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才安 龍小星 龍淵
【摘 要】目的:觀察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DWI)在急性腦梗死中的應用效果,探討其臨床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7 年7 月~2018 年7 月期間收治的經磁共振檢查與臨床治療證明有效的60 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患者各期病灶在DWI 序列以及MR 常規序列中的檢出數量、信號強度、病灶大小。結果:超急性期與急性期患者的DWI 序列均顯示梗死灶,而常規序列中,僅部分患者顯示出病灶,且其顯示的梗死面積明顯小于DWI 序列。結論:在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中,DWI 對超急性期、急性期、亞急性早期腦梗死的診斷價值明顯高于常規MRI 檢查,可作為臨床診斷與治療的重要依據。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5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205-02
【Abstract】Objective:Observe the effect of diffusion 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WI) in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toexplore its clinical value.Methods:Sixty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7 to July2018 and proved effective by magnetic resonance examination and clinical treatment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ir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number, signal intensity and size of lesions detected in DWI and conventional MRsequences were summarized.Results:DWI sequences of patients in hyperacute and acute stages showed infarction focus, while inconventional sequence, only some patients showed infarction focus, and the infarction area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at of DWIsequence.Conclusion:In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DWI forhyperacute, acute and subacute 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MRI, which can be used as animportant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Key words】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linical value
急性腦梗死(ACI)是由多種原因所致的腦組織不可逆性損傷,進而出現一系列的神經系統體征與病癥。ACI 主要由供應腦部血液的動脈出現粥樣硬化、血栓形成,或異常物體沿血液循環進入供應腦部血液的頸動脈、腦動脈等引起。在ACI患者的診斷與治療中,對其發病早期做出準確的診斷,實現早期干預,能夠切實達到改善患者預后的目的。結合常規MRI 檢查的實踐效果來看,其對各期病灶的顯示情況以及面積測量的準確率等均不理想,嚴重制約著ACI 患者的早期診斷效果。與之相比,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DWI)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一種磁共振成像方法,能夠更加準確的反映人體活組織的微觀幾何結構、細胞內外水分子的轉移與跨莫運動、溫度等變化,在腦血管諸多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中發揮著獨特的優越性。鑒于此,本文對DWI 掃描在急性腦梗死患者診治過程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隨機選取我院2017 年7 月~2018 年7 月期間收治的60 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納入標準:(1)均進行常規MRI 檢查與DWI檢查;(2)經磁共振檢查與臨床診斷,確診為急性腦梗死;(3)臨床治療證明有效。60 例患者中,男性36 例,女性24 例,患者年齡介于47~89 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7.2±4.5)歲。臨床分期(以起病至檢查前的間隔時間為劃分標準):超急性期(≤6h)5 例,急性期(7~24h)13 例,亞急性期(1-7d)42例。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研究方法
對60 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60 例患者均采用MAGNETOM_ESSENZA1.5T 超導型磁共振成像設備,行常規頭顱MR 掃描與DWI 掃描,掃描序列包括T1 WI(TR360ms,TE9ms),T2 WI(TR4200ms,TE114ms ), Flair(TR9450ms , TEl20ms) , 矩陣 512 × 512 , 視野(FOV)240X240cm。DWI 采用MS— EPI(TR7700ms,TE75ms),矩陣256×256,視野 (FOV)240×240cm,NSA6 次。DWI 成像分別在層面選擇、相位編碼、頻率編碼方向上施加擴散敏感梯度,b =1000。除T1 WI 外,其他序列均借助流量補償技術,對首過流動誤差進行校正,外加梯度場為層面選擇方向(z 軸)。掃描層面從顱底至顱頂,所有掃面層數為18 層,層厚、間距分別為6mm、1mm。將層面選擇、相位編碼、頻率編碼3 個方向施加擴散敏感梯度,取b=1000 后,獲得DWI 圖像,進行各向同性圖像重建,消除各向異性的影響,最終獲得診斷圖像。檢查圖像由2 位資深放射科醫師進行閱片與比較,采用雙盲法進行,確定DWI高信號區,并與磁共振常規序列圖像在病灶顯示、信號強度及病灶面積大小等方面進行對比,對腦梗死不同時期各序列之間進行比較,排除偽影的干擾。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的數據使用專業統計學軟件SPSS 19.0 進行處理與分析,當P<0.05 時,即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時期的檢出率
對比兩種檢查方法對腦梗死不同時期的檢出率,結果顯示,DWI 在超急性期、急性期的檢出率明顯更高,P<0.05。見表1。
2.2 病灶面積
對比兩種檢查檢查方法的病灶顯示面積,DWI 病變大小如下:超急性期(14.9±8.1)mm,急性期(17.2±7.5)mm,亞急性期(26.3±14.5)mm。常規MRI檢查下病變大小如下:超急性期不顯影,急性期(8.3±6.4)mm,亞急性期(14.2±9.6)mm。結果提示,常規MRI 檢查的顯示梗死面積明顯小于DWI 序列。
3 討論
ACI 系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局部腦組織區域供血障礙而導致的腦組織缺血缺氧性病變壞死,進而產生對應的臨床神經功能缺失表現。ACI 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主要危險因素包括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病、高脂血癥、飲酒、吸煙、肥胖等。該病起病突然,常在睡眠時發病,起病數小時內可達高峰,主要的臨床表現為眩暈、耳鳴、頭痛、惡心、嘔吐、半身不遂等,嚴重時可出現昏迷不醒等癥狀。ACI 的病死率約為10%,但致殘率可達到50%,腦梗死患者病情的復發可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并明顯增加死亡率。針對ACI 患者的臨床治療,在早期診斷的基礎上進行及早干預,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后,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鑒于此,近年來的一些文獻資料[1-3]就急性腦梗死的診斷方法進行了研究與分析。從相關研究資料來看,DWI 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檢查方法,能夠為ACI 患者的及早診斷提供重要的依據。因此,本文就DWI 掃描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診斷價值進行探究。
DWI 技術是近年來發展的一種新型MRI 技術,其原理是在常規SE 序的基礎上,于180°聚焦射頻脈沖前后各加上一個位置對稱但極性相反的梯度場,受到梯度場作用,水分子彌散時,其中的質子橫向磁化,出現相位分散,引起信號衰減,最終形成DWI 上的異常信號。針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診斷,實踐結果表明,磁共振彌散成像對急性期及超急性期患者均能清楚顯示其病灶區域異常高信號,在顯示患者的病灶范圍,以及影像學圖像的清晰度方面,也展現了常規MRI 技術不具備的優勢。因此,DWI 可作為ACI 患者早期診斷的一項重要依據。針對腦梗死患者的診治,臨床上將腦梗死按照發病的時間長短分為超急性期、急性期、亞急性期、慢性早期、慢性晚期五個時期,并結合不同時期的病情特點,制定了相應的治療措施。鑒于此,本文在研究過程中,也將患者分為了五個時期,并對腦梗死的不同時期,常規MRI 檢查與DWI 掃描的檢出率、病灶面積進行了對比分析。從結果來看,DWI 掃描在超急性期、急性期的檢出率明顯高于常規MRI,在病灶面積顯示方面也具有顯著優勢,提示DWI 技術在早期判斷腦梗死、梗死范圍評估等方面明顯優于常規MRI 檢查。臨床應用過程中,針對疑似腦梗死,但CT 檢查與常規MRI 檢查并未顯示異常情況,或者不能做出明確診斷的患者,可通過DWI 技術進行檢查與診斷。
綜上所述,在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診斷中,DWI 技術具有較為顯著的優勢,尤其是在超急性期與急性期患者的診斷上,DWI 檢查結果可作為診斷的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孫占用, 荀麗穎, 呂佩源. X 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術、磁共振成像和腦磁圖描記術在急性腦梗死診斷中的應用[J]. 中華診斷學電子雜志, 2014(1):9-16.
[2]徐方元, 劉含秋, 陳曉榮, et al. 16 層螺旋CT 腦灌注成像在急性腦梗死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醫學影像學雜志, 2013, 23(8):1151-1154.
[3]曹江欣, 崔鳳珍, 張哲, et al. 64 層螺旋CT 腦灌注成像在急性腦梗死診斷中的應用[J]. 臨床誤診誤治, 2016(2):78-80.