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雅婷,吳 霞,黎 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醫院針灸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面癱又被稱為面神經麻痹。該病患者的主要癥狀為口歪眼斜、兩眼不等大、面部麻木等[1]。中醫認為,面癱是由于患者勞作過度,導致其機體缺乏正氣,風、寒等邪氣侵襲其面部筋脈,使其精氣阻滯所致。因此,對面癱患者進行治療的關鍵是祛寒補氣。目前,臨床上對面癱患者常采用針刺聯合隔姜灸進行治療[2]。有研究資料顯示,在對面癱患者進行針刺聯合隔姜灸治療時,配合科學、有效的護理可提高其治療的效果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主要探討對進行針刺聯合隔姜灸治療的面癱患者實施系統護理的臨床效果。
選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醫醫院針灸科收治的68例面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68例面癱患者中,有男30例,女38例;其年齡為22~76歲;其中有41例患者為左臉面癱,有27例患者為右臉面癱。
對這68例患者均進行針刺聯合隔姜灸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對這68例患者進行系統護理。進行系統護理的方法為:1)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面癱患者起病較急,且其臨床癥狀十分明顯,可對其造成極大的精神刺激,使其產生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要積極地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充分了解其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疏導其不良情緒。讓患者的家屬多鼓勵和關心患者,從而讓其感受到來自家人的支持和關愛,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2)對患者進行針刺護理。(1)在進行針刺治療前,向患者講解針刺治療的步驟、針刺治療的效果及相關的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在治療時感到疼痛是正常現象,可讓其使用深呼吸的方法以減輕痛感。(2)在進行針刺治療時,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體位。注意對患者進行保暖,不要讓其肢體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密切觀察患者神志的變化及進針的情況,若發現彎針,要立即告知醫生。(3)在進行針刺治療后,協助患者采取舒適的體位臥床。對患者采取防風措施,防止其吹到冷風。3)對患者進行隔姜灸護理。將患者病房的門窗關嚴,注意對其進行保暖。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若其局部皮膚出現水泡,應該采用無菌注射器將其水泡中的液體抽出。若患者的皮膚出現傷口,采用TDP(特定電磁波譜)照射其傷口,30 min/次,1次/d。若患者傷口的滲液較多,可適當地增加照射的次數,以保證其傷口干燥,減少其傷口滲液的量。4)對患者進行眼部護理。因面癱患者常會發生眼瞼閉合不全,容易導致其眼角膜發生感染[3]。護理人員要保持病房的衛生,以防止患者感染。告知患者在外出時佩戴墨鏡,以防強光直射其眼部。可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指導其使用眼藥水。5)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指導患者多食用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禁止其食用冰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4]。囑患者適量地補充鈣及B族維生素,以促進其神經功能的恢復。6)對患者進行運動指導,指導患者適當地進行體育鍛煉與面部肌肉鍛煉,以增強其體質、改善其面部肌肉的僵硬狀態。7)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能吹冷風及用涼水洗臉、洗澡。囑患者按醫囑回醫院復診。
觀察這68例患者治療的效果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采用醫院自制的調查表調查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該問卷滿分為100分,評分>60分為滿意;評分≤60分為不滿意。接受治護后,將這68例患者的治療的效果分為痊愈和未痊愈。痊愈: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未痊愈:患者的臨床癥狀未完全消失[5]。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在這68例面癱患者中,有65例(95.59%)患者痊愈,有3例(4.41%)患者存在嘴角略斜的癥狀,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59%。
接受護理后,在這68例患者中,有59例患者對護理服務非常滿意,有8例患者對護理服務比較滿意,有1例患者對護理服務不滿意,其對護理的滿意率為98.53%(67/68)。
患者罹患面癱后,其容貌會發生改變,可對其生理及心理健康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隔姜灸聯合針刺是常用的治療面癱的方法。用該方法治療面癱具有快速、安全、副作用小等優點[6]。隔姜灸是通過艾條與姜的相互作用,達到祛風散寒、疏絡通脈的作用。但患者在接受針刺聯合隔姜灸治療時會有刺痛感,加上其心理因素,導致治療的效果不理想。有研究資料顯示,對面癱患者進行治療時,配合進行科學的護理,可提高其治療的效果。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護理后,這68例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59%,其對護理的滿意率為98.53%。綜上所述,對進行針刺聯合隔姜灸治療的面癱患者進行系統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