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摘要:在經濟取得快速發展的同時,財務管理中的問題也愈加凸顯,尤其是基層財務管理中暴露的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由于財務管理中諸多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著基層單位的發展。因此,對基層單位而言,加強財務管理,提升基層財務管理的整體水準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本文針對基層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展開分析,并對其改善對策提出了自己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財務管理 問題 對策
財務管理是一項兼具專業性和政策性特征的工作,是基層建設的基本工作內容,不僅涉及到基層部門的風氣建設,更涉及到官民雙方的利益,因此,財務管理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基層建設的成敗。本文針對基層財務管理展開分析和研究。
一、現階段基層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分析
(一)預算編制不合理
在實施財務管理過程中,制定好預算編制是保障財務各項工作順利執行的根本前提,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對財務管理的約束作用。然而,當前基層財務部門在預算編制方面卻存在許多不合理的現象。基層財務工作人員的整體專業素質較低,在實施預算編制時,由于受時間的限制,無法對各個層面展開詳細調查和研究,從而導致預算編制因欠缺必要的調查依據而變得不夠完整、不夠合理,進而使相關部門在預算編制執行環節出現工作受限,與預算不匹配的情況,阻礙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
(二)缺乏執行力
大多基層部門沒有充分意識到預算編制對財務管理的重要影響,致使其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不能依據各基層部門的發展需求將已經上級管理部門審核通過的財務預算實施分化,造成預算編制無法正常執行。此外,一些基層部門在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無視財務預算的開支要求,致使超支現象頻頻發生,又由于一些基層官員在開展工作時,罔顧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導致因公徇私、接待費用超支等現象的出現,上述行為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財務管理造成不利影響。
(三)資產管理的缺陷
基層財務管理既包括對基層部門的資金實施管理,同時還包括對基層部門的資產實施管理,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大多基層財務部門會將資金管理作為工作重點,而資產管理卻常常被忽視。具體體現為沒有按照財務管理規定對基層部門的固定資產實施定期抽查和盤點,對固定資產的增加缺乏必要的登記入賬流程,這些管理上的漏洞會導致一些事業部門人員收受賄賂的可能。此外,基層部門的人員流動,缺乏規范的交接流程,導致固定資產只存在總賬目,缺少明細賬目,如此一來,很容易縮短了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導致固定資產過早報廢,從而造成國家資產的間接損失。
(四)財務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偏低
基層部門的財務管理人員,通常以派駐部門或縣級部門拓展的形式進行區域劃分,由于受基層部門機制的制約,造成基層部門財務管理人員的欠缺,但財務管理工作又不能空置,因此只能有其他方面的人員來兼任。然而財務管理作為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必須有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才能勝任,倘若讓不具備專業素質的人來具體的指導財務工作,不但無法有效的對基層部門的財務工作實施監管,還可能導致因判斷失誤而引起的管理失當的情況出現,從而對基層部門的利益帶來一定損害。同時,基層部門工作人員的欠缺極有可能出現某些財務人員兼任其他工作的可能,如此一來,兩項工作的兼任很容易使財務管理人員的精力和時間不充足,更沒有多余的時間來繼續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從而造成財務管理人員的能力受限,影響財務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提升基層部門財務管理水平的對策
(一)健全管理機制
為了更好地提升基層部門財務管理水平,應逐步健全財務管理機制。首先。要對各基層部門的財務機制加以改善。通過工作實踐,我們發現各基層部門在財務規范和財務建設方面的執行力存在一定欠缺。對此,應有針對性的建立專項的監管制度。如:資產管理機制、政府部門采購機制、財務崗位責任機制、財務管理機制等都應作為強化基層部門財務管理方面的有效方法。同時,應結合基層部門的現實工作狀況,針對財務管理中的不足之處有目的性的實施管理,構建有方向性的管理機制。此外,還應建立相應的激勵制度和約束規范。激勵制度是對在財務管理中表現優異或做出杰出貢獻的有關人員實施獎勵。激勵制度應引起基層部門的高度重視,因為獎勵直接關系到工作人員的切身利益,所以通過激勵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進而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對此,應結合財務管理人員的具體工作狀況,在年度考核中依據其年度任務達成率的高低及日常的工作業績情況實施全面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通過福利和待遇的形式體現出來。約束規范是根據現實的工作狀況,對基層部門財務管理人員的活動進行適當約束,使管理人員在工作中能做到自我約束,保持良好的警惕性和高效的工作狀態。對于消極怠工或因工作失誤造成管理混亂,甚至損害國家利益的相關人員,要嚴格追究責任,并給予相應形式的處罰。
(二)不斷學習,提升管理隊伍的整體專業水準
為了迎合時代的發展,財務管理無論在理論方面還是實踐方面都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對基層部門的財務管理人員來說,更應追隨理論前沿,不斷學習和提升;同時,還應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究和摸索,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在基層部門機制的變革中,要注重細化各個相關部門的職責和工作內容,財務管理應作為一個獨立的工作范疇劃分出來,保障其經濟方面的獨立權利。同時針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管理人員應廣泛聽取下屬職員的建議,以長遠發展的目光,結合內部機制的改革提高自身專業化管理水準。對于基層部門財務管理人員的選定要嚴格根據有關規定篩選專業化的管理人員來擔任,并由其擔任日常工作的管理,對于部門的重大決策,則要所有成員共同商討決定。為了保障財務管理質量,提升財務管理的整體水平,財務部門應注重對高素質會計隊伍的培養。對此,可以利用人才選聘的模式向社會招募專業會計管理人才或從當前的會計人員中選拔優秀人才作為財務管理人員,選聘完成后對相關人員實施專業性技能培訓,在上崗后仍定期的進行繼續教育。同時對財務管理工作要實施雙重管理模式,即對財務人員的工資考核與工作內容分別有兩個管理部門來擔任。在實施財務管理時,財務考核部門會對財務人員的日常工作狀況定期考評,對于考核不過關的工作人員要進行集中培訓,并給予警告處分。對于考核成績優異的人員,可以給予相應獎勵,以此督促財務人員進行學習和自我提升。
(三)強化對管理工作的監督
有效的監督是保障財務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注重財務管理成效的基礎上,更不能忽視財務監督工作的開展。同時,為了保障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領導的關注不可缺少。基層領導對管理工作的重視和有效指導能極大的促進管理工作的開展。因此,對基層領導而言,應加強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充分發揮自身的領導效應,積極參與對管理工作的領導,以身作則,向下屬工作人員樹立良好的榜樣,引導管理人員在工作中養成嚴于律己的工作作風。同時,領導還要體現對下屬的關懷,做好員工動員,提升下屬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同時,領導還應發揮自身的監督職能,對財務管理的各項工作實時監督,定期抽查,及時掌握管理工作的進展和完成狀況。此外,在管理工作開展的同時還應注重審計工作的配合,應廣泛搜集審計材料,聆聽基層群眾的心聲,體現測評工作的民主性。監督部門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著管理工作的開展質量和開展效果。為了最大程度的發揮監督部門的作用,應加強對監督人員素質的培養和提升,使其在監督工作開展中,能切實的發揮自身的監督職能。針對財務管理人員,監督部門應對其加強思想教育,使他們形成健全的思想品質。在實際工作開展中,積極倡導員工無私奉獻的服務理念,培養管理人員勇于奉獻、舍己為公的精神。如此才更有利于對財務管理工作實施監督,保障財務管理的成效。
三、小結
總而言之,由于基層財務管理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嚴重阻礙了基層各個部門工作的開展,對此,相關部門和領導應加強對財務管理的重視,并針對上述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在具體財務管理中充分考量管理的系統性特征,結合工作內容和工作范疇建立詳細的工作計劃,并在工作中逐步健全管理機制,強化對管理工作的監督,除了加強在職財務人員的培訓和繼續學習,還可以通過外聘的方式向社會選拔優秀的專業管理人員,以此來提升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從而為促進財務管理整體水平和質量的提升帶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