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建華
摘要: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合作提出了更高的期許。我們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自主性發展,培養他們和諧共處的思想意識。本文作者結合多年來的工作經驗,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中的有效應用進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解讀;問題;策略
1.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解讀
小學語文教學中適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我們可以在語文教學中根據實際教學需要,讓學生結為學習小組,開展合作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是針對傳統班級授課制"以教師為中心"的一種改變,從教師中心走向學生中心,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變成了教學的主導,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學習為本,教為學服務。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發揮團體的力量,合作解決實際問題,是一種以生生交往為主要方式的開放性的學習形式。小組合作學習轉變了以往單向知識傳授模式,使"填鴨式"變為"吸納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主動性,變被動為主動,化低效為高效。小組合作學習對于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集體合作意識和主動創新意識發揮了較大作用。教師幫助學生搭建展示的舞臺,學生是學習的主角,給他們充分展示表達的機會。合作學習是在小組內進行的,就要有分工,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表達機會,還能夠互相學習,碰撞出新的思維火花。筆者所在的地區,還針對"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對課堂教學的新一輪探究進行了細化,要求遵循"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這三點基本要求,也就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充分進行學習伙伴間的互動交流。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發現合作學習是確有成效的。
2.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為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受到廣大語文教師的青睞。但由于我們認識上的不夠,在具體操作上的不當,影響了一定的教學實效,主要存有以下一些問題。
2.1 小組組合缺乏科學性
小組合作的形式一般以師生合作和生生合作的方式開展。其中以學生之間的合作為主,在分小組時,有些教師為了方便,就根據學生座位隨機分組,這樣按照自然座位的分組是不科學的,導致有的小組合作能力較強,有的小組合作相對較弱,帶來學習競爭中的不均衡,產生學習能力發展中的不平衡。
2.2 合作內容不具實用性
小組合作是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來設計,不能留于形式,少數教師只是一味地迎合潮流,合作泛濫,流于表面形式,不考慮教學內容有沒有合作的必要,合作內容不具有實用性,缺乏一定的實效性。
2.3 合作過程缺乏管控性
有些初學小組合作的新教師,并沒有掌握小組合作學習的真諦,缺少管理經驗,只要小組合作一開始,就對學生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學生在小組內你一言我一語,互動交流無序無組織,看似熱熱鬧鬧,實則效果較差,教師置若罔聞,不管不顧,導致合作低效設置無效。
2.4 合作組織教學隨意性
合作學習不僅僅是學生自己的事情,也是教師的事情,需要教師的關注和參與,少數教師認為合作學習只是學生自己的事,在開展小組合作中,教師做著自己的事情,也不去關注了解學生合作的情況,更不主動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對他們進行輔導調控。有些教師對學生合作學習缺少組織協調,對小組合作很是隨意,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有些教師上課初始,隨手在黑板上寫下幾個問題,然后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黑板上的問題,教師則無所事事,一堂課就這樣過去了。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力會大大降低,學習毫無目的,學習方法得不到指導,學習紀律松懈,學習信心下降,甚至產生厭學情緒。
3.培養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學習小組的組建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也是影響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關鍵。因為學生年齡較小,個體差異較大,自我組織能力較差,好奇心和好勝心強,因而學習小組的組建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力求做到科學、合理、均衡。小組組建后,合作學習過程的組織開展就成了重要任務。
3.1 良好小組合作氛圍的創設
一要更新理念,準備合作。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于傳統教學過來的教師也許有些不太適應,他們習慣了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教師滔滔不絕的講授,學生默默安靜的聽講。小組合作學習對于他們來講是一種教育觀念上的改變,要提高思想意識,放棄那種陳腐的思想和教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享受學習過程的樂趣。從而促使自己和學生都積極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二要優建小組,均衡配置。學習小組的構建是有效進行合作學習的基礎,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結構、學習能力、學習心理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均衡劃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通常為4~6人一組。組建中要盡量縮小組際差距,利于小組之間的競爭,從而實現教育的小均衡,競爭的公平性。同時要有明確的分工,主持人、記錄人、小組發言人都要有輪換,真正讓每一位成員都得到鍛煉和展示的機會。
3.2 小組合作貫穿教學的始終
小組合作學習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僅是新授教學的手段,完全可以貫穿教學的每個環節。只要安排得當,在每個環節都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服務。首先是預學階段的交流。有效的預學能夠為有效的課堂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語文學習都是從預學階段開始的。在布置預學的時候,讓學生在自主預學基礎上,交流預學心得,為新課的學習做準備。在這個階段,可以安排一項問題,"預習課文后你最想知道什么"或"針對課文提一個你認為有價值的問題",學生在預學后可以交流這項問題,這樣在課堂上學生會有更好的注意力,有更好的收獲。
從以上的闡述中我們不難發現小組合作學習有其優越性,如能促進學生間在學習上互幫互助、共同進步,改善人際關系,增進友誼,提高學習興趣和動力,發揮合作精神和創造精神,等等。學生合作學習,對教師的要求反而更高了,教師要準備的也更多了。我們要以小組合作學習為重點,在教學過程中彰顯學生主體地位,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自覺參與小組內的學習活動,相互合作,共同探究,自主發展。讓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積極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主體意識、合作意識、創新意識的提升,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