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學業繁重,學習壓力較大,需要教師采取有效地教育和管理方法,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班主任是班級的核心人員,是班級事務的管理者和班級活動的組織者,高中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班級管理有序、班風學風良好、學生成長和成才是所有高中班主任應該關心和重視的問題。本文旨在對高中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藝術進行探討,為高中班主任的教學和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管理;教育;藝術
現如今,高中生面臨的學業壓力較大,而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也更加嚴峻,如果班主任不及時采取積極的管理措施,學生可能會因學習壓力過大而產生抑郁、恐慌、焦慮等消極心理,有的學生甚至會逃避學習,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心理健康均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為了改變這樣的不良現象,高中班主任應加強對學生的管理以及教育,使班集體積極向上、朝氣蓬勃。
一、 言傳身教,提高語言和行為教育藝術
在教學中,教師的言行舉止會在無形中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學生的言行會受到教師的影響,因此,班主任應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學生。高中班主任通過語言對學生進行教育,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以及思想交流,在此過程中班主任的每一句話都有可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因此,班主任在說話前,應對即將說出的話語反復推敲、斟酌字句,使語言親切自然,同時語言盡可能包含哲理,讓學生易于接受,并深刻領悟語言中的奧妙。班主任注意用詞,用“不逆耳”的語言說服和感化學生,減少學生的抵觸情緒或逆反心理。
班主任的行為也會對高中生產生影響,學生會無意識地模仿教師的行為,因此班主任應在日常教學中注意自己的行為,讓學生受到良好的行為藝術的感染。班主任應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良好的控制,避免過度情緒化,應積極樂觀,不向學生傳遞消極信息。言出必行,答應學生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持之以恒,讓學生明白堅持的重要性;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論成績好或成績較差的學生,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都應查明事情的原委,然后進行適當的批評教育,讓學生心服口服。
二、 了解學生,加強溝通,拉近師生關系
溝通是高中班主任很好地了解學生的有效方式之一,而良好的溝通交流可以將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縮短,增進師生的情誼。良好的心靈溝通可以解決矛盾、減少分歧和意見、增進師生的情感。在交流前,班主任可確定好溝通的主題,并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給予學生充足的交流時間。強化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增進對彼此的了解,讓學生對教師產生親切感和熟悉感,將師生的關系拉近,以便師生在教和學中良好配合,從而促進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質量的提高。
例如,班主任可以確定一些話題,讓學生圍繞話題進行思考,隨后讓學生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和理解。在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的過程中,班主任應注意學生的用詞,觀察學生的表情,從學生的語言和神情中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從而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發現學生的性格特征。班主任與學生友好溝通交流,也可以適當向學生講述自己的經歷,增進學生對班主任的了解。根據對學生的性格的了解,班主任在今后的教學管理中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 強化班級管理,確保教學活動有序進行
在班級管理中,選拔和任用班干是高中班主任要考慮的問題。班主任并不能隨時都能監督學生,如果沒有班干,那么班主任不在教室的時候紀律就極有可能會被破壞。這種情況下的班集體就如同一盤散沙,雜亂無章,班風和學風較差,學生的成績較差,家長和學校的滿意度較低,如果這種情況長期持續,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可造成很大的不良影響。因此,班主任應重視班干的選用問題。班干是班主任的助手,在班干的監督管理下,班風和學風均會有明顯的提高。
獎懲有度是管理班集體的有效方法之一,有獎勵和處罰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因此班主任應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自覺性和自律性是比較難以控制的,對于處在青春期的高中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班主任應加強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讓學生懂得自律性和自覺性的重要性。當學生違反紀律時,應根據適度、公正和及時的原則進行處罰,應依據學生所犯的錯誤的程度、性質、影響以及學生對錯誤的反省程度進行處罰。及時處理,一視同仁,適當處罰。如果懲罰太重,會引起學生的抵抗心理或抵抗行為,過猶不及;如果懲罰太輕,則無法發揮警示作用。當學生表現良好的時候,班主任可及時給予表揚,提高學生的成就感,維持學生的積極性。
四、 加強與科任教師和學生家長的溝通
科任教師和班主任既是同事,也是班級的共同組織者和維護者,良好的班級建設離不開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良好合作。因此,班主任應多與科任教師的交流,互相尊重和理解,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共同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班主任對科任教師提出的建議認真考慮,相互配合,共同為創造良好的班級而努力。班主任分別做好科任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工作,幫助科任教師樹立威信,提高學生對科任教師的尊重和信任度。
高中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良好溝通是管理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班主任應建立多種溝通渠道,根據不同的家長的文化水平、社會背景等采取家長易于理解的溝通方式,將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情況如實告知家長;適當滿足家長的要求,并對家長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議,加強家長對學生的理解和支持;通過溝通與家長達成管理學生的共識,提高家長的配合度,讓家長對學生進行鼓勵和監督。這樣的方式下班主任和家長可及時向對方反饋學生的情況,以便及時采取相對應的措施,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對高中生的管理和教育中,班主任應可進行言傳身教,在管理和教學中滲透良好的語言和行為的藝術;班主任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建立良好的師生情誼;加強班級管理建設,在班級干部的協助下管理班級,并制定合理的獎勵和懲罰制度,促進良好班風和學風的形成;與科任教師相互配合,共同管理班級,并與學生家長聯系,加強家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提高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配合力度,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建紅.班主任“軟管理”藝術——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心理關懷的策略[J].文理導航(中旬),2015(01):82.
[2]龐文玲.淺析如何加強高中班主任工作效率[J].科技資訊,2014,12(05):113-114.
[3]田雁鳴.淺析高中班主任工作的正確開展[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03):108.
作者簡介:
陳敦峰,湖北省十堰市,湖北省十堰市柳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