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蓮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學化現象越來越嚴重,違背小學生年齡生理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紛紛登上了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嚴重影響了孩子們身心的健康成長。有鑒于此,廣大的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新課程意識的培養,改變教學觀念,堅持素質教育理念,還小學語文教學一個湛藍的清空,還孩子們一個生活化的語文課堂,快樂輕松活生生的語文天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
年齡小,決定了小學生生活閱歷的貧乏;生活閱歷的貧乏,又直接導致了以生活為關照對象的小學語文教學的順利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進行得順利與否決定著孩子們掌握知識的多少,影響著他們對生活理解的廣度與深度。因此,小學語文教學與小學生的現實生活互為因果,息息相關:通過課堂語文學習,理論知識掌握得多了,生活中走得彎路就少;走的彎路少,對生活體會深,對直接反映現實生活的語文學科就會興趣濃厚。因此,把和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和生動形象的小學語文教學二者緊密聯系起來,才能充分減輕小學生書包的重量、切實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使小學語文教學的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從而讓小學生學習自主、獨立,生活輕松、愉快,成長健康、茁壯。基于此種認識,廣大一線的小學語文老師在日常的教學中,當努力把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讓孩子們學語文,愛生活,提素質,長本領。 筆者以為,以下幾個方面應當引起老師們的高度關注。
努力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貼近小學生的現實生活情景,營造大語文教育氛圍——語文即生活,生活即語文。熟悉的生活情景對學生學習情緒的刺激,遠遠強于其他任何一種內容方法;學生無意識的輕松的學習所達成的效果,遠遠強于任何強迫管制下的被動接受;出入于教室,往來于生活,活躍于課堂,成長于社會——小學語文教學將充分發揮自己的教育奠基主陣地作用,小小學生真正成為生活化小學語文教學學習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小學語文老師作為孩子們的生活老師、學習老師、輔導老師、陪學老師而發光發熱。小學生感覺的多元化、創造能力的發展對教學情景生活化的依存度越來越強,小學語文老師靈活安排孩子們學習、生活內容、情景的能力須越來越高,刻不容緩。
小學生的天性就是愛玩,廣大一線的小學語文老師要努力把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轉化成小學生生活游戲活動,把小學語文課堂轉變成小學生游樂場。書本兒知識游戲化、課堂教學生活化,在玩的過程中,學生的童心得到了保護,智慧得到了增長,知識得到了擴充,快樂獲得了成功。把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表演游戲等形式積極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如"快樂郵遞員","小旅客乘火車"," 游戲拼音動物園"",擊鼓傳花"等生動有趣的游戲形式,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就頗受孩子們青睞,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習趣味極為濃厚,語言表達能力、學習自主能力得到培養提高。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老師和同學們的作用與地位明確了,和諧的師生關系才會穩固的確立起來。以此為前提,把小學語文教材生活化、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方式生活化、教學過程生活化,學習中生活,生活中學習,學習快樂,生活有趣。用愛的方式、愛的語言、愛的態度、愛的身段去引導孩子們自主學習,是師生關系平等、友好、親密、真誠的先決條件,是正確的師生關系得以長期維持、發展的基礎條件。而師生健康積極的關系則是小學語文教育得以常態化維系的最為重要的因素。打開孩子們心扉的鑰匙是老師對學生的無私的愛,小學語文教學能夠順利開展的前提是老師對孩子們幼小心靈的細心呵護,學生樂意學習語文、接受語文知識并主動把他生活化的途徑是老師對瀟瀟學生成長過程的一路關照。無私的愛、細心的呵護、一路關照……所有這些如同父母般親近的情感,是美好的社會情感、向上樂觀的個性、友好代人的品格得以順利養成的肥沃土壤。“親其師信其道”,尊重、崇拜、敬仰等美好的感情自然而然地滲入到對老師的親近情感中,發酵、醞釀,進而升華成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學習熱情。
良俗話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應該去親自嘗一嘗。"同樣,對課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教育情境,把課文所描繪的客觀情景和現象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再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去體驗,去感悟,加深感受。
例如:《村居》一詩中詩人用細膩的筆調描繪了一幅鄉村的春天景象: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兒童們興致勃勃地放風箏。有景有人有事,充滿了生活情趣,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全詩字里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課堂教學如果僅限于玩味語言文字,可能學生感受不大,不妨利用課余時間帶著學生走出教室,來到操場放飛風箏,感受著孩子們放風箏時的歡樂;來到花園去接近一下大自然,這時好像跟詩人一起飽覽了農村的美麗春景。這樣,不需教師多費口舌,學生對這首古詩的感悟顯得具體、精彩,回味無窮。
又如在教學《讓我們蕩起雙槳》一文時,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用多媒體展示一幅和風拂面,幾位同學在公園內盡情游湖,四周環繞著綠樹紅墻的春景圖,伴著這如詩如畫的意境,《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旋律響起,學生一邊表演,一邊齊聲歡唱,從學生優美的動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所體驗到的并不僅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滿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激發了他們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
生活化小學語文教學,就要在豐富多彩的實際生活中挖掘語文聽說讀寫的生動素材,在課堂字詞句篇的夫子之學中融入熟悉、鮮活的生活元素。愉快的生活中學習,輕松的學習中生活,讓小學生的童年變得光彩奪目,意義影響終生。社會、家庭、學校、教師四位一體,精誠團結,力往一處使,勁往一處用,眾人拾柴火焰高。光靠老師一己之力是難以取得生活化小學語文教學的最佳效果的。社會、家庭、學校、是少年兒童生存成長的最基本的環境,影響著孩子們身心的健康發展,三者必須密切配合,承載起歷史的教育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