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常態背景下充分發揮國防科技創新資源優勢,以軍民融合協同創新和成果產業化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對主動適應新常態、培育發展新動力和驅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在提出軍民融合協同創新概念,分析其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運行機理的基礎上,提出了軍民融合協同創新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的三種實現路徑以及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常態;軍民融合;協同創新;新興產業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2.020
1 引 言
我國新的經濟發展戰略是引領新常態、走進新常態、發展新常態,在這樣的環境下,催生了一大批科技新產業,對于我國的經濟結構形式與發展模式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所以,在新常態下,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新常態,并且適應新常態,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活力,增強軍民之間協同合作實現科技創新,積極發展新型技術產業,引導湖南省在經濟發展新常態局勢下的創新驅動發展,并且進一步將成功經驗應用于全國,這對于我國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2 運行機理
2.1 實施戰略制度組織和知識協同,提升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績效
軍民協同合作,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是泛指參與了研究的所有創新研究中心,對于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有導向作用,它的評價內容包括自身對于創新所做的貢獻,在整體中與其他部門或主體的配合程度以及外界因素影響等。并且,其中最主要的是自身的創新能力,這也涵蓋了包括科研單位、科研人員以及創新成果等;外界因素對創新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這主要有金融市場、經濟發展環境與政府機構的引導等。而軍民協同創新則將這兩者聯系起來,主要內容包括軍民兩大主體意愿、能力以及創新管理制度的配合。在經濟新常態下,以戰略促發展、以知識謀發展、以制度保發展是實現我國協同創新的主要手段。
2.2 選擇合適的科技成果產業化模式,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
科技創新是需要不斷地摸索,在實踐中一步步改進的,只有轉化成科技成果,才能形成價值。科技創新主要是指依靠科技力量降低經濟成本,簡化產業流程,提高收益,另外在具體市場下,產業模式也進行了具體化,有自行轉化、以其他企業參與共同完成轉化與在市場需求下引導轉化三種模式,實現產業與技術相結合,促進新常態下新興產業的戰略性發展趨勢,并且進行重組,不斷加強結構完善,優化升級。
2.3 優化產業結構,調整要素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軍民合作、協同創新對于新常態下科技進步具有重要意義,只有這樣才能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并將產業規模擴大,以更多的產品形式、更高的生產水平與質量以及更合理的價格適應市場的不同需求,并且可以進一步刺激消費者,增加消費需求,不僅能夠實現資源整合重組,提高配置與資源利用率,更能快速的打開市場并且融入市場環境;另外還能夠更深層地了解到市場需求,提升自我發展空間。除此之外,還能夠提升我國的軍事基礎力量,在軍品上,增強出口貿易能力,優化供需關系。
3 路徑選擇
3.1 自行轉化
這種轉化方式本質是產業的內在轉化模式,通常可以根據實現的途徑有所差別進一步劃分為直接轉化與間接轉化,其中間接轉化又包括了合作與轉讓兩種。這種方式形成的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主要是科研人員,由他們所開發、研究、應用于社會,這可以算是“第一代”的轉化方式。
例如,我國為了加強對于風力發電的開發及應用,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各地也有許多專項研究小組成立,國防科技大學與時代新材料科技的合作就是其中一例,兩者的合作研發始于2006年,研究重點集中在更大容量的以新材料為基礎的發電片。三年后,研究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在湖南株洲以及天津都有全面生產,其產品不僅是在國內應用,更是出口海外市場,為我國出口貿易做出了突出貢獻,為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
這種模式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為其自身所具有的優點:這是因為在這樣的模式下,軍民合作、協同創新更加能夠以市場為導向研發新產品,能夠及時地對產品進行更新。但是它的缺陷在于因為勢單力薄,無論是人力、財力還是物力上,所獲得的支持力度不夠,在市場上生存與發展會遇到更大的阻礙,又因為中試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所以此時企業往往會退縮,造成創新產業鏈的不完整與斷層。
3.2 “以我為主,其它方參與”的平臺轉化
不可否認,科研單位是科技研發的中堅力量,但是也需要財力以及物力的支持,所以需要政府提高對科研的重視,為科研人員建立試驗平臺等,這種模式是在“第一代”上進化而來,所以也稱為“第二代”轉化方式。
在這方面,我國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例如在“北斗”系統研發上,湖南省科技創新研發中心就與其他高校以及企業深入合作,在項目上做出了巨大貢獻。
3.3 “面向市場,以需求為中心”的第三方轉化
與我們通常所講的合作創新模式有所不同,軍民協調創新中的主體單位有軍方,所以在科技創新上,可以與高校形成人才共同培養機制,加強與政府的聯系與合作,協同促進科技進步,這種模式下的成果轉化屬于“第三方轉化”模式,通常來講,第三方主要是政府所設立的技術轉移服務組織,與軍方是相互獨立的。
例如,湖南省與國防科技大學聯合共建了科技創新研究產業園,主要研究內容是計算機技術,是我國研究“天河”號計算機的第三方服務組織。這種方式能夠加強中西部結合,實現共同發展,并且打造屬于湖南的特色科技產業,促進湖南大戰略性發展,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經濟新格局。
4 對策建議
4.1 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首先,需要基于目前的市場形勢,以科技促發展為戰略導向,加強軍民協同創新,實現重大項目的科技技術攻堅。
其次,將已經研究的科技成果投入實際使用,并且采用多方轉化的方式將科技力量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再次,當軍民協同創新產品設計我國軍方管理時,不可以對我國的國防安全造成影響,只要滿足了這個條件,才能進行相應的處理,進而應用到實際中。
最后,對于這一類研究,其科研成果的形成、轉化與產業化等都需要一個標準的評價體系與流程,這樣對于維護知識產權具有重要意義。
4.2 完善相關協同配套機制
政府應該加強對于軍民協同創新的支持,加強軍民兩者的結合,促進區域性的經濟發展。政府支持的主要方式與途徑包括減少相關稅收、增加政府補貼,并且這些可以依據做出的科技貢獻而定,能夠更好地促進新產業的形成與發展。不僅如此,政府在制定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時,也應該充分考慮到發揮產業特色帶頭作用,實現結構優化升級等,加強科技成果的創新與轉化,使新興產業發展更加具有前景。另外,還需要結合軍方研究管理制度,為維護我國國防安全做出努力。
除此之外,還要充分與互聯網相結合,將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的作用發揮出來,通過這一技術實現交易模式的虛擬化,能夠更加及時、準確地了解市場需求并做出相應的研發方案,這是一種信息化軍民協同發展的新模式。在各種客戶端上,均有第三方的控制程序,能夠實現信息共享、資源共享以及技術共享,對于加強產業發展的導向性與目的性更為有利。
4.3 構建軍民融合協同創新商業模式
首先,創新是這一模式的核心內容,軍民合作是其主要實現方式,目的是在不同的市場需求下,創新產品的多樣化發展模式,推進產研結合,深入市場了解,在互聯網模式下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性目標。其次,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為科研提供財力、物力,建設科技試驗平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最后,要能夠在金融市場下保持穩定發展,為軍民協同發展提供一個穩定的、良好的外部環境,能夠促進產業的戰略化轉型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范肇臻.國防工業從軍民結合到軍民融合的偉大轉變[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0(9):30-33.
[2]熊勇清.傳統企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接路徑與模型[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4(9):107-115.
[3]田莉.戰略性新興產業突破性技術創新路徑與實現機制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11-13.
[4]汪秀婷.新興產業協同創新模型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5(11),51-58.
[5]吳紹波.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生態系統協同創新的治理模式選擇研究廠[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4(26):13-21.
[6]董曉輝.軍民融合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的研究[J].科學學報,2013(4):60-64.
[作者簡介]吳晴晴(1989—),女,漢族,江蘇常熟人,工程師,碩士,國防工程研究院,研究方向:國防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