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璟伊1,劉立東2
(1.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 長春 130117;2.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二部,吉林 長春 130022)
頸性眩暈是指因患者的頸枕部發生急性或慢性軟組織損傷,致使其椎間關節發生退化、鈣化、變性及增生等引起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眩暈[1]。頸性眩暈患者主要有頭痛、失眠、耳鳴及視物不清等臨床表現,嚴重時還可發生猝倒等危險事件。目前,臨床上治療頸性眩暈的方法雖然較多,但療效差異較大。通過臨床觀察,筆者了解到頸性眩暈患者使用益腎活血針刺法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但是,筆者在萬方、知網等數據庫中均未查找到使用益腎活血針刺法治療頸性眩暈的相關文獻。為了進一步證實此療法的有效性,筆者選取某醫院骨科門診在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期間收治的40例頸性眩暈患者,并使用益腎活血針法對其進行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次的研究對象為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期間某醫院骨科門診收治的其中40例頸性眩暈患者。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年齡≥18歲且≤65歲的患者。2)可耐受針刺治療的患者。3)能夠堅持配合完成治療的患者。其排除標準是:1)精神疾病患者。2)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療的患者。3)合并有嚴重心肝腎疾病的患者。4)處于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女性患者。在這40例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12例;其年齡為20~65歲,平均年齡為(42.0±2.4)歲;其病程為3~15個月,平均病程為(7.0±3.5)個月;其中頭部前屈型頸性眩暈患者有13例,頭部后伸型頸性眩暈患者有12例,頭部旋轉型頸性眩暈患者有10例,混合型頸性眩暈患者有5例;其中有7例患者有頸部疼痛的癥狀,有10例患者有視物不清的癥狀,有12例患者有惡性嘔吐的癥狀,有7例患者有持物不穩的癥狀,有9例患者有心慌心悸的癥狀,有16例患者有耳鳴的癥狀。
本次研究中對頸性眩暈的診斷標準為1994年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和標準》[2]中制定的有關頸性眩暈的診斷標準:1)患者有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2)患者有位置性眩暈、持物不穩及視物不清等臨床表現。3)對患者進行旋頸性試驗的結果為陽性。4)對患者進行X線檢查的結果顯示其頸椎間隙變窄、鉤椎關節變尖。5)對患者進行顱腦多普勒超聲檢查的結果顯示其存在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為這40例患者均使用益腎活血針刺法進行治療,方法是:1)穴位選擇:C2~C7脊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太溪穴、、三陰交穴、太沖穴、血海穴和陰陵泉穴。2)對患者上述穴位處的皮膚進行常規消毒。3)用1.5寸的毫針在患者的C2~C7脊穴棘突兩側旁開0.5寸的位置刺入,進針1.0寸。4)用1.5寸的毫針采用捻轉平補平瀉法對患者的合谷穴、足三里穴、太溪穴及三陰交穴進行針刺治療,同時采用同樣的手法對其太沖穴、血海穴、陰陵泉穴進行針刺治療,每天針刺一次,每次為其留針30 min。連續治療7天。
治療結束后,觀察這些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1)按照國家中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2]中的療效判定標準將患者的治療效果分為痊愈、顯效、好轉和無效四個等級。⑴痊愈:治療后,患者的眩暈等癥狀消失,治療后對其進行2個月的隨訪得知其病情未復發。⑵顯效:治療后,患者的眩暈等癥狀明顯減輕,僅在勞累后偶爾發作。⑶好轉:治療后,患者的眩暈等癥狀部分消失或減輕,有時會影響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⑷無效:治療后,患者的眩暈等癥狀均未見好轉,甚至其病情在加重。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2)不良反應包括感染、暈針等。
經過治療,在這40例患者中,治療效果為痊愈者有33例,為顯效者有5例,為好轉者有1例,為無效者有1例,其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7.5%。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這40例患者均未發生感染、暈針等不良反應,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0%。
頸性眩暈是由于患者的頸部軟組織受到損害造成腦供血不足引起的癥狀,主要臨床表現有眩暈、惡心等。近年來,有學者認為,頸性眩暈的發病原因包括以下2個方面:1)由頸椎退行性病變所致的眩暈。患者的頸椎發生退行性病變后,導致其頸部椎體失穩及頸椎周圍的軟組織痙攣,其椎動脈因受到機械性壓迫而發生眩暈。2)患者椎動脈周圍的交感神經受到刺激后,使其血流動力學指標發生改變,進而導致其椎動脈的供血不足而發生眩暈[3]。王慧敏[4]等的研究表明,用刃針松解術治療頸性眩暈的總有效率達到98.2%,但多數患者對此療法不能耐受,故此療法在臨床上的應用受到了局限。焦祖斌[5]的研究表明,用針刺頸夾脊穴配合手法對頸性眩暈患者進行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8.51%。《靈柩·太惑論》中稱“邪之中于頸,因逢其身之虛,其入深,則隨目系,以入腦”,故在對頸性眩暈患者進行治療時需以活血為主要原則。本次研究所選穴位主要是合谷穴、足三里穴、太溪穴等穴,對這些穴位進行刺激,均可起到活血補腎、提高機體抵抗力的作用。研究結果顯示,經過治療后,這40例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達到97.5%,未見不良反應發生。此結果與焦祖斌等[5]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用益腎活血針刺法治療頸性眩暈的療效顯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