物質基礎。另一方面,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我國的會計制度開始與國際接軌,政府部門與大型企業對于網絡會計的研究也逐步開展,上級的重視和商業的需要也是我國網絡會計產生重要的因素。經濟的進步也必然導致會計工作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傳統會計不能滿足如此龐大的工作量,網絡會計則可以通過計算機和網絡的輔助進行大量的計算,從而省去了人工成本。
(三)網絡會計的發展現狀
網絡會計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為會計行業的普遍模式,只有少部分欠發達的地區還在采用傳統會計的方式,但是各國家各地區會計的網絡化程度也不完全相同,這是由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決定的,越發達的地區網絡化的程度就越高,網絡會計的便利則為這些地區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這種滾雪球式的結構會使得地區間貧富差距拉大,給社會帶來不安定的因素。另一方面,盡管各國對于網絡會計都相對重視,卻大都在這方面沒有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而是大多數與傳統會計采用相同的法律制度,這樣會使得法規具有滯后性,不能順應時代的變化,因為網絡會計與傳統會計的區別分散在很多方面,甚至可以說網絡會計和傳統會計之間不同點比相同點要更多,現有的法律并不能覆蓋網絡會計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由此產生的矛盾就是,網絡會計的蓬勃發展和經濟行業的不確定性之間的矛盾,這種不確定性是來自多個地方的,既有來自社會的,也有來自國家的,還有來自法律的。現在的網絡會計模式是各國在相互借鑒和吸收中不斷摸索出來的道路,急需的則是一部完整的法律規范或是國際公約來規范網絡會計的行為,為網絡會計未來更好的發展提供一個大的方向。
二、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一)存在的問題
1、人才的培養問題。科技在不斷地更新,人才的培養也要緊跟時代潮流,可能在短短的五年內就有新的技術出現,需要重新培養一批新的人才或者對已經工作的人員進行再培養。但是無論從個人還是從國家的角度,都不太愿意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回爐重造”,這樣不僅浪費財力物力,而且需要建立新的會計制度來適應新的會計人才。
2、新技術轉化為新產能的時間過長。這個問題和上一個問題是有著關聯性的,新的技術出現要轉變為生產力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個時間中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進行評估,進行推廣,讓大眾認可新技術,讓更多的人員學習新技術,這也是很多新技術往往過了數年甚至數十年才能投入使用的原因。
3、政策法規不健全。這個問題尤其以我國最為明顯,我國對于會計確實有較為完善的法律,但是對于會計電算化和網絡會計卻只有一些法律雛形,而沒有較多的政策法規,由此我國的網絡環境不夠健康透明,這個問題亟待相關部門來解決。
4、地區間網絡會計的發展不平衡。這種不平衡集體現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之間,也體現在同一國家內部的不同地區間,而網絡會計的發展又會反作用于經濟的發展,網絡化程度高的地區經濟發展也就越快,這是一種滾雪球式的結構,這會導致貧富差距被不斷拉大,最終給社會帶來不安全的因素。
(二)解決方案
針對人才的培養問題,如果能夠建立一個持續的考察機制,在工作期間考察從業人員的學習新知識的能力,也許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也需要政府多鼓勵企業使用新技術,比如可以通過降低新技術企業的稅額的手段來刺激新技術的投入使用。法律方面,人大及政府要抓緊立法,針對網絡會計存在個各種問題提供完善的法律制度并建立長期有效的監督機制。最后,地區發展不平衡這個問題需要政府部門加大財政援助的力度,通過與慈善機構的對接,盡量地消除貧富兩極差距。
近年來新產生的問題往往具有時代性,這就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來解決,首先是通過法律制度的健全來加大對網絡違法行為的懲處。同時,政府網站可以接受來自社會的監督與舉報。各企業的計算機部門適時研發更適合本企業的防火墻軟件,對關鍵的數據進行加密。如果可以建立一個篩選核實機制,自動過濾掉虛假信息,將進一步減輕會計人員的工作量。
而針對網絡市場的失調,則更多的還是制度問題,應當通過與網絡會計聯網,利用可以對外公開的數據庫建立一種透明化的制度,使得各商家的信用評級價可以得到實時更新,這樣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就可以更加的具有目的性。
參考文獻:
[1]周潔.論大數據對會計核算原則的沖擊[J]. 財會月刊, 2015(25):16-19.
[2]李曉妍. 現代會計工作應遵循的原則及發展對策[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3(9):40-40.
[3]陳挺.企業網絡會計產生及發展的若干思考[J].中國經貿,2012(20):195-195.
[4]濮兵,胡發剛,寧青青.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驅動的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研究[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3, 22(4):94-96.
[5]陳子萍.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城鎮居民消費行為對房價波動的影響研究[D].湘潭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