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麗敏
摘要: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擁有悠久的農業歷史,農業產業經驗豐富。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近年來我國生產力與生產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經濟產業結構的日益調整與優化,我國農業價值鏈出現了嚴重的失衡現象。
關鍵詞:農業產業 價值鏈 問題 探究
長期以來,我國農業作為社會經濟的支柱型產業,起作用不言而喻,近年來又歷經了產業優化,農業種植水平撒幅度提升。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其價值鏈失衡問題日益凸顯,已逐步成為制約我國農業未來發展的阻礙。因此,逐步優化價值鏈體系,消除現有的失衡現狀,是當前我國農業領域的首要工作任務。
一、中國農業產業價值鏈現狀
21世紀,農業產業價值鏈的優化作為農業發展的首要前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創新技術的蓬勃發展帶動了農業的整體進步。21世紀國內農業領域價值鏈逐步向著科學化、合理化的方向穩步邁進,但在實際應用環節存在著諸多不足。
(一)優勢方面
21世紀我國農業領域進行了產業結構的調整,新型農業技術得到了充分的推廣,新型農業技術的應用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使我國農業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為農業技術完善與推廣提供了動力,在將新新技術在事件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與充分的認可,推動了我國農業的進步,為農業發展注入了時代的新鮮血液。此外,在進行農業新型技術的推廣與應用環節,我國政府部門給予大力支持,引起了業內專家學者的高度重視,技術的推廣程度逐步深入,新技術的應用初見成效。通過宏觀的角度來看,21世紀我國農業領域價值鏈發展前景光明。除此以外,新型計算機、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提升了農業發展效率,使農業未來發展日益科學化、合理化,未來發展前景光明。
(二)劣勢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我國農業領域的價值鏈發展前景較為光明,但在新型理念的應用環節具有諸多不足與缺陷,具體如下:
1.受傳統農業理念的束縛。在推進農業產業優化改革過程中,部分地區的傳統農業理念較重,各類新型理念的推廣環節受到不同程度的舊式理念的束縛。個別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者思維理念相對落后,又缺乏對于新型農業理念的系統化學習,忽視了新型技術在農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并未將新型農業技術貫徹落實,舍本逐末,仍利用原有的技術手段于農業生產,在影響工作效率的同時,使農業領域的價值水平較低。以農作物種植環節為例,部分地區仍采用人工大規模噴灑農藥的方式減少病蟲害,與新型農業技術的要求背道而馳。
2.型農業設備不足。新時期,我國開展新型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環節,在以先進的理論技術作為支撐的同時,應以先進的農業設備作為客觀保障,以新型滴灌技術為例,在此項技術的應用環節應配合使用各類先進農業設備,充分發揮理論技術優越性,并以實際設備進行操作。而在部分地區進行新型農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環節,仍存在新技術配套舊設備的現象發生,技術固然先進優越,但缺乏與之合理配套的新型設備,技術推廣工作難以展開,新型農業技術推廣未得到充分的貫徹落實。對傳統農業技術的改革造成了阻礙,不利于傳統農業向新型農業的過渡。
3.“剪刀差”問題。由于我國農業產業各經濟主體主要處于涉及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三次產業的整個農業產業價值鏈的低端,對整個產業價值鏈的貢獻較小,所以相應獲得的盈利較少,因而農業產業各主體的經營規模較小、實力相對較弱。
二、中國農業產業價值鏈發展對策分析
(一)培育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選擇農產品加工企業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是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管理體系和經營方式,是以龍頭企業為依托建立起來的包括研發、教育、生產基地、產品加工和商貿等一、二、三產業緊密結合、相輔相成和五位一體的綜合性產業集團,是一個實施企業化管理的利益共同體。可見,農業產業化實施的關鍵是龍頭企業。基于農產品加工業在擴展農產品市場銷售空間、延伸銷售時間、擴充市場容量、增加附加價值、提高農業比較利益、增加農民收入、協調城鄉關系方面能發揮重大作用,從價值鏈視角,應重點選擇以農產品加工企業作為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
(二)深入貫徹落實,構建新型理念
時下,經濟全球化已成為各國家發展的必然趨勢,世界各國進行經濟產業結構調整、農業領域整體優化是保障本國綜合實力與國際地位的重要保障。而我國當前較為突出的農業問題,一直制約著我國整體實力的發展。因此,進行農業創新型技術推廣與應用是保障我國在日益復雜化、多樣化的世界舞臺中保持有利戰略地位的重要前提。進行農業創新型技術的推廣與應用環節,應著力于新型技術的深入推廣與貫徹落實,增加新技術、新理念的宣傳覆蓋面,在推廣環節通過各類新型媒體,如微博、微信客戶端等用戶數量相對較多的客戶端、APP,將農業創新型技術的成果進行充分展示,應集中展現出在農業新型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帶來的農業的飛速發展,與農民的實質性增收。在幫助人們深刻認識農業創新型技術的同時,消除原有的、落后的農業理念,使新時代的信心理念深入人心,為農業創新型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提供了前期的有效保障。除此以外,在宣傳的過程中要對新時期出現的媒體信息技術進行不斷的宣傳,促使信息技術可以深入到農業發展之中,提高農業發展的信息化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農業領域價值鏈存在短、窄、薄的現象,農業產業價值水平較低,與其他發達國家和地區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新型農業技術與理念的推廣程度較弱,尚未形成普及,嚴重阻礙了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應引起農業產業專家學者的高度中;以提升農業增值空間與提升產業鏈價值作為首要工作任務,逐步優化經營模式,大力深入發展新型農業理念,以達提升農業領域價值水平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