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已經成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內容。在傳統觀念中,學校是封閉的環境,一旦學生進入校園后,學生的活動皆由教師負責。只有在學生出現較大的問題的情況下,教師才會聯系家長。而在家長的心目中,也認為只有孩子出現了問題老師才會聯系。因此在面對老師時,很多家長是帶著挨批評、受教育的心態。
關鍵詞:管理;模式;探究
一、 問題的提出
由于缺乏平等的交流,家校分割,家長進入校園都會覺得不自在,更別提參與管理了;家校合作的內容也比較單一,一般也就是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如聽寫、背書、簽名等,學校的活動是極少有家長參與其中的。對于學生的負擔是否過重、學校的教育設施是否合理等,家長幾乎一無所知;對于家校合作這一機構與制度,也是非常缺乏的。就目前而言,家長會是家校合作管理的主要渠道。然而現在大部分的家長會都變味了,變成了學校介紹會、學生表彰會等。家長都處于被動的位置,幾乎沒有主動發言的機會。當然也有不少學校成立了家長委員會,但僅僅只是流于形式,成立了以后就幾乎不再有任何活動。
二、 概念的界定
所謂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它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學生的學習或者品德等問題,也不應該僅僅是對自己孩子各方面的關注。它應該站在學校的角度,關注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學校的管理包括對學校基本情況的了解、對學校各項管理的關注以及對學校各項決策的參與等。
三、 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模式分類
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家校管理經驗,依據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特征,家校管理模式分為以下三種:審議模式、過程模式、決策模式。
(一) 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審議模式
審議模式的家校管理在我國中小學是非常普遍的,這是家校管理的初級形態。在一些政治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家長的民主參與意識比較強,但是由于過去家長一直長期處在一個比較封閉的環境中,不敢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學校并不是完全地開放。這種類型的家校管理模式一般都是通過家校委員會來實施的。家校委員會的職責就是建立家校之間的聯系,聽取學校的報告和相關計劃安排等,同時對學校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這種管理模式通常學校只是選擇性聽取部分家長的意見,解決一些緊急的、易解決的、或者對學校有利的問題,其余的則采取回避敷衍的態度。總體來說,家校委員會對學校管理的影響是非常小的,家長在這樣的模式當中也只是被動的配合,處于接受者的位置。
(二) 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過程模式
家校管理的過程模式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的一些中小學已經開始實施。家長通過參與學校管理的過程,咨詢權、行動權得到了部分落實。隨著城市的發展,家長的民主意識不斷提高,參與學校管理的愿望也愈加強烈,學校也應該進一步向家長開放。從我國目前的實施來看,我國的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過程型的模式主要通過家長志愿服務這一項來得以實現。家長志愿參加學校的服務在國外的一些發達國家比較常見,但是在我國還只是剛剛起步。這種管理模式從學校角度來說,是為了通過爭取家長方面的資源來協助學校的運作,并且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三) 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決策模式
雖然家長進入最終的決策層面是必然的趨勢,但是這種模式在我國現階段而言,還尚未出現。其實,這種管理模式,在西方的一些發達國家早已實施很久了。這種管理是家校管理的最高形態。在這些國家中,家長的決策權力甚至都得到了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和保護。對家長而言,學校是對他們高度開放的一個環境,與他們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就我國目前的發展現狀而言,讓家長加入學校的決策對于我國來說還是顯得不太切合實際。但是隨著學校管理體制的深化改革,這種管理模式在我國的中小學中也會慢慢找到它的生長點的。
四、 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模式的比較分析
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基本模式如下圖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模式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在實際操作中,三種模式通常并不是單一存在的,可能同時存在兩種或者三種,又或者處于兩者之間。不同的模式有各自的優缺點,并且在實施家校管理之前,如果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都可能產生負面的作用。因此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來推進家校管理的進程。
五、 啟發與結論
家校管理是必然趨勢,也是提高學校管理的重要措施。事實證明,家校管理模式得到了家長、教師、校長三方面的認可,只是缺少相關的制度、方案等。當然,家校管理并不是靈丹妙藥,各種問題并不會因此迎刃而解,它只是學校管理的一個方面。但是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學校管理體制的不斷深化,家長參加學校管理將更加的積極主動。
參考文獻:
[1]黃河清.家校合作導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韓緒芹.泰安市初中家校合作現狀調查研究[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10.
[3]陸春華.影響小學家校合作的主要因素及應對策略[D].蘇州:蘇州大學,2010.
[4]苗建玲.小學家校合作的現狀、問題及應對策略[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08:5.
[5]曲麗君.朝陽市第一中學家校合作的個案調查與研究[D].遼寧:遼寧師范大學,2006.
作者簡介:
蔡錦珠,江蘇省揚州市,江蘇省寶應縣白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