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2017年,大唐集團公司生產系統堅持“價值思維,效益導向”核心理念,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公司工作會議精神,圍繞“一個理念、兩個深化、四個嚴、五個提升”的安全生產工作思路,順勢而為、真抓實干、銳意進取,強化責任落實、強化考核追責,防大抓小,持續深化優化運行“達設計值”和深度配煤摻燒工作,深入推進“七個加強”、班組建設及檢修管理工作,本質安全水平逐步提升,設備可靠性水平進一步提高,節能環保指標進一步優化,圓滿完成了黨的十九大保電及保空氣質量任務,安全生產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
2017年,大唐集團非計劃停運完成0.26次/臺年;臺平均非停時間26.12小時。
2017年,等效強迫停運率完成0.36%,同比升高了0.02個百分點。其中,火電機組完成0.43%,同比升高了0.28個百分點。
2017年,大唐集團等效可用系數完成94.05%,同比減少0.17個百分點。計劃停運系數完成5.63%,同比減少1.09個百分點;非計劃停運系數完成0.3%。
2017年,大唐集團運行暴露率完成69.62%,同比降低0.12個百分點。其中,火電機組運行暴露率完成72.52%,同比降低0.03個百分點。
1.設備缺陷。
2017年,大唐集團231臺火電機組,共發生8342條三類及以上類別設備缺陷,臺均33.5條/臺月。
2.機組檢修完成情況。
2017年,集團公司機組計劃檢修313臺/容量9060.4萬千瓦,完成計劃檢修261臺/容量7121.25萬千瓦,完成年度臺數計劃的83.4%。其中,火電機組完成136臺/容量5185.6萬千瓦,完成年度臺數計劃的75.1%;水電機組完成125臺/容量1935.65萬千瓦,完成年度臺數計劃的94.7%。
3.機組A級檢修情況。
2017年,大唐集團共完成20臺火電機組、13臺水電機組A級檢修,合計33臺/容量1053.6萬千瓦;
2017年,18臺A修機組17臺實現了無非停,A修機組供電煤耗平均下降了3.04克/千瓦時;10個檢修技改項目8個評分達到了85分的“精品工程”標準。
4.技術監控工作。
2017年,大唐集團技術監控綜合得分率99.63%,其中電測監控、勵磁監控、壓力容器監控得分率100%。
1.完善機制、加強培訓,推進班組建設。
以建設班組樣板間為抓手,統一、規范班組臺帳、定置管理、班務公開,在統一的基礎上突出班組特色,推進班組文化建設;逐步規范班前會、班后會、安全日活動等日常工作,將制度落實與班組建設工作緊密結合;全面開展崗位安全風險辨識活動,將安全風險控制在一線和班組,強化應知應會、規程圖紙、事故案例、應急預案等的培訓,提升員工安全意識和工作技能。
2.健全制度、完善體系,提高生產管理水平。
制定下發《火電機組A級檢修、重大技改項目創建精品工程管理辦法》等制度,形成“分級創建、分級管理”的精品工程創建機制,實現了“立項、承諾、批復、實施、考核”的全流程“責任”閉環考核管理。大力推進基層企業檢修維護部建設,充分發揮區域內部檢修維護資源,培養自己的檢修維護人才;81家煤電企業已有70家成立了檢修維護部,占比86.4%。
3.扎實推進、專項攻堅,提高技術管理能力。
強化科研院技術支撐和監督作用,研究解決設備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化設備劣化趨勢分析,加強參數偏差和異常原因技術分析,科研院開展了火電機組遠程狀態診斷,及時發現了部分機組存在的問題隱患,防止了設備突發事故的發生;依托燃機三大中心開展了6家企業12臺機組監測和診斷,接入測點10875個,發出預警944個,創建有效案例113個;開展熱工專項提升工作,熱工自動化水平和保護能力得到了提升;開展風電隱患排查工作,修訂完善防止風電重大事故六項反措,防止風力發電生產事故的發生。
4.持續推進“降缺陷、創金牌”工作。
下發《發電企業設備缺陷管理辦法》,強化對缺陷的統計分析和重復缺陷的治理;對可靠性種子機組進行動態培育和管理,確保“金牌”機組領先。2017年,公司系統未發生重大設備損壞,缺陷量同比下降了2條/臺月,有15臺機組有望沖擊金牌。
5.持續強化技術監督和技術服務的保障作用。
召開了集團公司設備管理專業會、各區域技術監督會,重點抓好鍋爐四管、熱工、化學、電氣絕緣的技術監督工作;解決了超超臨界空冷機組汽溫不達標問題,開展了節能降耗重點攻關,深入調研汽輪機通流改造,風電專項檢查發現問題744項,進行了四管和焊材金屬物資管理專項檢查。
6.以質量效益為目標爭創“精品工程”。
2017年,集團公司按照承諾制、檢修技改精品工程管理辦法,加強項目的立項審批和過程檢查,對2臺A修機組和8項重大技改項目創精品進行了現場驗收,8個項目得分超過了85分。
7.突出安全和效益推進新技術應用。
組織召開3次火電機組靈活性調峰、4次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技術研討會;長山生物質氣化耦合發電首次采用大型正壓硫化床氣化技術,哈一熱采用單機最大的5萬千瓦大型電極直熱鍋爐靈活性調峰技術;推進廢水“零”排放試點改造,煙道蒸發技術已在30萬千瓦等級鍋爐上成功實施。
2017年,供電煤耗完成305.28克/千瓦時,較計劃值低0.12克/千瓦時,同比下降1.61克/千瓦時。
2017年,222臺燃煤機組供電煤耗折純凝與設計值對標,122臺機組達設計值,達標率54.95%,“達設計值”工作任重道遠。
2016年大機組競賽中,可靠性優勝機組繼續保持五大前列;可靠性對標,12臺機組獲獎。能效對標競賽,60萬千瓦級機組14臺機組獲獎;30萬千瓦級機組27臺機組獲獎。
積極應對國家環保管理新要求,在確保提升環保運行經濟性前提下控制排放瞬時超標;下發環保無組織排放管理工作相關要求,嚴控無組織排放,嚴格“2+26”城市燃煤機組瞬時超標管控、無組織排放、車輛運輸管理。
對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實施全覆蓋安全和質量督查,下發26期《“四不兩直”督查通報》,下發3期《停工令》,持續保持安全管理高壓態勢,全年超低改造現場未發生安全和質量事故。
2017年集團公司超額完成年度超低排放改造任務,超低排放機組累計達到202臺,容量8441萬千瓦,占在役煤電機組容量的87.5%,所有完成改造的機組均達到了超低排放標準。
落實國家環保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工作新要求,對排污許可證申領工作實施周調度,確保了102家獨立法人發電企業全部按期取證,做到依法合規排污。下發集團公司《碳資產管理辦法》,強化集團公司碳資產管理能力,全面開展業務培訓,提高各級人員的專業管理水平。
下發集團公司環保迎檢方案和應急預案范本;各企業按照地方政府要求完善環保應急預案,規范制定環保迎檢方案,明確組織機構、嚴格迎檢工作,做好日常培訓、演練工作,確保迎檢規范、匯報專業;各單位高度關注社會媒體對企業的相關報道,積極溝通協調,化解不利影響。全系統環保“紅線”、“底線”意識得到進一步提升,全年未發生環境事件。
2017年共投產844.5萬千瓦,其中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投產項目467.1萬千瓦,占全年投產容量的55.31%,清潔能源年度投產容量占比創成立15年之最;其余均為清潔高效的燃機以及大容量、高參數火電及熱電聯產高效機組,體現了積極轉方式、調結構,清潔綠色發展,優化設計和精品工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首臺100萬千瓦高效超超臨界機組高標準投產、高質量移交。
積極落實并主動響應國家“三個一批”政策,定期組織召開專題調度會,多次向國家能源局、國資委匯報溝通,大唐集團公司涉及“轉方式、調結構”、民生供熱等代表先進產能和煤電發展方向的重點項目獲得認可和肯定,為下一步煤電優化結構、高效清潔發展創造條件。
全年完成機組檢修242臺,有26臺機組進行了工期變更,有62臺機組進行了開工時間調整,檢修工期和開工時間計劃剛性執行不強。現場檢查設備跑冒滴漏問題普遍,安全文明雙達標差距較大。
空冷機組冷端不達標影響能耗、夏季限出力、冬季背壓高問題,火電機組軸系振動大問題,空預器堵塞問題,磨煤機出力不足等問題還比較普遍;水電機組主線接線方式多樣,可靠動作和抵抗可能引發全廠停電的能力還比較薄弱;設備性能不滿足電網調度要求產生的“輔助調峰”和“兩個細則”考核資金較多。
在靈活性調峰、儲能調頻、在線點檢狀態檢修、智能智慧電廠建設、機組低負荷高效長期保效等的技術應用差距還較大,創新能力和意識亟待加強。
一是進一步完善檢修管理體制機制,逐步實現自主檢修,增加內生動力。進一步整合區域檢修力量,推進檢修力量的集中優化整合和使用,推進檢修公司的實體化運作和檢修基地建設;用3年的時間全部實現檢修維護100%自主獨立完成,落實“自己設備自己管理”的要求,增加內生動力,實現質量提升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二是嚴抓設備檢修過程管理,打造精品,提高質量。一抓修前策劃,技術方案、施工隊伍、主要備品備件不落實,一律不批復開工;二抓關鍵節點檢查,對鍋爐四管、汽輪機間隙調整、發電機定子和端部絕緣等進行“四級”驗收;三抓工期剛性,除揭缸后發現重大缺陷,其余不批復工期延長;四抓修后保效管理,及時修訂運行檢修規程和系統圖,確保機組效率不降。
一是基層企業要切實提高技術監督主體責任意識,完善企業技術監督組織機構,補足配齊好技術監督專業技術人員,制定詳細的技術監督年度計劃。
二是加強技術提升和技術人員能力建設。企業要編制完善技術管理導則,明確各部門、各崗位職責;要定期修訂技術規程、標準和臺帳,并組織學習;要廣泛開展技術分析、研討,組織專業人員開展重點問題攻關。
三是科學技術研究院和新能源科學技術研究院要加大技術監督管理和技術服務力度,提高破解技術難題的能力。
一是狠抓機組降缺陷和非停工作。要大力推進智能分析系統開展設備在線點檢,每月召開主機和主要輔機設備劣化趨勢分析會,通過點檢提前預警,達到對設備健康的實時保健功能,避免設備出現突發故障;要狠抓重復性缺陷的管理、治理和考核。
二是繼續深化熱工專項技術提升。基層企業要樹立“向保護要安全、向自動要效益”的理念,對于每個保護和自動都要從測點是否規范、測量數據是否準確,傳輸是否正確、邏輯是否合理、質量是否優良、保護投退管理是否規范等方面開展全面檢查。
三是全面開展“安全文明生產雙達標”工作。基層企業要將“安全文明生產雙達標”作為一項長期日常性工作來抓,要高標準要求、動態管理、持續治理,要堅決消除動靜密封漏油、漏水、漏汽問題。
要緊緊圍繞人員行為安全,加大智能安全帽、人員定位、虛擬電子圍欄等技術的使用,將人員行為與兩票進行關聯,實現人員行為安全可控在控;圍繞節能降耗抓好制粉系統優化、汽輪機冷端治理、發電機氫氣提純、機組保溫治理,突出“長期保效、低負荷高效”原則,研究新技術、新工藝在機組綜合升級改造上的應用。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等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關于加強水庫大壩安全的重要批示精神,落實大壩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切實做好水電站防洪度汛工作。
安全生產工作是集團公司一切工作的基礎,大唐集團一定會直面問題,克服困難,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設備管理工作,以實現設備的安全、經濟、環保和長周期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