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物理是一門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科,高中物理的實踐性很強。如何優化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有效地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讓高中生可以利用物理課堂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目前教育上的新要求。本文闡述了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優點,簡單分析了優化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優化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措施
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高中生和家長對高考的重視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物理作為高考中的一個重要科目越來越被重視。高考物理主要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些能力和學生的生活實踐是密切相關的。因此,高中的物理教學必須結合生活實際,全面實現并優化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提高生活化教學的效率,讓學生熟練掌握物理知識并正確應用。
一、 生活化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
曾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有一個好的開始也就成功了一半。”生活化在新課導入中使用,不僅可以實現新課導入,還可以讓學生對新課的理解度更深,充滿好奇學習新課,快速地融入物理新課教學中去。
例如,在學習關于摩擦的知識點時,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先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思考我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摩擦現象?學生會說出很多事例,像推箱子、擰瓶蓋和汽車剎車等例子,讓學生思考,大小不同的汽車剎車的現象有什么區別,引導學生發現學習,剎車的滑行距離與汽車的質量和行駛速度都有關系,汽車的質量越重,剎車時速度越大,剎車滑行的距離就會越長。物理教師還可以組織小組討論,還有哪些因素可以影響汽車的摩擦力?從踩剎車的力度不同,剎車的滑行距離不同可與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從而明白汽車剎車施加壓力會影響摩擦力,并且隨著壓力的增大,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力也變大,當車輪不能轉動時,摩擦力就從滾動摩擦變成了滑動摩擦,就能快速停車。使用這種引入方法,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這些現象時,會立刻想到摩擦的相關知識,并會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又例如學習“自感現象”知識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實際操作,拆解壞掉的小電器里的鎮流器,在生活實踐中學習自感電流,這可以讓枯燥的課堂活躍起來,學生可以討論自己從中獲得的知識,然后物理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演示,兩手捏住鎮流器的接線柱,也電池的兩極相連,一小段時間后,快速移動離開干電池,就會觀察到自感現象。這樣就會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回到教學課堂上,認真學習物理新知識。
二、 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增強學習效果
物理這門課程有很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但是物理的很多知識都是從生活中獲得的,與社會有很深的聯系,所以高中物理老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應該在考慮學習目標的前提下,利用現在的多媒體條件,創造生活化的物理教學情境,把生活中的將物理現象以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展示出來,并加以物理實驗操作。這樣物理課堂教學才能更高效,課堂效果更好。
例如,物理教師講解“圓周運動”這部分時,學生往往很難理解“離心運動”這個現象。教師就可以創建洗衣機脫水的教學情境,現在的生活條件比較好,學生的家里都有洗衣機,平時也一定使用洗衣機給衣服脫過水,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洗衣機脫水過程是怎樣的?怎樣實現脫水工作?學生之間進行討論,結合課本知識點,很快就明白是離心運動甩掉了衣服上的水。衣服因為向心力的作用,在洗衣機脫水桶里保持垂直狀態,打開洗衣機的脫水開關,洗衣機開始工作,脫水桶開始做圓周運動,衣服被限制在脫水桶里,水就會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脫水桶。轉速越快,離心力就越大,水脫離衣服的程度也越大,水被從衣服里甩出去,衣服就脫水了。給學生創設這樣的生活化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牢固掌握物理知識。
三、 設計生活化習題,鞏固知識
好的習題不僅可以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還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查看近幾年的高考真題就會發現,越來越多的真題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如B超、高鐵、滑輪運重物、地震波等。針對這一現象,進行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時,教師設計的練習題也應該結合實際生活,這樣才能鞏固學生物理課堂上學習的理論,也對高考的習題模式有適應性,提高學生解答習題的能力。
例如,教師講解“牛頓運動定律”這部分內容時,出題者曾經出過這樣的課堂習題:在一段平坦的直行公路上,機動車在該路段的最大限行速度為40km/h,一輛汽車突然發現前面有障礙立即剎車,從剎車到該汽車完全停止,交警對滑行距離進行的測量,測量結果為20m,已經知道了這輛汽車的車輪與地面的摩擦因數為0.6,請你幫交警計算一下該汽車是否超速。教師提問汽車的剎車的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學生會答出汽車的行駛初速度、剎車壓力、駕駛員反應快慢。我們假設汽車的質量為m,剎車時速度為v,剎車壓力為f,司機反應時間為t,根據已知條件我們就可以得出汽車剎車前速度,判斷汽車是否違章。教師還可以根據司機反應時間引申出法律嚴禁醉駕的原因。培養學生根據物理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四、 總結
高中階段的教學跟小學和初中教學有很大差別,高中生面臨人生中很重要的高考,心理壓力比較大;而且高中生已經有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很難適應新老師新的教學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利用生活化教學,也就是跟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引發學生產生共鳴,積極主動加入到學習中去,實現成績的提高。因此,優化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就必須加入生活元素,讓生活實際進入物理課堂,加深學生對物理理論知識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潘月濃.淺談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J].考試周刊,2012(36):8.
[2]邵燦剛.高中物理生活化教育策略與實踐探析[J].基礎教育論壇,2011(11):18.
[3]周俊健.源于生活,回歸生活——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初探[J].中學物理:高中版,2015(7):29-30.
作者簡介:
劉曉琴,四川省廣安市,四川省廣安市武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