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瀟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江蘇 南通 226001)
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病。臨床研究表明,該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若長期居高不下,就會對其角膜的形態和代謝功能造成嚴重的影響,從而易導致其發生糖尿病性白內障。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可出現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眩光、視物重影等癥狀。目前,臨床上對該病患者主要是進行超聲乳化術。但該病患者在術后易出現角膜水腫等并發癥,從而可影響其術后視力的恢復[1]。臨床研究表明,加強對接受超聲乳化術的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能降低其術后角膜水腫的發生率。在本文中,筆者主要探討對接受超聲乳化術的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對其術后角膜水腫發生率的影響。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間在南通大學附屬醫院進行超聲乳化術的100例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這100例患者的排除標準是:1)術前合并有青光眼、角膜炎或葡萄膜炎。2)有角膜塑形鏡佩戴史、眼部手術史或眼外傷史[2]。3)病歷資料不全或合并有精神疾病。4)不愿參與本研究。將這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在觀察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24例(占48%),男性患者26例(占52%);其年齡為51~82歲,平均年齡為(63.88±5.13)歲;其病程為5~14年,平均病程為(8.15±2.23)年;其中,有晶體核硬度分級為Ⅲ級的患者13例(占26%),為Ⅱ級的患者22例(占44%),為Ⅰ級的患者15例(占30%)。在對照組患者中,有女性患者22例(占44%),男性患者28例(占56%);其年齡為52~80歲,平均年齡為(63.25±5.35)歲;其病程為6~12年,平均病程為(7.49±2.61)年;其中,有晶體核硬度分級為Ⅲ級的患者14例(占28%),為Ⅱ級的患者20例(占40%),為Ⅰ級的患者16例(占32%)。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超聲乳化術,具體的手術方法是:術前用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對患者進行散瞳,用利多卡因對其進行局部麻醉。在其角膜上做一個2~3 mm的透明膠膜隧道切口,在其前房內注入粘彈劑。對其進行連續環形撕囊和水分離。用美國生產的Alcon超聲乳化儀將其晶體和殘留的皮質吸出,對其后囊膜進行拋光。在其囊袋內植入折疊型人工晶體,對其進行縮瞳。將其前房內的粘彈劑吸出,在其結膜囊內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對其術眼進行遮蓋,完成手術。
對觀察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方法是:1)術前護理。(1)做好術前的準備工作。術前,協助患者進行糖化血紅蛋白、血糖及血壓等常規檢查,同時協助其進行眼科檢查(包括進行視力、色覺、眼壓、視覺電生理及眼部B超等檢查)。若患者的收縮壓≥170 mmH、舒張壓≥110 mmHg或其空腹血糖≥8.3 mmol/L,則不能對其進行手術,應對其進行降血壓或降血糖治療,待將其血壓和血糖的水平控制在正常的范圍后再對其進行手術。在手術前3 d,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為患者滴眼。在手術前1 h,用散瞳藥對其進行充分的散瞳(每隔10 min為其散瞳1次,共散瞳5次)。2)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術前,患者易出現各種不良情緒(如緊張、恐懼等),從而可影響手術的順利實施。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其心理狀態,然后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同時,將進行超聲乳化術的必要性、可行性、安全性及療效等告知患者,以提高其對手術的信心,使其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手術治療。2)術中護理。提前調節好手術室的溫度、濕度和光線,準備好手術所需的物品和器械。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認真核對其身份,并給予其安慰和鼓勵,以緩解其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協助患者保持正確、舒適的體位和頭位,囑其術中不可隨意擠眼。術中密切觀察其頭位的變化情況。若其頭位發生偏移,應及時通知醫生,并將其頭位再次擺正。3)術后護理。(1)對患者進行病情觀察和眼部護理。術后,協助患者取平臥位,嚴密監測其各項生命體征(如呼吸、血壓、脈搏及體溫等)。在術后的1~2 d內,注意觀察患者術眼的敷料有無松動及其術眼是否出現滲液、滲血等情況,保持其敷料的清潔、干燥。若發現其術眼出現滲液、滲血等情況,應及時通知醫生。告知患者切勿用力咳嗽、大笑或伸腰,囑其不要觸碰術眼。2)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飲食指導。術后,告知患者控制血糖對改善其病情的重要性。囑其注意用眼衛生,不要長時間的低頭或看手機、看電視。告知其加強保暖,避免感冒。同時,告知其忌食辛辣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忌食海鮮等“發物”,讓其多食用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多食用清淡且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方法是:術前,明確患者的過敏史、疾病史及是否存在手術禁忌證,同時準備好相應的急救藥品和手術器械。術中,在調試好顯微鏡后,將其放置在最恰當的位置,將超聲乳化儀放置在操作臺上,并調好其各項參數。積極配合麻醉醫生和手術醫生對患者進行麻醉和手術。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注意察看其術眼是否存在滲液的情況,同時指導其合理安排飲食。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角膜水腫的發生率。用自制的《護理滿意率調查問卷》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率。
用SPSS17.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中術后發生角膜水腫的患者有11例,其術后角膜水腫的發生率為22%(11/50);觀察組患者中術后發生角膜水腫的患者有2例,其術后角膜水腫的發生率為4%(2/50)。觀察組患者術后角膜水腫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率的比較
糖尿病性白內障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3]。該病可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力。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超聲乳化術治療該病。相關的研究表明,相較于正常人,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角膜內皮細胞的功能較差,因此其在進行超聲乳化術后發生角膜水腫的幾率較高[4]。朱宗霞[5-6]等指出,對接受超聲乳化術的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能降低其術后角膜水腫的發生率,縮短其術后視力恢復的時間。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對接受超聲乳化術的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進行綜合護理,能顯著降低其術后角膜水腫的發生率,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率。
[1]朱佰傳,吳善君,姚紅艷,等.糖尿病性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角膜水腫36例臨床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19):3009-3011.
[2]馮麗華,趙秉鑫,尉露露,等.糖尿病性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角膜水腫的治療及護理[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5,38(4):93-94.
[3]劉德華.糖尿病性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角膜水腫的觀察與護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8):185-186.
[4]劉愛華,范云秀.糖尿病性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角膜水腫的觀察及護理體會[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23):258-259.
[5]朱宗霞.糖尿病性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角膜水腫的觀察及護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1):101-103.
[6]帕合尼沙·馬木提江,高海燕.糖尿病性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后角膜水腫的臨床分析[J].世界臨床醫學,2016,10(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