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課外活動,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可以使學生的語文知識、語文能力在活動過程中得到運用。學生在課外活動中,不僅學到了課本上的知識,而且能夠接觸豐富多彩的世界,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同時還會主動的去理解課堂知識,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
關鍵詞:課外實踐活動;語文教學;開展主題活動;拓展知識面;加強活動指導
在語文教學中,課外實踐活動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其本質就是強調學習者能夠根據(jù)自己的活動能力、活動任務的要求,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活動策略,全面提高自身素質。課外實踐活動課的產(chǎn)生,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教師轉變原有的教學觀、學生觀,尋找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培養(yǎng)學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課外實踐活動是學校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補充,課堂教學活動是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的主要源泉,但學生的發(fā)展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必須輔以一定數(shù)量的課外學習活動。課外活動和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是將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自學與指導相結合起來,打破以課本為中心的單一性和課堂教學的封閉性,把學生對自然、社會和知識體驗放在首位,鍛煉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課外實踐能力,同時還能通過課外活動推進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素質。
一、課外實踐活動與語文教學相結合的意義
1、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
相對于課堂教學來說,課外活動更加容易為學生接受,因為課外活動從本質上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學生在課外活動中,不僅學到了課本上的知識,而且能夠接觸豐富多彩的世界,探索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同時還會主動的去理解課堂知識,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因此,在精彩的課外活動中,學生的獨立實踐能力得到充分開發(fā)與提升。
2、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信息技術日益更新,信息傳播的方式變得多種多樣。在課外活動中,學生可以通過報刊、計算機、課外書等途徑來學習新知識,不斷開闊自己的視野。學生不僅通過老師獲得信息,還能通過多元化的傳播方式學習更多的知識。小學語文課外活動是小學語文教學的補充,它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領域,多渠道、較快地接受各種新信息。既有助于增長學生的見識,又為語言表達提供了豐富的內容。
3、發(fā)散學生思維
在課外活動中,老師要適當加以引導,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可以獨立或小組合作參與實踐活動,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通過思考與探索來發(fā)散思維。
二、課外實踐活動與語文教學相結合的現(xiàn)狀
語文教學承擔著提升學生素質的重要職責。語文教學能夠讓學生掌握文化基礎知識,提升學生的思想內涵與道德品質。當前,由于種種原因,導致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不高,導致了有的學生厭學,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而課外實踐活動是一種十分有效地教學輔助手段,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現(xiàn)階段,周圍農(nóng)村學校認識問題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部分教師教學過程注重結果,輕視過程,注重求同,輕視存異,重視表達,輕視實踐,教學趨向封閉,教師對實踐活動的理解停留在走過場,落實在打打鬧鬧上,教學策略簡單化、機械化,訓練價值不大。課堂實踐活動不是單純的依靠課堂來單獨訓練,而是把活動融入到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這就要求教師考慮如何活化教材內容,挖掘活動素材,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學生在課堂中既能學到系統(tǒng)知識和技能,又能在課外活動中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特長,兩種教學形式相互促進,課堂教學為學生的課外活動準備了知識,課外活動用到了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從而提高了學習興趣。
三、課外實踐活動與語文教學相結合的實施策略
1、開展主題活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能僅靠課堂教學40分鐘的時間和課堂空間,在一些教學內容的教學與組織環(huán)節(jié),教師缺乏足夠的教學空間來實施整個教育教學理念、方法,難以取得較為滿意的成效。針對這種情況,結合教學內容,在課外組織相應的主題活動,創(chuàng)設濃厚的活動情境,幫助學生深化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2、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生活即學校,社會即生活,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課外實踐活動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積累語言素材來吸引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更加喜歡學習語文。老師應該積極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將課內學習內容與課外學習資源有機結合,通過課外閱讀報刊、看電視電影、聽廣播、上網(wǎng)、參加各種活動等,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語文,提高語文學習的效果。帶領學生走向田野,去搞勤工儉學,到務農(nóng)基地除草、采摘,然后讓學生說說操作過程和勞動體驗并寫下來,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勞動觀念,又強化了說寫訓練。
3、加強對活動的指導
教師的主動性很重要,但其原則是激發(fā)學生興趣,指導學生方法。小學生的求知欲很強,渴望通過課外閱讀來學到更多知識。小學語文課本里講的一些自然現(xiàn)象以及科學知識和童話、寓言的課文,占的比例較高。通過課堂教學,同學們對它們已有一定的了解,追求新知識的興趣已被激發(fā),這時教師可以向同學們推薦相關的課外讀物,指導閱讀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閱讀活動中。
縱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形式不容樂觀,有的學校搞課外實踐活動,變成了教師講學生聽和課堂教學的繼續(xù)和延伸。我們開展課外實踐的目的是通過以學生為中心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獨特的才能、獨特的意志以及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
語文教學的目的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而學生的發(fā)展與各種實踐活動密切相關,為適應這一發(fā)展的需要,學校應該多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進一步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習語文,豐富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社會是個大課堂,在這里學習語文,可以豐富閱歷、增長才干,讓學生自我個體的發(fā)展獲取一個開放性的學習成長空間。
參考文獻:
[1]楊紅敬.淺談綜合實踐活動與語文學科教學的有機結合[J].學周刊,2011(36):56-57.
[2]王少燕.語文教學應將課內課外有機結合[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8):393-393.
[3]李素環(huán).把單元整組主題教學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有機結合[J].小學語文教學:人物,2012(1):14-18.
作者簡介:張紅梅,女,漢族,大專學歷,籍貫: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qū)陽城鎮(zhèn)正各莊村,單位:清苑區(qū)陽城正各莊小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